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政府严打“掠夺性放贷”,违反者最高罚款60万纽币

新西兰政府决定严打高利贷,放贷方收取的总利息和费用将受到限制。10月10日,总理杰欣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和商务及消费者事务部长Kris Faafoi表示,政府将从重处罚高利贷行为,对消费借贷、上门推销和“移动货车”引入资质测试。
阿德恩总理表示,政府将致力于让新西兰成为扶养孩子的最佳地点,为此政府“必须阻止家庭陷入贷款和高息引发的繁重债务漩涡”。
Kris Faafoi表示,2015年的《信用合同和消费者金融法》(CCCFA)修改并不足以保护弱势群体免受高利贷剥削。“我们需要对利息和费用上限进行限制,比如借500纽币,我们应该规定还款总额永远不会超过1000纽币。”

image source: pixabay
根据最新规定,利息和费用总额将被限定在借款额的100%,也就是说连本带息最多只能翻一倍。该规定是针对“高息放贷人”设置的,不涉及银行等金融机构。除了规定借贷还款上限外,政府还打算提高信贷从业标准,要求提供消费者信贷的高管和CEO进行适格测试,注册成为受到监管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任何违反尽职放贷原则的贷款人,将面临高达60万纽币的严厉罚款。
除此之外,带赊账功能的移动货车工作人员也需要通过资格测试,这是为了避免带赊账功能的移动货车对贫困民众产生“掠夺性放贷”。
新西兰的“移动货车”现象主要发生在大城市的贫困小区。卡车在这些区兜售高价商品(主要是食物和衣服),通过赊账的方式让当地居民尝到甜头,但利息往往高得惊人。比如3公斤的鸡腿,移动货车售价为59纽币,是超市的五倍左右。弱势消费者可能因为没有钱或信用卡而购买售货车的鸡腿,但每月利息构成严重负担。
根据调查,一辆移动货车的年收入可能高达2200万纽币,其中部分来自高于市场价的利润,部分来自利息和罚息。
今年4月,商务委员会对一家移动货车征收了有史以来最高的罚款。经营移动货车的公司承认违反《公平交易法》下的12项指控和《信贷合同和消费者金融法》的12项指控,最终缴纳33万纽币罚款。
Faafoi说,政府还将给予消费者更多权利,“要求不请自来的销售人员离开他们的住所,包括强化‘不得推销’标志牌的法律地位”。可是,从立法层面上讲,即便通过,大部分新变化最快也要到2020年才会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