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经济

新西兰推青年福利新政:摆脱救济奖励1000纽币

新西兰经济

新西兰推青年福利新政:摆脱救济奖励1000纽币

新西兰政府宣布两项针对青年的福利政策调整: 从2026年11月起,18至19岁无子女青年在申请求职者补助(即失业救济,Jobseeker Support)或紧急补助时,需通过“父母援助测试”; 同时,成功从福利转入就业并连续工作满一年的18至24岁青年,将可领取1000纽币的奖励金。 社会发展与就业部长Louise Upston表示,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年轻人对福利的长期依赖,并鼓励持续就业。 根据新规,政府将设立“父母援助测试”(Parental Assistance Test),包括两个部分: 1. 父母收入测试:若父母年收入高于限额,青年需由父母而非政府提供支持; 2. 父母支持缺口测试:若青年能证明与父母存在严重关系破裂、无法获得经济支持,可豁免收入测试。 目前的收入限额参考“生活补助金”(Supported Living Payment)中一对有子女夫妇的收入上限,为65,529纽币,并会随福利调整而每年更新。 该政策预计约有4300名青年因此不再符合申请条件,仍有4700名18-19岁青年可继续领取补助。 总理Christopher Luxon强调,这项政策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央行考虑允许更多“银行”出现

新西兰经济

新西兰央行考虑允许更多“银行”出现

在新西兰有些词受到法律保护。 比如“医生”(doctor)一词,就不允许随便用。若允许信仰疗愈者自称“医生”,就会误导公众认为两者存在同等资质。 同样受保护的还有“银行”(bank)一词,除了食品银行(food banks)、或因地名包含“bank”而命名的企业,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禁止使用bank一词。 不过,最新消息显示,这一规定正准备放松。 新西兰储备银行已公开征求意见,询问是否应允许某些其他存款接受机构使用“银行”一词来描述自己。 “银行”(bank)一直是一个只能由注册银行在金融服务领域使用的术语。 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允许某些受审慎监管的非银行存款接受者使用这一称呼。 “银行”一词具有强大的游说力量。银行虽然不受欢迎,但仍被信任。因此,一些挑战银行的机构,包括持牌金融公司和数字银行服务提供商,也希望能称自己为“银行”。 他们认为,若能使用“银行”名称,将吸引更多人向他们存款。 这些机构已成功游说商务委员会和政界人士,称允许他们使用“银行”名称将增强与银行的竞争能力,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26岁小伙奥克兰市中心连开3家店

新西兰经济

26岁小伙奥克兰市中心连开3家店

奥克兰市中心现在八分之一商铺空置,许多商家望而却步,但一位年轻创业者却在一年内连开三家餐饮店,还认为现在是不错的“抄底”时机。 奥克兰韩裔的厨师兼咖啡师Shim Yejun今年26岁, 自2024年10月以来,先后在奥克兰皇后街的历史性商场The Strand Arcade内开设了三家店铺:咖啡馆Slow Koi、亚洲风味三明治店Hi Toastie,以及数周前刚开业的日式章鱼烧和铁板烧酒吧Taikin。 Strand Arcade是奥克兰最古老的商业拱廊之一,在奥克兰早期是承担过繁华商业中心的角色。 然而,自从口罩之后,这里一蹶不振,十分萧条。 招租的广告到处都是,闲置的铺面是一个挨着一个。 由于空置很多,Shim Yejun发现,他只要愿意开店,三家店可以占据了其中一段区域。 Shim Yejun十几岁时来到新西兰,并且很早就做厨师,已经有超过10年从业经历,从糕点到高级餐饮都有涉猎。 “The Strand Arcade几乎是空的,我就想,如果我能在里面开很多不同的店,这就能成为有分量的展示窗口。” 他说,开三家店,可以让三家店各具特色,不会感觉重复。02看好明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在倒退!”商界精英要求“拿出新剧本”

新西兰经济

“新西兰在倒退!”商界精英要求“拿出新剧本”

NZ Herald年度 “董事会氛围”(Mood of the Boardroom)调查,150位顶尖CEO与公司董事对现任政府表现作出冷酷评价: 总理Christopher Luxon与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均未能进入部长业绩表现排行榜前十名。 商界领袖们对新西兰经济信心指数仅2.81分(满分5分),比去年3.23分明显下滑。 “新西兰在倒退”,是他们最核心的看法。 在奥克兰Cordis酒店的辩论,被视为这次调查的“重头戏”。 辩论中商界能面对面向提问,形成舆论压力与政策互动。 商界精英直言,新西兰的经济复苏“丑陋而艰难”。 高企的能源价格、通胀和生活成本被视为打击商业信心的主要因素,评分分别高达7.41和7.31(满分10分)。 调查的总编辑Fran O’Sullivan总结道:经济数据疲软、国际环境动荡,而国内政治反复无常。商界领袖普遍呼吁政府抛弃旧思路,制定长期清晰的“亲增长战略”。 一句话概括CEO的心声:新西兰正在倒退,政府必须迅速拿出新剧本。 商界批评新西兰总理Christopher Luxon“不善倾听”、“难以接受建设性反馈”及“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经济超预期下跌

新西兰经济

新西兰经济超预期下跌

新西兰第二季度GDP大跌0.9%,超出此前经济学家的最坏预期。 此前主要银行预期跌幅约0.4%,也有的预测-0.5%。 让我们把新西兰和其他几个国家的第二季度GDP做一个对比: 新西兰 -0.9% 澳大利亚 0.6% 加拿大 -0.4% 中国 1.1% 日本 0.5% 英国 0.3% 美国 0.8% 如果第三季度继续下跌(可能性很大),将意味着新西兰还要重新步入技术性衰退。01最新GDP数据不及预期 新西兰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9%,此前第一季度则增长了0.9%。 三大领域中,有两类出现下滑:商品生产行业下降2.3%,初级产业下降0.7%,服务业则保持持平。 “第二季度经济活动下降0.9%,呈现普遍性下滑,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行业巨头宣布裁员

新西兰经济

新西兰行业巨头宣布裁员

奇异果行业巨头、总部位于Mount Maunganui的奇异果营销公司Zespri正进行战略调整,计划最多裁减135个岗位。 Zespri首席执行官Jason Te Brake上周三宣布,公司已启动内部磋商,涉及一项组织架构重组方案。 根据方案,约65个现有岗位可能被裁撤,另有约70个空缺岗位将不再补充。 员工磋商预计将持续至10月初,相关调整也会征求产业合作伙伴的意见,因为部分服务可能受到影响。 自2024年5月上任以来,Te Brake已主导公司高层重组,并推动企业价值观的“刷新”,此次调整也是Zespri“2035战略”的延续。 就在宣布重组数日前,Te Brake刚发布公司2025-26季首次全面收益预测,预计大多数品种奇异果的回报将创下新高。此前6月的预估显示,公司本季利润有望达到2.48亿至2.58亿,得益于“又一次丰收”。 丰盛湾商会首席执行官Matt Cowley表示,Zespri的新领导层近来处理了重大战略议题,“未来导向的变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他也承认裁员对经济并非好消息,但相信受影响员工很快能在经济复苏中找到新机会。 Reference: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商家被清算了 ,却还收我$5000订金!”

新西兰经济

“商家被清算了 ,却还收我$5000订金!”

上周宣布清盘的新西兰家电零售商Kitchen Things正引发越来越多顾客的不满。有人称在公司已进入清算后,仍收下了数千纽币的订金。 这位匿名客户告诉NZ Herald,上周三上午,他没有刷新闻,未能及时了解当天Kitchen Things被宣布清算。周三下午,他按照之前约定,向Kitchen Things支付了5500纽币的订金。 而Kitchen Things是当天上午被ASB银行指定托管人接管。“ASB银行没有提醒我们,当天下午仍允许向Kitchen Things付款。”他说,“我们完全不知情,支付了订金。”该客户质疑,银行应更积极阻止类似付款。 同时还质疑,为何托管人宣布接管后,仍允许Kitchen Things继续收取订金。 ASB发言人回应称:“Kitchen Things的账户已交由托管人,我们无法阻止付款,也无法获知付款具体用途。托管人正在直接与相关客户沟通后续步骤。” 另一些顾客的抱怨则集中在已付款却收不到货。 一名女性顾客表示,她在8月15日通过Kitchen Things购买了一台冰箱冷柜,并支付了全款及200纽币运费。 “当天我们和Kitchen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这批“家底”可卖38亿

新西兰经济

新西兰这批“家底”可卖38亿

新西兰乳业合作企业恒天然(Fonterra)宣布,已同意将其消费端业务以38.45亿纽币的价格,出售给法国食品巨头拉克塔利集团(Lactalis)。 该价格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20-30亿纽币。 这笔交易筹备已超过一年。 恒天然今日早晨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发布上述公告。此次出售预计将带来每股2纽币的免税资本回报。 官宣后,仍需获得新西兰监管机构的批准。 根据协议,恒天然将与拉克塔利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继续向其提供牛奶及原料产品。 若一切顺利,交易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 恒天然同时强调,其2025财年的盈利指引(每股65至75纽分)保持不变。 Forsyth Barr高级分析师Matt Montgomerie评价称:“这笔交易价格非常理想,远高于此前预期。对于多年表现不佳的业务而言,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新西兰农场产出的牛奶仍将出现在诸如Anchor(安佳)和Mainland等知名乳制品品牌中。 恒天然董事长Peter McBride表示,过去15个月里,董事会对品牌出售与首次公开募股(IPO)两种剥离方式进行了全面评估。 经过多方竞价,最终认定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市中心知名华人餐厅关门,”太伤感了“

新西兰华人

奥克兰市中心知名华人餐厅关门,”太伤感了“

1994年开业的新西兰老牌粤菜餐厅——龙舫餐厅进入清算。 消息传来,无数华人移民唏嘘不已。 这个承载了许多新移民和留子们回忆的地方,成为奥克兰CBD“沦陷”的一个新例证。 龙舫自1994年起在奥克兰市中心Elliott St营业,以粤菜为主打。 如今却因欠债近140万纽币,于近日进入清算。 今年7月,该餐厅正式进入清算,结束了31年的餐饮服务。 清算人Grant Reynolds在首份清算报告中指出,餐厅关闭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新冠疫情影响、经济环境恶化、运营和合规成本上升,以及拖欠房东租金。 报告显示,目前仅确认餐厅拥有一辆价值29,294.67纽币的车辆,以及价值16,369纽币的设备。 餐厅目前欠债权人总计1,396,717纽币。 其中大部分债务(106.8万纽币)欠给房东。 此外,优先债权人包括员工索赔53,743纽币。 还有欠税务局(Inland Revenue)的GST和PAYE税款84,864纽币。 非优先无担保债权人方面,另欠税务局313,853纽币,供应商及其他债权人13,864纽币。 清算人已向餐厅董事索取公司记录,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首个“经济特区”概念提出

新西兰经济

新西兰首个“经济特区”概念提出

北地(Northland)将迎来一系列重大基建项目:商用干船坞、连接Marsden Point的铁路、3000万升燃料储罐,并将申请设立特殊经济区。 新西兰优先党领袖Winston Peters和区域发展部长Shane Jones今日共同宣布:多个项目已在推进或即将启动。 这对长期经济落后的北地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数据显示,当地人均GDP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 🚢 干船坞:让大船在新西兰维修 重新振兴曾经是新西兰唯一炼油基地的Marsden Point是优先党的重要政策。 在Whangarei南部的Marsden Point,部长们宣布,一座耗资5亿纽币的商用干船坞项目已接近采购阶段。 Peters(兼任铁路部长)指出:“干船坞将带来专业技能和国际客户,帮助我们作为海洋国家维持大船运作。” 资金将来自地区基础设施基金(Regional Infrastructure Fund)。设施建成后,可创造1135个新增就业岗位,并在2060年前每年带来2.9亿纽币收益。 🚆 铁路接入:Marsden港迈向全球 Peters还宣布,Marsden Point铁路连接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皇后街Smith & Caughey’s大楼要卖了

新西兰经济

奥克兰皇后街Smith & Caughey’s大楼要卖了

俗话说,“崽卖爷田不心疼”。随着子子孙孙股东人数增加,各人都有各人的活法。Smith & Caughey’s到了家族要脱手的这一天。 在奥克兰CBD屹立145年的百货老店Smith & Caughey’s,其皇后街门店将在关闭后正式出售。 公司董事会已邀请多家大型房地产中介机构提交出售提案。 交易金额预计千万纽币级别。 这家百货公司6月15日正式谢幕,背后原因是“多重逆境的完美风暴”,包括经济不确定性。 门店关闭后,相关地产已不再需要,但每年仍需缴纳高昂地税。 董事会成员Peter Alexander表示:“我们希望在合适的时候出售这栋物业。” “目前并不着急,但不少中介表达了兴趣。” 业内人士透露,最可能出售方式是招标,投标时间三至四周。 正赶上奥克兰市中心房产低迷期 然而,只要到奥克兰CBD随便走一走,不难发现,现在是经济低迷期。 大量商业物业空置,许多地块多年未按照计划开发,,一些原先的设想,依然停留在设计图上。 与此同时,市中心的公寓开发已大幅放缓,老旧办公楼空置率上升。 现在卖楼,时间真的好吗? 这栋楼值多少钱? Smith & Caug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将禁止刷卡附加费

新西兰经济

新西兰将禁止刷卡附加费

新西兰政府确认,将禁止零售门店对大多数支付方式收取附加费用(surcharge)。 商务与消费者事务部长Scott Simpson今日宣布,这项禁令将于2026年5月前正式实施,旨在减轻消费者的负担,提高购物透明度。 “最迟在2026年5月,我们将禁止所有门店支付附加费。”Simpson在声明中表示。 “无论顾客是刷卡、轻触式支付、或手机数字钱包支付,都不应有额外支付费用。” 购物不再有“附加惊喜” 目前,通过Visa和Mastercard网络以及EFTPOS(电子资金转账系统)进行交易,是新西兰最常见的支付方式。 然而,很多消费者在结账时才发现需要额外支付一笔费用,这种做法一直饱受诟病。 “这将成为历史。”Simpson说,“我们正推动立法,让消费者能够清楚、安心地知道自己到底要为商品支付多少钱。” 预计相关法案——《零售支付系统(禁止附加费)修正案》——将于今年年底前提交国会审议。 每年约1.5亿纽币“冤枉钱” 据估算,新西兰人每年为这类附加费总共支付了约1.5亿纽币。 其中4,500万-6,500万纽币属于“过度收费”,远高于商户实际承担的支付手续费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