新西兰喷射快艇Jetboat

jetboat

新西兰人挺有创意的,虽说在工业化的时代新西兰人那种“小而美”的创意可能经常被其它更具有商业价值的发明所淹没,但是有些东西还是“上得了台面的”。喷射快艇就是新西兰人在1950年代发明的,并且在其引入为娱乐项目后带给人类的惊险刺激和高安全性,让这个“水上疯狂老鼠”变成了新西兰旅游业者吸引游客的“大杀器”之一。

jetboat

image source: teara.govt.nz website

喷射快艇的英文名称是Jetboat,它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风靡了老外圈子,不过随着近几年的新西兰旅游在华人圈子里盛行,越来越多的华人朋友也能穿上救生衣、安安全全的享受一次水上的刺激了。喷射快艇长得还是蛮传统的,乍一看就是一条普通的小游艇,上面全是供游客乘坐的座位,宽宽的尾部、尖尖的头部;但是仔细一看发现有玄机,这个船居然没有螺旋桨。

按照常理,不论是大型的集装箱船舶,还是小型的游艇游船,只要是“机动”的,就应该由螺旋桨在水中转动形成推力,让船只运行起来。那么,Jetboat靠什么推进呢?答案就是大功率的水泵,将大量的水由船底吸入后急速从船尾喷出,形成的巨大推进力。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这种设计不是用来娱乐的,而是为了真切的解决一个问题:浅滩行船,由于螺旋桨要插入水中较深的地方,会比较容易托底或者触到礁石;而喷射快艇船壳下面只有一个入水口,的这种设计则可以让船很浅的地方行进,并且操控非常灵活,可以轻松的启动、停止、急转弯(急转弯对于螺旋桨船只来说很不容易,但是对于Jetboat则是易如反掌)。

所以,喷射快艇这种设计被发明出来后,很多高速船、救生艇、巡逻艇和特种船只都开始使用。当然了,本文要说的是带着游客在新西兰水面上供您娱乐的喷射快艇,它的设计就是为了让游客感受到惊险与刺激,所以,新西兰的景点供娱乐的Jetboat有以下特点:

  • 马力大
  • 船体坚固(为了安全)
  • 船中央安置了很多座位,座位旁边都有扶手或是把手
  • 每一条喷射快艇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批量化生产
  • 配备驾驶经验丰富的船长,让游客体验最惊险刺激的动作,同时确保安全

新西兰大约有十几个景区提供Jetboat服务,当然了,肯定是有水的景区,最著名的包括皇后镇喷射快艇、陶波湖附近的胡卡瀑布的喷射快艇等等,大量的中国游客都已经感受到了那种在水中急速前进、急转弯、360度甩尾和各种奇葩的“加速度”体验。乘坐过喷射快艇的人无一例外都会在下船的时候翘起大拇指,对刚才的疯狂念念不忘。喷射快艇毕竟是高速船只,而且行进的水域都是水流湍急水下礁石密布、河道弯曲的地方,尽管船长们经验极度丰富,但是为了防止万一,所有乘坐快艇的人都需要穿上救生衣,并且必要的时候还要穿雨衣(防水衣),为啥呢?因为Jetboat的操作实在是太激烈了,在船猛转、甩尾的时候会溅起大量的水花直接泼洒在游客的身上,所以,如果您不想“湿身”,还是穿上点防水的东西吧。

Jetboat上能拍照吗?建议您不要,因为操作太激烈,您在行进过程中恐怕都处在尖叫和死死抓住扶手的状态,哪里有能力拍照呢;万一船一甩可能手中的相机直接就飞出去了。另外,水花也是照相设备的大敌,为了您的设备安全考虑,还是把拍照的心收一收;用身体感受这种独一无二的加速快感和漂移刺激吧。

如果您有以下疾病或者身体问题不建议乘坐喷射快艇,以免出现意外:

  • 心脏病
  • 高血压
  • 习惯性头痛
  • 皮肤上有较大伤口
  • 骨折尚未痊愈

Read more

“曾睡了整整一年猪圈”,亚裔移民在新西兰买到首套房

“曾睡了整整一年猪圈”,亚裔移民在新西兰买到首套房

曾经睡过一年猪圈的Jeannie Maano,走进他在Putāruru的新家,心里的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 他讲述了自己从菲律宾一路走到新西兰南怀卡托、成为房主的艰难旅程。 “只想着要活下去” 小时候的他,顶着毒辣的太阳,走好几公里的路,提着装满冰棒的保温箱,还得躲避街头流浪狗的追咬。 这就是10岁的Jeannie Maano赚钱的方式之一。 “那时候,我眼里只有‘活下去’。”他对记者说。 “你得不停地走,直到东西卖光,但你永远不知道人们会不会买。”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菲律宾马林杜克岛,他一边上小学,一边沿街兜售米饭、干椰子、焦糖香蕉甜点等,能卖的都卖。 他还在吉普车上收车费,周末则在渡轮上当船员,常常周一上学前才刚刚回到家。 “那时候做的事,都像猴子耍把戏。”他笑着说。 他说,他的工作态度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 “她特别能干。我记得她在世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父亲是渔夫,抓到的鱼,妈妈就拿去卖。 如果那天没鱼,她就去找农民换点蔬果回来,加工之后再转卖出去。 少年丧母自力更生 但在Jeannie9岁那年,家里遭遇变故。 他记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7月1日起,新西兰多项新规生效

7月1日起,新西兰多项新规生效

7月1日起大批新规生效明天7月1日起,新西兰多项新规生效。 kiwiSaver补贴制度调整 政府在KiwiSaver中的贡献比例,由每1纽币储蓄补贴0.50纽币降至0.25纽币,年度补贴上限由521.43纽币降至260.72纽币。 年收入>180,000 纽币的高收入人群,将不再享有补贴。 而16–17岁的工作者从7月1日起,明天起也可享受政府KiwiSaver补贴 。 超严出租房健康规定生效 自7月1日起,所有出租房屋必须全面符合“健康住房标准”(Healthy Homes Standards)。这意味着: * 每个居住空间必须安装固定加热设备; * 屋顶与地板必须设有保暖层; * 每个可居住空间需设有可对外开启的窗户或门以保证通风; * 屋内需设有高效排水系统,并配备排水沟与落水管; * 门窗、墙体、地板等处的明显缝隙必须封闭,以防冷风灌入。 若违反《住宅租赁法案》中的相关条款,房东将面临最高7200纽币罚款。 银行存款保障增强 新西兰于2025年7月1日推出存款人赔偿计划(Depositor Compensation Scheme, DCS),每位储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富人区EV深夜失火

奥克兰富人区EV深夜失火

周一凌晨,奥克兰最富裕的街区之一发生大火,两辆汽车失火,其中一辆为电动车,火势还波及到住宅外墙。 消防局在凌晨3点接到报警,火灾地点位于Westmere的Sunny Brae Crescent。抵达现场时,发现两辆汽车——其中一辆是电动车——在一栋两层住宅附近起火燃烧。 大火扑灭之时,已经造成了住宅外墙的损坏。 事故中无人受伤,调查员到场展开调查。 类似电动车着火事件现在不少见,国外也时常发生。上个月,英国发生一起被监控全程拍到,也是烧坏了其他车辆和房屋: 烧完之后,电动车只剩下框架。看来,这种充电隐患还是没有完全消除。 Reference: https://www.nzherald.co.nz/nz/westmere-ev-blaze-two-cars-on-fire-house-exterior-damaged/JPBYY4CGKVCXXMABZAPPJ3CO3A/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袭警罪”扩大,这类行为将加刑

新西兰“袭警罪”扩大,这类行为将加刑

政府今日宣布新的刑事罪名,针对袭击在职警员、消防员、救护人员或狱警的行为,将面临更长的监禁刑期。 根据拟议中的法律,现有“袭警”罪名将扩大,涵盖救护人员、消防员和狱警,最高可判处3年监禁。 如果是“意图伤害而袭击”,最高可判5年;若是“意图致伤”,最高可判7年,并会触发“三振出局法”(Three Strikes)。 司法部长Paul Goldsmith表示,第一响应者(first responders)是在危险来临时挺身而出帮助有需要的人。 “袭击他们会让更多人生命陷入危险,因此必须对这种恶劣的暴力行为有更严重的后果。我们要传达非常明确的信息:对急救人员的袭击绝不容忍。” 他指出,这项改革是政府“恢复犯罪后果真实性”计划的一部分。 新罪名是在现行仅适用于袭警的法律基础上扩展的,也是国家党和优先党联合协议中的承诺内容。 Reference: https://www.1news.co.nz/2025/06/29/longer-jail-terms-proposed-for-assaults-on-first-responders-prison-officers/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