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季节性流感季到来,儿童要尤其警惕RSV以及鼻病毒

新西兰季节性流感季到来,儿童要尤其警惕RSV以及鼻病毒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冬季到来,公共健康专家呼吁有孩子的家庭尤其需要注意。今年冬天,除了常见的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简称 RSV)以及其他急性呼吸道疾病,一些严重的细菌性感染疾病再次出现在新西兰社区,譬如百日咳,严重影响儿童。

环境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Research,简称ESR)公共健康医生Sarah Jefferies表示,呼吸道疾病的数量通常会在寒冷的月份上升,病毒性疾病数量则通常在每年冬天的7月到8月达到顶峰。

Jefferies表示,根据ESR的监测数据,社区中类似流感的病例最近几周持续增加。她提醒父母尤其注意关注孩子的健康,避免在这个季节感染上RSV和鼻病毒(rhinovirus)。

“奥克兰地区因严重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的人数出现了季节性(感染)早期阶段的上升,”她表示。”自四月份以来住院人数有所增加,这一上升趋势和RSV,流感、鼻病毒和新冠混合在一起有关。”

“5岁以下儿童检测到RSV和鼻病毒增加,尤其促成了这一波住院人数的上涨。”

Jefferies表示,幼儿及婴儿更容易因感染RSV而患上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RSV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常见病毒,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秋季和冬季。一般孩子在2岁时就会接触到RSV,但是也常见再次感染的病例。

如果感染RSV,症状一般会在感染后的4天到6天出现。主要症状包括:流鼻涕,食欲下降,咳嗽,打喷嚏,发烧,喘气和呼吸困难,这些症状通常是分阶段出现。年幼的婴儿感染RSV,唯一会有的症状包括烦躁、活动量减少以及呼吸困难。

除了RSV,Jefferies也提醒公众警惕流感病毒。

“三种季节性流感病毒,目前传播的主要是两种,其中包括甲流(influenza A virus),”她说。”甲流对年轻群体和老年群体影响最大,包括怀孕的人群,以及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譬如哮喘。”

那么,如何知道孩子或者家人是感染了流感、RSV,亦或是新冠呢?它们在症状上是否有细微差别?

新西兰卫生局初级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国家临床主任Sarah Clark表示,仅仅是通过症状很难区分究竟是感染了何种病毒。

“大多数感染症状初始都是一样的,像是普通的感冒,包括流鼻涕,或者是喉咙痛,也许伴随发烧、咳嗽,” Clark表示。”有时人们的症状更像是感染新冠,可能是嗅觉、味觉消失,感觉是因新冠引起。但并不一定就是新冠,感染流感、RSV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Clark表示,目前新西兰卫生局提供的快速抗原测试盒仅限于新冠检测,市面上还有针对RSV、流感的测试盒,但有效性存疑。

公共健康医生呼吁给儿童及时接种疫苗,以预防冬天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 Photo by CDC on Unsplash

Jefferies表示,预防因感染引起严重疾病和死亡,接种疫苗是最安全和有效的措施。

“确保我们的儿童及时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预防今年冬天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包括百日咳。”

“如果你怀孕了,百日咳、流感以及新冠疫苗都是免费的,它们不仅仅有助于保护你,避免出现严重不适,它们也能将保护功能传递给新生儿,直到他们长大到能够接种第一支疫苗的年龄。”

“流行性感冒和新冠疫苗对于高危群体也是免费的。” Jefferie表示。

Clark表示,目前新西兰还没有针对儿童的RSV疫苗,该疫苗还在研发阶段。但有针对老年群体的RSV疫苗。

她表示,最重要的事情是提前为冬天做好准备。

“呼吸道疾病在冬天更容易发生,所以我们需要确保在家里准备一些让孩子感觉更舒适的东西,譬如像扑热息痛(paracetamol),或者让孩子感觉舒适一些的东西,如果咳嗽,可以储备些蜂蜜,一岁以上的儿童吃蜂蜜是安全的。”

“如果你感到不适,请待在家中。如果有症状,请不要出去以免病毒扩散,并且确保如果你符合接种疫苗的资格,那么请尽快接种疫苗。”

Clark还提醒尤其要注意保护有慢性疾病的群体。

“如果您或者您的孩子有慢性疾病,请确保您和您的家人已经制定如何应对的计划,”她说。”如果你开始出现生病的症状,或者您的孩子病了,请确保提早寻求建议。”

Clark表示,如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拨打健康热线询问:0800 611 116,该电话提供全天24小时的免费咨询服务。

* 本文首发于RNZ中文,作者:Duoya Lu,根据授权转载。

Read more

移民工人意外惨死,“本来没计划出门”

移民工人意外惨死,“本来没计划出门”

3月16日下午2点,奥克兰的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菲律宾工人不幸死亡 今年48岁的Jesan Tampus,48岁,已被确认为周日下午2点在Penrose的Great South Rd发生车祸的遇难者。 Tampus是车上的乘客,而司机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治疗,伤势严重,他当场被宣布死亡。Tampus的室友告诉记者,他仍然“非常震惊”,并表示直到现在都“真的很难振作起来,继续生活”。他提到Tampus是在2016年独自一人来到新西兰工作的。 他说,Tampus是一名技术工人,在三周前刚刚回菲律宾探望妻子和三个孩子——他们的年龄分别是27岁、22岁和19岁。 他形容Tampus是一位好朋友,也是一位“非常好的人”。“周日下午12点左右我见到了他,我们聊了大约10分钟,因为当时我正在做饭。我们聊的是一些日常话题,比如工作,他告诉我他本来没有打算外出的。”这位室友说道。 随后不久,他注意到Tampus和一位住在附近的工作朋友一起离开了他们在Mt Roskill的住所。他说,周日下午,警察来到他们的住处告知了这个消息。 肇事司机涉嫌超速 来自Manukau重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房东开始出优惠了

奥克兰房东开始出优惠了

奥克兰的房东们正在用$500超市代金券或免租一周的优惠吸引租客,而租客们则愿意多看看,以获得更好的交易。 根据TradeMe的最新数据,奥克兰2月份的新出租房源比去年同期增长34%,从8049套增加到10,805套。 Aspire Property Management总经理Mike Atkinson形容,租房市场像是“抢椅子游戏”。 “现在的情况是,椅子比玩游戏的人还多,所以更容易找到座位。” 他表示,许多房东开始提供额外的福利来吸引租客。 他说,有房东提供$500购物代金券(如Countdown超市),还有一些房东提供一周免租,尤其是在公寓租赁中较为常见。 TradeMe一些房源甚至提供两周免租,一些房东直接降低租金,每周最多降$60。 Atkinson建议租客,不要被短期优惠迷惑,而是直接与房东协商降低租金,这在长期来看更划算。 他还指出,允许租客养宠物是房东吸引租客的最佳策略之一。 Aspire的数据显示,南奥克兰的可租房源增长了近60%,原因可能包括: * 更多奥克兰人搬去海外; * 一些租客搬回父母家; * 房主卖不掉房子,转而将其出租,增加供应。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惠灵顿民宿业主遭暴击

惠灵顿民宿业主遭暴击

惠灵顿市议会计划对Airbnb房东征收与酒店相同的商业税率,引发民宿经营者的不满。 一名Airbnb房东Emma Reid愤怒地表示:“我们只是小葡萄,而酒店才是大香蕉。” 如果提案通过,Emma Reid的年度地税将从1.1万纽币飙升至4万纽币,这一变化将使她难以继续经营。 她的两处Airbnb物业每年净收益在1.8万-2.4万纽币之间,税率上涨将使她面临亏损。 她说,这将导致许多民宿经营者被迫退出市场。 惠灵顿市议会将在本周二召开会议,讨论新的长期财政计划,并向公众征求意见。 由于预算紧张,惠灵顿市议会正考虑削减多个项目,与此同时,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其中之一就是将短租经营者的房产税从住宅税率改为商业税率。 在惠灵顿,商业税率约为住宅税率的3.7倍。 市议会正在征询意见,包括是否对整栋房屋还是仅对短租部分(如附属单元 Granny Flat)征收商业税率。 市议会强调,此举并非增加税收总额,而是更公平地分配税收负担,预计不会对长期租赁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该提案仍处于公众咨询阶段,最终决定尚未做出。 Reference: https://www.stuf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财政部长:考虑提高KiwiSaver缴款比例

财政部长:考虑提高KiwiSaver缴款比例

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正在考虑提高新西兰打工人和雇主KiwiSaver账户的缴款比例。 “我正在寻求建议,研究KiwiSaver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希望看到新西兰人KiwiSaver余额随着时间增加,在退休后获得更好的经济保障。 “这不仅涉及缴款比例,也涉及如何提高KiwiSaver投资回报率。” 她尚未透露具体方案。 但他强调:“KiwiSaver对新西兰的金融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缴款规则与改革建议 目前,新西兰员工默认KiwiSaver缴款比例为税前工资3%,也可以选择提高至4%、6%、8%或10%。 雇主通常需要至少缴纳3%。 截至2024年6月的一年里,新西兰员工共向KiwiSaver账户缴纳了61亿纽币,雇主缴款总额33亿。 去年,退休委员会(Retirement Commission)建议政府将员工默认缴款比例提高至4%,保留3%作为可选项,以鼓励有能力的员工存更多退休金,同时不影响低收入群体参与。 退休委员会还建议: * 雇主应对所有员工缴款,而不仅限于当前正在缴款的员工 * 雇主可以选择匹配员工超过3%的缴款 目前,政府每年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