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家用汽车质保中的“善意维保” Goodwill Warranty

car-goodwill-warranty

在新西兰如果购买全新的家用轿车,能够享受从3年到5年不等的质量保险,有些品牌给出的主要部件的原厂质保甚至长达8年到10年。家用新车的质保一般从两个维度出发,时间长度或者是里程长度,前面说到了三五年是时间维度的,而里程上则可能是6万公里、10万公里、16万公里等等;厂家与厂家之间的条款不同,通常给的质保时间或里程越长,就给消费者购买这辆车的更多信心。

新车在质保期,只要按照操作手册正常运行车辆,按时保养并且有所有的保养记录,那么主要部件出了问题,厂家会免费维修。那如果当车辆出了质保期后,无论是“时间到了”还是“里程到了”,尤其是“刚刚超过5年”或者是“刚刚多过质保里程1000公里”的情况下,车子的核心组件出了问题,怎么办呢?

比如说,发动机或者是变速箱出现了故障,这在新西兰修理起来是很贵的,刚刚出了质保期就坏掉,更是让车主抓狂;这时候,是否可以获得免费的或者打折的修理呢?答案是“有可能”,去原厂问一下,是否可以享受一下“goodwill warranty”吧。

Goodwill warranty,翻译成中文是“善意维保”,就是汽车品牌商为了维护自己品牌的美誉度,授权给经销商和维修商为超出保质期范围不多的客户进行善意的维修。其主要目的就是“商誉”,让自己的消费者能够传播品牌的声望,试想一下,如果车主知道自己出了质保期,变速箱却坏了要花5000刀维修,这时原厂突然说,不要钱(或者少要点钱),你过来我们给你修了吧,车主会多开心多感激。

对于善意维保而言,你的车超过质保的范围越少,获得善意维修的机会机会越高,比如说,里程10万公里的质保,如果你多出了500公里,就很容易得到免费维修;而如果多出了2万公里,你去找人家做 goodwill warranty 怕是很难了。

Goodwill warranty 由品牌汽车的经销商或者是维修商发起,向制造商申请零部件和费用,等于是成本由厂家出,消费者获得了免费或者少收费的维修,而经销商或维修商同样能够获得一定的维修费用。有些维修商可能不会愿意帮助车主,或者是收点钱才愿意帮助车主去申请善意维修;这个时候,你可以考虑更换到另一个授权维修商,试一试,看看A家不帮忙B家能不能帮忙;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你的车超出质保较小的范围内。

Goodwill warranty 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免费的维修,包括零部件和工时都免费。另一种是收费的维修,但是会打一个不错的折扣,比如说25-50%的工时折扣,再加上50-60%的零件费用折扣,加起来就省下来不少的一笔费用了。

想要获得善意维保的前提请记住,有两个,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车子在正常的质保期内一直在授权的维修商定时、按标准的做保养;其次就是不能超过质保范围的10%,超过里程或者时间多了,获得goodwill warranty的机会微乎其微。

car-goodwill-warranty

Read more

住公屋,领32万福利,新西兰女子偷偷买下50多万房产

住公屋,领32万福利,新西兰女子偷偷买下50多万房产

一名名叫Maryna Chuyko的新西兰女子,在涉嫌长达13年的福利欺诈后,买了一张飞往美国的单程机票。 长达13年的“隐瞒”,涉嫌骗取超32万纽币 新西兰社会发展部(MSD)于今年2月开始调查来自Whanganui的女子 Maryna Chuyko,发现她自2012年1月至2025年3月期间,通过隐瞒房产信息,持续领取政府提供的“与收入挂钩的住房补贴”(income-related rent payments),总金额高达324,980.25纽币。 尽管她自2007年9月至2025年3月期间都被登记为公屋住户,但在这13年中,她不仅拥有一处房产,还曾与前伴侣共同持有第二处物业,却从未向MSD如实申报。 房产交易引发警方行动,房屋遭法院“冻结”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她所拥有的一套房产已挂牌出售。 这套房产的议会估值为195,000纽币。 为防止资产流失,警方向高等法院申请依据《犯罪收益(追缴)法》(Criminal Proceeds (Recovery) Act)对该房屋实施财产限制令。 上月,警方在听证会上指出,Chuyko多次提交给MSD的表格中,从未申报自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移民准妈妈绝望:拿不到签证,只好堕胎

新西兰移民准妈妈绝望:拿不到签证,只好堕胎

一对情侣在新西兰面临被强行分离的困境,正当准妈妈准备堕胎时,一场“神助攻”让一切出现转机。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成了最沉重的负担 Helen Hutchinson是英国人,原本她打算申请新西兰的伴侣签证,与Kiwi丈夫Mike一起定居新西兰。 申请刚递交,意外的消息来了:她怀上了双胞胎。 这本该是喜讯,却瞬间变成沉重压力——Mike办不到英国签证,而Helen又拿不到新西兰签证。 孩子还没出生,他们就要面临“分离式抚养”的痛苦选择。 “我真的被逼到绝路了,要么带着孩子回英国,孩子从此见不到爸爸;要么留下孩子,自己独自回去。” Mike 也无奈地说:“一想到可能得终止怀孕,我们真的心碎。” 8周没回音,她预约了堕胎 等待签证的过程异常煎熬,8周过去依然没有任何消息,Helen越来越不安。 尽管心有不甘,但无可奈何的她还是先预约了堕胎手术。 Helen和Mike的爱情本就一波三折。 2019年,她持打工度假签来到新西兰,两人作为慈善募款员相识。 为了不被分配到不同城市,他们干脆双双辞职、结伴旅行。 从新西兰到澳洲、美国、英国、墨西哥、爱沙尼亚、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公司老板开兰博基尼,却无牌经营,剥削移民工

奥克兰公司老板开兰博基尼,却无牌经营,剥削移民工

近日,奥克兰一名十分高调,开兰博基尼的安保公司老板被裁定移民剥削。 但有关部门对他的处罚仅仅是1000纽币罚款,以及不得雇佣海外员工,引发了各界的不满。 员工交数万刀现金换签证,来新西兰却无工可做 涉事的安保公司老板是Chetan Kumar。 经新西兰保安业监管机构Private Security Personnel Licensing Authority(PSPLA)调查裁定,确认其公司S.E.A.L Security涉及移民工人剥削。 四名印度籍工人向监管机构作证称,他们在母国通过中介支付了高达1万至5万纽币的现金,用于获得来新西兰工作的签证。 然而,抵达奥克兰后不久,原本承诺的保安工作就“消失”了。 PSPLA的裁决指出,Kumar虽然最初为员工提供了工作和薪资,但当工作机会在2023年8月开始减少时,他未能履行继续安置员工或协助更换雇主的法律义务。 裁决称:“Kumar先生有法律和道义责任为这些工人提供工作,或帮助他们更换签证以在其他公司工作。” 监管机构还强调,当时新西兰并不缺乏保安工作机会。 无执照运营多年,三角雇佣关系未如实申报 裁决书还披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夜市被迫道歉:“英语用词不当”

奥克兰夜市被迫道歉:“英语用词不当”

在奥克兰东区Botany中心的夜市,夜幕降临,灯火通明,摊位前人头攒动,是美食爱好者流连之地。 周三夜晚,越南小吃摊“Hue’s Kitchen”总是排起长龙,猪肉三明治(pork banh mi)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却让这个热闹的摊位登上了新闻。 夜市官方账号发帖 被认为“批评摊主” 据Stuff报道,事情的起因是奥克兰夜市官方Instagram账号发布了一篇关于Hue’s Kitchen的帖子。 帖子被摊主和网友认为很不合适。 贴子写道:“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越南美食摊总是那么火爆——开摊前就排起长队,晚上9点前就卖光了!”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在夸赞摊位的人气,但接下来的内容却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我试了他们的畅销款猪肉三明治,说实话,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不过价格很实惠,食材超级新鲜,份量也很足。” 帖子继续写道,最后还补了一句:“你可能会比我更喜欢,过来试试吧!” 这篇帖子看似轻描淡写,却被许多人解读为对Hue’s Kitchen的公开批评。 毕竟,作为夜市的组织方,如此直白地评价摊贩的食物质量,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