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照片,与你我有关《为华人移民新西兰175周年记》

chinese-early-settlers-20170225-2

“旧金山”这个名词,华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如果你的朋友中有广东人士,同样还可以打听到一个词,叫作“金山阿伯”。

那是老移民漂洋过海,在大洋彼岸的金矿上刻苦劳作,因为日常生活与社会人文环境艰辛,没有条件成婚,等到终于存上些钱财时,已经一大把年纪。他们孑然一身地衣锦还乡,姑且用些金银装饰自己,从颈脖到手指——或许还也有人武装到牙齿,但异国的风霜深深刻在眼角鬢边。在家乡,他们和暌违已久的亲戚邻居们问答微笑,经人介绍也许谈下一门亲事,但也有人依旧孑然一身地离开。

这些孤独的阿伯们,都来自重洋之外的金山。但“金山”在哪里?

旧金山、新金山

美国三藩市之所以被称为旧金山,是因为在它之后,又有了一个“新“金山。但这一点,却是很多人经过本次“华夏人与长白云故乡”摄影展才得知的。

原来,淘金热贯穿19世界中叶,续美加发现金矿之后,澳大利亚墨尔本地区也发现存在丰富的金矿,不久,新西兰但尼丁等地也有发现。接连不断的消息在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淘金者中传开,老乡带上老乡,兄弟带上兄弟,劳工队伍像滚雪球一般渐渐壮大,既有英格兰、爱尔兰、德国、意大利、荷兰人,当然也少不了来自中国、最以刻苦耐劳勤俭节约而著称的华人劳工——就这样,一批批华人寻金者们背井离乡,有的继续向东,横穿大平洋前往位于美国的旧的金山,也有人取道向南,奔赴位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新的金山。

华人与澳新之间的历史篇章也就这样开启了。

直到现在,翻开澳大利亚的华文报纸,还能看到以“新金山”命名的华文学校、华人社团的信息和广告。实际上,新西兰发现金矿的消息,最初所流传波及和吸引到的,也正是当时身在澳大利亚的劳工人群。

不过,今天的你我,也许本来并不会在新西兰生活,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一点呢?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老移民、新移民

第一个移民新西兰的华人,名为黄鹤廷(Appo Hocton)。

chinese-early-settlers-20170225-1

image source: chinesenzherald website

第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是1842年10月25日。这一天,20岁的黄鹤廷跳下海船,登陆新西兰。

不过,这个年轻人并非淘金的劳工,他游历世界最终落足新西兰,成功经营马车运输生意,并在当地受到敬重。实际上,在他登岸的前两年,英国与毛利人才刚刚签订《怀唐伊条约》,英国人大规模迁徒来此,也无非从那时才真正开始——这位第一个移民新西兰的华人,正是“尼尔森殖民地最初的居民之一”,所以,让我们记住,早年间的华人,也是走在时代的前列。

今天,新西兰约有1600人表示与黄鹤廷有血缘关系。这次摄影展带来大量的信息,让人深感意外。

不过,真正大批华人劳工前来新西兰,已是20多年后了,而这一次的原因,才是前面所说的淘金热。

也让我们记住4个地名:增城、番禺、广州、四邑。今天你遇到立足新西兰三代四代的华人移民家庭,许多都来自广东省这四个地区。其中的四邑,也就是新会、台山、恩平,以及电影《让子弹飞》的取景地开平。这些传统的侨乡地区,至今还分布著出洋的华人们运用海外财富与他乡理念所建起的大大小小的屋舍,比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

不过,在美加澳新,华人劳工的淘金营生始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到金矿渐稀、淘无可淘之后,他们陆续转为修建铁路、种植蔬果、买卖杂货、开设洗衣店和中餐馆等等,然而再过20余年后,却逆流出现另一股返华潮,不少人重回中国家乡买地建房,这却是因为海外多地渐渐浮出水面的排华氛围。

一切之始,无非是不同族群的移民们在营生上、经济上互为竞争,但渐渐地,拥有殖民地治辖权或更大话事权的政府与族群,便由最初的新世界欢迎一切人等,最终转而有了内外之分。

矛盾加剧,加之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推动,甚至出现了对亚洲民族,尤其中国、日本人的所谓“黄祸”Yellow Peril 之称、恐华思想。此后再过一二十年,终于演变至“白澳政策”这一类规定出炉的地步——澳大利亚联邦正式立法,确定了只允许白人移民流入、反亚洲移民的基本国策(1901年-1972年)……,所谓金山之地的新世界四国,华人移民们长期地普遍地面对著受歧视、受排斥、严苛和屈辱的处境。

不过,也应该客观公平地说,新西兰历史上并没有类似白澳政策那样的极端苛刻的排华法案。但是另一方面,意在严控和减少华人移民数量的人头税(Poll Tax)规定,却也是由1881年一路实行到了1934年,此后又再经10年才正式撤销。

这个税被取消改变,发生在日本侵华战争、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新西兰以人道主义精神,开始接纳广东华人移民们身在战乱区的妻子与儿女,战争难民们先后到达新西兰得以家庭团聚,本地华裔移民的数量出现较大增长,并一直延续到大陆新中国成立。

广东背景这些中国移民,在新西兰被人们统称为“老移民”。

1952年,所有新西兰境内的华人被允许归化成为公民。同样的,美加澳各地对限制华人移民的历史,也或先或后都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再之后的“新移民”,因为时代的发展,得以凭借现代职业技术、英语沟通能力、甚至充足之极的财富傍身,不过,对自身族群历史沧桑的认知,对于华人移民的光荣、梦想……,又从何而知?

你是华人,你也是新西兰人!

来到新西兰的华人们,留下了一个令人惊叹和感慨的光影世界。

当时世界最高的人,原来竟是华人,身高2.36米,展厅里可以见到一张1871年他环新西兰旅行时的照片。

徐肇开,新西兰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华人家族的第一代,他推动了但尼丁的工业进步,并令世界各地的掘金技术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他所领导的慈善组织昌善堂,后来在1902年专程安排将四百多名华工尸骨装载上船,以期将他们带回广东重新安葬故里,但出师未捷,发生海难,令人嗟叹不已。

第一个移民新西兰的女性华人阿红,活跃在但尼丁教会组织,担任翻译,帮助华工了解当地。华人在新西兰的第一位大学生,就是阿红的六名孩子之一。

当时世界上最为南端的华人定居地,位于新西兰南地大区的圆山,这里的“广州村”有多达123所房屋,还有祠堂、旅店、赌场、鸦片馆等等。

chinese-early-settlers-20170225-2

赌马者,惠灵顿川萨姆赛马场上,1959年

image source: chinesenzherald website

一个金矿劳工可以挣得多少钱呢?1871年,有2000名华工乘坐大帆船来到新西兰。

番禺人沈占,经过5年的辛苦劳作,赚到100磅,返回家乡结婚后又再次回到新西兰。30年后,他重回广东。

当时人头税是多少呢,1881年为10镑,1896年增加到100磅。

由淘金转以种植为生的华人,在New Market和Western Springs开创田园,今天开车经过这两处的你,不一定知道这段历史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西兰的华人农业种植者接受了新西兰政府向南太平洋的美国驻军供应蔬菜的订单。

照片上,皇后街,轮渡码头大楼不远,还有两家著名的华人商店,陈达枝公司(Ah Chee)﹑陈黄合栈(C W Wah Jang)。

你又是否知道,新西兰的第一间现代超市Foodtown,是Ah Chee的孙子1958年在Otahuhu开设的呢?多么精彩的华人历史!

虽然不受礼遇,但澳新军团,包括空军队伍,一样有华人子弟的英挺军姿。一战,新西兰军队有55名华人,二战,有39名华人。如果不是受限于公民身份、英语沟通能力、以及因历史原因当时大多数华人年龄过大,不知还会有多少新西兰华人也会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所在的国家–新西兰,拋头颅撒热血!

日子一天天流逝,时代一点点迁移,主流态度日渐更为开放,华人移民日渐更为活跃,古老的洗衣店、蔬菜店的传统家庭生意被年轻一代的华人侨三代、侨四代所冷淡,只有老人还守在人迹不多的店中,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华人医生、工程师、艺术家,遍布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以奥克兰为例,现在,有全球两百多个民族的人们生活在这座城市,华人移民也是其中之一。世界越来越多元,文化越来越包容,西方和东方都在演进着、发展着。

走在安静的摄影展厅,经过一串串真实的人生、泪光和欢颜,我们追忆和缅怀过去,也更加关注现在和未来。175年过去了,今后的华人移民史,将交给你我来共同完成,我们准备好了吗?

本文授权转载自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原文地址 www.chinesenzherald.co.nz/news/new-zealand/chinese-early-settlers/

Read more

警告:新西兰测速执法车开始“隐形”

警告:新西兰测速执法车开始“隐形”

新西兰全国的道路测速执法迎来重大改革。 新西兰交通局(NZTA)将全面接手所有安全测速摄像头的运营管理,不再由警察负责。 这一改变也意味着,那些容易被路人一眼识破的传统警察测速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由NZTA推出的全新“隐形”测速SUV。 新的测速车辆没有任何警用标志,看起来就像普通车辆,但都配备了先进的测速雷达系统。 新测速车将于下周上路,首发地为奥克兰。 NZTA表示,新车型将在5月13日开始在奥克兰部署,并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陆续扩展至全国各地。 届时,将有44台移动测速摄像车投入使用,其中35台将常态化运营。 新设备使用雷达技术,不仅可以测车速,还可以双向、双侧同时抓拍超速车辆,科技含量远高于此前传统设备。 NZTA表示:“我们不会刻意藏匿测速车,车辆会对驾驶员保持可见性。” 不过由于其外观“普通”,不容易被一眼识破,司机需提高警惕。 NZTA现在还配备路边“快闪式”测速仪。这让今后的执法更加灵活,可做到随放随收。 NZTA强调,“这项改革不是为了增加收入”,所有由测速摄像头开出的罚款,仍将纳入政府统一财政账户。 根据现行规定,超速罚款金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政府“跳楼价”出售奥克兰公屋,千平大地仅需$40万

政府“跳楼价”出售奥克兰公屋,千平大地仅需$40万

一套位于奥克兰北岸Beach Haven的公屋,近日以远低于政府估价的价格上市出售,引发市场关注。 这套房子有什么问题? 房产地址是8 Mirage Place, Beach Haven,属于1970年代建成的多层住宅,内部格局宽敞,有两层结构、四间卧室、两间浴室。 这套房子2021年的政府估价为98万纽币,而市场挂牌价却只有40万纽币,连CV价的一半都不到。 根据房地产公司Ray White的介绍,它被称为“Beach Haven市场上最令人兴奋且可负担的机会之一”,但同时也坦言:这套房子“需要翻新”。 从公开照片可见,这套房子内饰相当陈旧。 厨房风格过时、浴室简陋,墙面出现掉漆,地毯老化,部分区域铺设的仍是年代久远的塑料地板。 虽然结构依然稳固,但后院曾在2023年奥克兰纪念日大暴雨时,发生过小规模山体滑坡,造成地基不稳定。 而这也被认为是影响估值和售价的重要原因。 公屋署Kāinga Ora奥克兰北部及西区区域总监Taina Jones指出,地质风险让这套房产不再适合继续用作社宅用途。 她表示:“我们已详细评估了修复这片土地的成本,最终决定出售,是出于财务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华人夫妇遇害案 1嫌犯认罪

奥克兰华人夫妇遇害案 1嫌犯认罪

奥克兰Ellerslie震惊全国的华人双尸命案中,被控杀害Joseph Kwok与Mei Han Chong夫妇的一名男子,在原定开庭审理当天承认了谋杀罪行。 2023年11月4日凌晨,资深手术室护士Fuk-Fu Joseph Kwok与其妻Mei Han Chong在位于Ellerslie的家中被残忍杀害。 原本准备出庭受审的Shu Man Poon,于上周一(5月5日)在奥克兰高等法院认罪。 高等法院法官David Johnstone裁定Shu Man Poon罪名成立,并将其还押候审,定于本月稍后进行量刑。 另一名男子Lok Fung Lorrence Li(27岁)也被控参与谋杀该对夫妇,原本不认罪并准备受审,但其审判在上周中止,具体原因目前禁止公开。 遇害的夫妇于1988年从香港移民新西兰。 Chong在香港曾是一名护士,之后成为助产士。 来到新西兰后,因担心语言障碍,决定专注家庭,成为一名全职母亲。 丈夫Joseph Kwok同样是一名护士,命案发生时就职于North Shore Hospital担任手术室护士。 Reference: https://ww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拆散情侣档排班,新西兰公司被罚赔偿5位数

拆散情侣档排班,新西兰公司被罚赔偿5位数

近日,新西兰北岛一家救援直升机服务机构因为“拆散情侣档排班”而被裁定歧视员工,需赔偿一名员工一万纽币。 情侣同机执勤,员工被强行调班 Josh Raravula是一名直升机急救医护人员,供职于Northern Rescue Helicopter,该机构为奥克兰和北部地区提供空中救援服务。 他与一名同为重症护理医护人员的同事,在2023年发展为情侣关系。 起初,他们的工作班次完全相同——连续工作四天后休息四天,约有一半时间会一起在同一架直升机上执勤。 然而,这种安排很快引发了同事们的不安。 同事举报恋情,公司开始介入 据调查,2023年4月,一些员工及一名外部人士向公司的营运主管Karl Taylor和副运营经理Paul Davis表达了担忧,认为情侣共同执勤可能影响工作表现。 Davis最初告诉Raravula,公司当时并无明文政策限制办公室恋情,只要在工作中保持专业,私人生活属个人事务。 于是,Raravula觉得公司没有反对两人的关系。 然而其他人却不是那么想——有大概一半员工向管理层表达了类似担忧,公司内部的一项匿名问卷中也出现了“情侣不应共事”的声音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