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昆虫

fungus-gnats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蘑菇种殖业害虫菇蝇 Fungus Gnats

新西兰人爱吃蘑菇,不过新西兰人的厨艺不佳,所以吃的蘑菇种类仅限几种而已,通常在超市最常见的是两种,白按钮蘑菇 White Button Mushroom 和平蘑菇 Flat mushroom。众所周知,蘑菇是菌类产品,需要在避光、温暖、潮湿的地方生长,并且所用到的肥料多为烂掉的木头、稻草等等腐殖质;所以种植蘑菇的大棚里面的“小气候”实在是折磨人,气味则是非常“感人”,种蘑菇是个不容易的事情。 新西兰的小虫子多,各种各样的咬人的、不咬人的小虫子都很多,而不咬人的虫子之中,有一类是长相看起来无害,但是对于菌类种植而言可能产生“灭顶之灾”的害虫,菇蝇。 菇蝇的英文是 Fungus Gnats 或者是 Mushroom Gnats,都可以,Gnat 指的是“小虫、小蝇子、蚋”等一类的昆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型都不大,还没一个蚊子大,飞起来静悄悄的就像是小腻虫一样,通常只在人类的眼前飞过不会对人类或者动物感兴趣,

By KANNZ
wipe-out-ant-queen

新西兰知识

如何依靠辨别蚁后彻底清除家中的蚂蚁

地处南半球的新西兰从每年的九月份开始天气渐渐转暖,各种小昆虫也在这个时期开始活跃起来,尤其是每逢夏季,蚂蚁这种全世界保有量最大的物种(所有蚂蚁加起来的重量占全球动物+昆虫总重量的15%),自然一定会入侵到你的家中的。屋子里面或者是周围的蚂蚁泛滥成灾,那就说明房屋不远处有蚁窝。由于蚁后要负责繁殖,因此少了它蚁群就无法继续存在;在你家里爬来爬去的都是工蚁,它们负责为蚁后采集食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蚁害的问题,消灭家中让人烦恼的蚂蚁,您需要学会辨别蚁后并消灭之,这样围绕这个蚁后的“生态圈”就会迅速崩塌。 image source: pixabay 您知道吗,一只蚁后,在食物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每天都会产几千枚卵,并且很快就会孵化出来形成新的蚂蚁群体,所以,如果你想靠“一只一只”的按死小蚂蚁来消灭家中的入侵者,绝对是徒劳的,因为你消灭的都是工蚁,清除的速度还没有蚁后生的快呢。所以,定位蚁后、消灭巢穴,才是将它们一网打尽的正道。 蚁后们的身形较大,长有翅膀或者翅膀附着点,胸节较大,并且通常待在蚁巢的中心位置。新西兰所有品种的蚂蚁,蚁后都比一般的工蚁要大得多,简直可以说是“肥胖”。如果你无意中发

By KANNZ
treatment-after-insect-bites-and-stings

新西兰知识

在新西兰治疗蚊虫叮咬的几个最佳办法

新西兰这个国家,好山好水,气候适宜,还没有剧毒的冷血爬虫和凶猛的大型动物,活脱脱是上帝赐予人间的一块净土。不过呢,这里的跳蚤、沙蝇、蚊子和很多不知名的、咬人却十分厉害的小虫子,确实让人头疼。春天快要到了,夏天还会远吗?从气温回升的那一刻开始“春江水暖虫子先知”,各种能够咬了以后让你痒痒得夜不能寐的昆虫已经蠢蠢欲动了,它们是那么的小,小到咬你的时候你都没法发现。咬了以后又是那么的瘙痒,所以快来跟看新西兰站长学习一下在新西兰如何应对各种虫子的叮咬吧。 image source: pixabay 在新西兰能够把人咬到进急救的,只有新西兰原产的毒蜘蛛卡提波蜘蛛 Katipo 以及从隔壁澳大利亚偷渡过来的红背蜘蛛 Redback 而已,不过这两种蜘蛛目前在新西兰还都不能算特别常见,尤其是卡提波蜘蛛那是“濒危物种”仅仅在新西兰北岛的非常小的一个特定区域里才能碰到,而且这些蜘蛛也不是非常具有侵略性的,被咬的几率很低。还有,就算咬了,也不会“三步倒五步亡”的,没有那么恶劣了,最多就是发烧浑身疼加上抽搐呕吐…..(好像已经挺严重的了)放心放心,死不了死不了。 咱们还是言归正传看看你在生活中最容易碰

By KANNZ
rainbow-skink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外来入侵物种彩虹石龙子 Rainbow Skink

石龙子这个名字看起来比较奇怪,其实它就是蜥蜴的一种,英文 Skink。蜥蜴本身并不能太算作“害虫”,但是自从原产自澳洲的彩虹石龙子 Rainbow Skink 入侵到新西兰后,这种身形小小的蜥蜴便让新西兰环境保护部“比较头疼”。 这是为啥呢?新西兰环境保护部头疼的原因是,澳洲的这种小蜥蜴繁殖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它们看起来与新西兰“土著”石龙子们长得差不多,身体大小也相似,可是它们的生产速度太快了,造成新西兰本土的小蜥蜴们失去了栖息地、生长空间和食物来源。 image source: doc website 澳洲的彩虹石龙子第一次在新西兰奥克兰被发现是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应该是从澳洲漂洋过海的货物中“夹带而来”的;毕竟这东西只有几公分长,身形细小,行动敏捷,而且看起来人畜无害,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新西兰人认为,进来就进来吧,反正也不咬人、也没有毒性。 彩虹石龙子,从鼻尖到后腿长度只有 3-4厘米(不包括尾巴),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小蜥蜴,它们平时呈现棕色或者是灰褐色的外观,有深褐色的条纹贯穿全身,在明亮的光线下,它们的身体鳞片反射光线形成彩虹色或者带有金属色泽的颜色,所以得名“彩虹石龙子

By KANNZ
brown-marmorated-stink-bug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害虫“椿象”(臭大姐)Brown Marmorated Stink Bug

臭大姐,相信在国内有过童年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没错,就是那种身体扁平,不咬人但是会排出极臭的气体、万一你碾死了这东西能让你浑身臭一天的昆虫。其实多数人都叫它“臭大姐”或者“臭虫”(当然,这是不咬人的臭虫)但是却不知道它的学名,椿象,是它的中文学名;拉丁学名 Pantatomidae,新西兰人可没那么高的文化记这么复杂的词,所以新西兰人叫它 Brown marmorated stink bug,或者,简单称其为 Brown bug。 椿象是标准的昆虫,六条腿,有翅膀,会飞会爬,全世界有大约5000多种椿象,是昆虫中的一个“大家族”。它的形状和身体怎么形容呢?还是看下面的图片吧。 image source: 百度百科 椿象这种昆虫中的几种,在传统的中医药中是一个拥有极好听名字的药材“九香虫”,真感激老祖宗的想象力,能把这么难闻的东西起了如此雅的一个名字。 前文说道,这是一个大家族的昆虫,5000多种,其中有一些是益虫,捕食小虫子守护农业生产;有些是害虫,

By KANNZ
red-admiral-kahukura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蝴蝶“优红蛱蝶” Kahukura

新西兰的自然环境十分优异,不过蝴蝶却不算是太多,这可能由于新西兰的气候过于“凉爽”所导致吧。新西兰多数的蝴蝶品种都是漂洋过海而来的“移民”,不过呢,本土也有几种知名的、新西兰特有的蝴蝶品种,其中名气比较大的就是本文要介绍的“新西兰优红蛱蝶”,英文 New Zealand Red Admiral,学名 Vanessa Gonerilla。 优红蛱蝶在全球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不过那些都是新西兰这种蝴蝶的亲戚而已,新西兰的优红蛱蝶与全球的“亲戚们”还是有些不同的。 image source: wikipedia image 新西兰优红蛱蝶简介 新西兰优红蛱蝶是一种美丽的蝴蝶,它的体型中等,两个翅膀完全展开后翼展距离大约在 5-6 厘米之间;它的翅膀色彩非常鲜艳,而且花纹就像毛利中的图腾一样,相当的复杂。它们的翅膀前端正面大部分是很色的,中央有明亮的红色条纹,以及白色的斑点。它们的后翅膀则是红棕色的,带有红色的半点,而且包含四个黑色的圆圈,每个圆圈的中心是淡蓝色的 毛利人很早就发现了这种蝴蝶,并且这种蝴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 Kahukura (发音:

By KANNZ
cricket-bite-not-matters

新西兰知识

蟋蟀咬人吗?有毒吗?传播疾病吗?

深秋是新西兰蟋蟀最活跃的阶段,每天晚上在居民区的草地中,花园里,蟋蟀在欢快的蹦跳中。蟋蟀这东西,不怕灯光、不太害怕人,还喜欢温暖,所以有机会就往屋子里面窜,车库是蟋蟀进入房屋的最佳途径,很多朋友都听到晚上蟋蟀在自家车库里的鸣叫声吧? 进入房屋里面的蟋蟀,会不会咬人呢?新西兰的蟋蟀体型不算太大,但是颜色黑油亮黑油亮的,看起来就是挺凶的样子。蟋蟀这东西通常不咬人,但是在感受到极端危险或者是拼死一搏的时候,蟋蟀开启“自卫模式”,这情况下会咬人的。 不过,蟋蟀咬人不算疼,因为它们用来咬人的下颌并不强壮,而且,蟋蟀完全没有毒,也不怎么携带致病细菌,所以即便你被蟋蟀啃了一下,问题也不大,就是瞬间轻微疼一下而已,如果有破皮,那么用酒精棉消毒一下即可,不用太在意,更不需要看家庭医生。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By KANNZ
mint-toothpaste-block-ants

新西兰知识

巧用牙膏封杀蚂蚁对室内的侵扰

夏季的新西兰,气温高,万物生机勃勃,小蚂蚁们也进入了疯狂繁殖、疯狂寻找食物的状态。凡是住在新西兰独立小别墅(也就是 House)的朋友们,肯定多多少少都会在自己的家中看见蚂蚁的踪迹。蚂蚁这东西,虽说对人类基本无害,但是谁也不喜欢打开碗橱、或者是打开衣柜、亦或者在自家的墙角看到一群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沿着固定的轨迹行进吧?所以说,消灭入侵家中的蚂蚁还是很必要的,那么,一定要用化学药品来“干掉”这些忙碌的小东西吗? image source: pixabay 如果你非常反感蚂蚁,想要把它们“斩草除根”,那么肯定要使用专用的消灭蚂蚁的药物,让深藏在蚂蚁巢穴中的蚁后“毒发身亡”才可以做到,新西兰的超市中对付虫子的那些药物中,画着小蚂蚁、红瓶子、黄盖子的药物就是正解啦,不贵,几块钱而已;而且使用起来非常安全,几天内看到效果。不知道怎么用的话,用力点击这里查看以前的知识。 如果你发现了蚂蚁进出的规律,只是想封杀它们的“行军路线”,那就超级简单了,几步即可: * 一支牙膏,一定要薄荷口味的、薄荷口味的、薄荷口味的(

By KANNZ
新西兰熊蜂 Bumble bees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熊蜂 Bumble bees

夏天到了,新西兰的各种昆虫多起来了;新西兰花多草多,自然会吸引蜜蜂们过来,可能大家对于黄黑相间的蜜蜂感觉很熟悉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新西兰的“蜜蜂”呢?其实,在新西兰的夏季最常见的“蜜蜂”有三种,第一种是真正的蜜蜂也就是 honey bee,体型小,靠勤劳工作采食花蜜为生;第二种就是看新西兰网站之前介绍过的黄蜂 wasp,这是一种很凶猛的食肉性昆虫,靠袭击其它昆虫和动物为生;第三种就是本文要介绍的,介于两者之间的, 熊蜂 bumble bee。 也许大家对于“熊蜂”这个中文名称有点陌生,但是看过变形金刚的朋友肯定对于 bumble bee 这个名字很熟悉吧?对啊,最受大家喜欢的变形金刚之一的“大黄蜂”的名字就是 bumblebee 啦,可能当年的翻译者觉得把它翻译成“大黄蜂”让人感觉更为美妙吧,实际上大黄蜂应该叫做“熊蜂”才对…… 与普通的小蜜蜂相比,熊蜂身体粗壮,体长1.5厘米到2.5厘米之间;

By KANNZ
when-do-sandfly-bites-human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沙蝇叮咬的一些相关知识

每年9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是新西兰的夏季。新西兰的夏季有一种“小恶魔”,看新西兰网站曾经多次介绍,它就是臭名昭著的新西兰沙蝇 Sandfly。关于沙蝇的知识,看新西兰站长曾经多次介绍,大家可以在本站通过搜索“沙蝇”来找到相关的知识。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些在沙蝇叮咬后,大家比较关心的知识,让大家能够愉快的度过新西兰的夏天,同时万一被沙蝇叮咬了,也能做到心中有谱不急不慌。 新西兰沙蝇会在什么条件下叮咬人类? 新西兰沙蝇Sandfly知识 在新西兰使用防蚊虫产品Insect Repellent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知识点一,雌性沙蝇才吸血 与蚊子一样,只有母沙蝇才会在孕育卵的时候叮咬人类和其它温血动物;雄性沙蝇不吸血。 知识点二,新西兰只有三种沙蝇吸血 新西兰有19个子种类的沙蝇,其中只有三种咬人 知识点三,沙蝇的叮咬为什么疼痛 蚊子咬人的方式是轻轻的刺入你的皮肤,吐出让你麻痹的化学物质,偷偷的吸血。沙蝇别看比蚊子小,凶猛极了,它的方法是停留在你的皮肤上,用锯条一样的口器直接切开你的皮肤,然后在渗出血液的伤口上“舔血”,不给你麻醉,所以通常

By KANNZ
soothe-mosquito-bites

新西兰旅游

新西兰蚊子叮咬后的处理和止痒方法

快到新西兰蚊虫泛滥的夏季了,为了让“细皮嫩肉”的华人朋友们在新西兰受到蚊虫的叮咬后,能够缓解那种剧烈的瘙痒,看新西兰站长也来教大家一些处理新西兰蚊子袭击你后,有效的止痒方法。 当然,由于新西兰的蚊子“嘴脏、毒性大”,咬了人不管你用啥办法,总要痒痒好几天,一些皮肤敏感的人甚至需要求助家庭医生使用一些“抗组织胺”类型的药物才能够止痒(因为引起了过敏、皮肤的过激反应),所以说,夏季皮肤敏感之人应该在短衣短裤的时候做好防护蚊虫的准备,例如使用一些 insect repellent 防蚊水之类的东西。本文能够教给您的是“亡羊补牢”,不过站长更希望您“防患于未然”。 image source: pixabay 被蚊子咬了,最简单的快速处理方法是用酒精、酒精棉、清水、风油精、薄荷膏等等来做初步的处理,并且要避免用手指甲去用力刮擦,小心感染。瘙痒是蚊子唾液引起的。它有抗凝作用,促使身体产生轻微过敏反应,分泌组织胺,进而导致被咬部位感觉有点痒。对蚊子叮咬比较敏感的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好起来,所以你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承受能力,定时有效地处理被咬部位。 那么,后续的处理止痒办法是什么呢?

By KANNZ
redback-spider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红背蜘蛛 Redback spider

好久没写虫子了,看新西兰站长前一段时间不经意发现了一只活生生的红背蜘蛛在自家的车库门上结网了,吓了一跳,后来想想还是写一篇红背蜘蛛的文章吧。 红背蜘蛛,也称作“黑寡妇”蜘蛛,或者俗名“红屁股”,其中文名来自于英文 redback spider,它的特点蜘蛛是黝黑光亮的后背上有一块红色的花纹,故而得名。红背蜘蛛是澳大利亚特有的毒蜘蛛之一,个头小毒性大,在澳洲每年都有被这种蜘蛛咬伤的案例。澳洲和新西兰距离如此近,从澳洲传到新西兰是必然的事情,实际上在1980年代就有这种蜘蛛在新西兰被发现。而且目前看来在新西兰境内这货已经广泛传播了;大家要小心一点。 红背蜘蛛在新西兰有个近亲,就是属于新西兰保护昆虫之一的卡提波 Katipo蜘蛛。 红背蜘蛛喜欢生活在较为干燥、背阴不见阳光的地方,它会结网,然后等待猎物上门;它的毒液很有特点,多数蜘蛛都是用丝线把猎物缠死然后慢慢食用,红背蜘蛛却不走寻常路且手段恶毒,它的毒液会直接把猎物“液化”然后慢慢的“喝掉”猎物,可见这种毒液绝非善类。在新西兰,红背蜘蛛的食物主要是苍蝇和黄蜂、蜜蜂以及其它的昆虫。 红背蜘蛛虽然不算太多见,但是被它咬一次肯定记一辈子;

By KAN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