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百万债务,华人家庭信托被击穿!律师:这个关键操作不能忽略

遭遇百万债务,华人家庭信托被击穿!律师:这个关键操作不能忽略
Photo by Kelly Sikkema / Unsplash

新西兰是一个资产相当透明化的国家。无需花太大成本,你就能在网上查到别人名下的房产、公司、甚至在哪家银行贷了款等等。

但俗话说财不露白,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在这样透明的情况下经商或投资时,我们的资产也很可能被暴露在风险之中。所以如何保障好自己的财产,成为了每个人的必修课。

01
家庭信托

家庭信托作为一种财产保全的方式,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私密性”。

和公司的详细信息是公开的不同,家庭信托的信息并不对外公布,外人无法知道你名下是否有家庭信托。

当个人把资产放进家庭信托后,这些资产便不再在其名下,所以如果真的经历困境时,家庭信托能够保护资产不会被拿出去抵债,从而实现保护财产的功能。

图:jiarong

MC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汪君尊律师介绍,关于什么时候成立信托,其实也很关键。

成立家庭信托的时候,信托资产落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旦有所疏忽,家庭信托很可能就没办法实现保护财产的功能了。

举个例子,A先生十年前在奥克兰买一套290万纽币的房子,其中自己出了100万首付,剩下190万从银行贷款,整套房子都买在了家庭信托名下。十年后,这套房子已经涨到了490万纽币,而此时A先生的生意上却遇到些麻烦,需要偿还200万的债务。

由于A先生的公司是有限公司,房子也在信托中,他本以为可以规避掉这笔债务。然而律师看了他的相关文件后发现,A先生避不开

原来,当时A先生买房之后,并没有把他自己出的100万首付“赠与”给信托,这意味着虽然房子是在信托里面,但这个信托却一直欠着A先生100万资金。相当于如果A先生欠别人钱,对方就可以要求A先生行使债权,向信托要回这100万还债

另外由于信托相关的新法规实施,如果没有妥善管理,信托也有可能会被视作无效。

02
有限公司

在新西兰营商,自然少不免成立公司——最常见的一种公司形式就是责任有限公司。一般来说,个人无需为公司的债务负责,但如果其他方面没做好,公司董事等人依旧会面临法律风险。

图:pexels

举个例子,如果建筑工地或者经营场所发生受伤事件,要是公司没有做好类似安全防护或提醒等应尽义务,董事本人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此外,有限公司和家庭信托一样,各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资产其实“在哪里”

假如B先生开设一家公司,自己往公司里面投入了100万的资金。

然而后来公司经营出了点状况,还在外面签下了债务,不得不把公司关掉,各个债主要求清算公司资产来还债。那B先生投进去的钱,是否就会因此全部打水漂了?

03
遗嘱

最后,是一个许多华人都比较忌讳讨论的话题——遗嘱

在新西兰,遗嘱是一种保障个人财产分配的重要手段。根据新西兰法律,如果当事人有超过15,000纽币资产,在去世时想要转移给家人或后代,则需要有遗嘱的指导,或者需要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法院指派转移程序。

而且根据新西兰法律,如果一个人是有配偶或子女的,那么法律保护的是配偶和子女继承遗产的权利,并非保护当事人的父母。

所以,遗嘱能够在各个层面上解决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能在某一天离世时,在财务上妥善地给家人做好安排。而且由于新西兰承认“实际婚姻关系”,所以遗嘱中关于“配偶”的描述也十分重要。

在制定遗嘱时,清晰且合理的分配,其实也是保护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争端。

C先生父母年轻时在新西兰北岛做投资,随着市场的发展赚下了第一桶金,也生下了C先生几兄弟姐妹。

经营多年后,C先生的父母逐渐老去,积累下来的生意和各种物业随之转手给了C先生的大哥打理。然而,父亲在临终前只在遗嘱上写明——所有资产和信托都交给大哥管理,由大哥再分配给C先生和其他弟妹。

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在父亲离去后,大哥从此开始偏心,将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自己的家庭上,就算C先生和其他弟妹生活上遇到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很难拿到父母留下来的一分一毫

尽管看起来十分不妥,但从法律上来说,C先生大哥的做法又难以诟病——父亲明确了资产交给大儿子打理,所以就算大哥自行处理资金,某程度上来说也是无可厚非。

事实上,实际生活中其实不乏类似的事件,而且通过法律维权其实也是需要成本,所以更合理地设置遗嘱,事先考虑过各种情况,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家人们。

汪律师提醒,除了上述提到的个案之外,各位还需要留意例如近年信托法规变化、相关管理规范等方面的事项,及时向法律人士咨询。

接下来,汪君尊律师还会继续为各位带来更多真实案例,邀请专业人士为各位解答法律问题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Read more

夜晚2女疯狂划胎,多名车主遭殃

夜晚2女疯狂划胎,多名车主遭殃

新西兰罗托鲁瓦警方正在调查一起车胎恶意破坏事件,目前已有17起正式报案,怀疑还有更多受害者未报告。 监控画面显示,两名年轻女孩可能与这一系列事件有关。 画面拍摄于周一凌晨4点左右,两名女孩步行经过街道,其中一人手持疑似大刀,在多辆后来被证实车胎遭割破的车旁蹲下。 0:00 /0:33 1× 据统计,仅周一清晨在市中心临近的几条街就有11辆车遭殃。一些车辆来自于到新西兰旅游的国际游客。 来自英国的游客Samantha Evans(28岁)和Kara Lumley(26岁)也是受害者之一。 她们的租赁车辆停在Hinemoa Street过夜,三条轮胎被割破。 她们原计划早上出发前往多个景点游玩,行程被迫取消。 在当地Bridgestone轮胎店维修,一大早至少有7位同样遭遇的受害者。 Evans则说,已将照片和视频传回英国报平安,家人起初担心她们安全,她们则表示并未因此对罗托鲁瓦有负面印象。 Reference: https://www.nzherald.co.nz/rotorua-da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恒天然工厂关门,上百岗位没了

恒天然工厂关门,上百岗位没了

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Fonterra)宣布,计划于7月关闭其位于汉密尔顿的Canpac罐装与包装工厂,此举将影响120名岗位。 恒天然称,此次关闭是恒天然聚焦高价值乳制品战略的一部分。 公司表示,Canpac工厂目前主要用于奶粉的混合和包装,但随着产量下降及生产复杂性增加,面临较大经济挑战。 恒天然首席财务官Anna Palairet表示:“这是对我们团队而言非常艰难的一天,做出这样的决定从来都不容易。” Canpac每年处理奶粉约4000吨,占集团总产量不到1%,在集团整体战略中的作用逐渐边缘化。 公司将启动员工咨询程序,并探索内部转岗等可能性,预计工厂将于7月31日正式停止运营。 与此同时,恒天然也在推进其消费品业务的出售,包括著名品牌如Anchor(安佳)、Mainland、Anlene、Anmum和Chesdale,该板块资本投资额约为34亿纽币。 市场预计,该业务出售可带来25亿至30亿纽币收益,出售路径可能包括整体出售或首次公开募股(IPO)。 法国乳品巨头Lactalis和澳洲食品公司Bega等潜在买家已递交收购意向。 Reference: https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央行异动,抛售大量纽币

新西兰央行异动,抛售大量纽币

新西兰储备银行(RBNZ)3月大规模抛售2.59亿纽币,购入外汇资产,以增强其在市场危机时的干预能力。 此次操作使其外汇干预能力增加了8.54亿纽币,总额达到267亿纽币,创十余年来第二大单月相关交易。 储备银行此举是为了提升在外汇市场的“火力”,即在市场极端波动时进行干预的能力,例如维稳金融体系或控制通胀。 自2023年中以来,新西兰储备银行的外汇干预能力已增长逾一倍。 根据官方说法,储备银行通常在纽币汇率高于“合理估值”时卖出纽币,低于时买入。 然而,西太平洋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指出,3月纽币并未处于强势,储备银行却仍进行大额交易,可能反映其预期未来纽币将走软,因此抢先行动。 虽然具体动机尚不清晰,储备银行回应称,外汇储备的规模与构成将视市场状况而定,未明确说明为何3月特别大举交易。 前储备银行储备管理主管Michael Reddell表示,这种操作或许出于内部模型预测,而非出于对贸易战的紧急担忧。 他强调,储备银行虽需对外汇策略保持保密,但也应适当提升透明度,“毕竟涉及的是大量公共资金。” 储备银行预计将在5月28日公布4月的交易数据。 Reference: ht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纽航价格贵7倍!”照片疯传

“纽航价格贵7倍!”照片疯传

新西兰航空(Air New Zealand)因国内航班票价远高于竞争对手捷星航空(Jetstar),再度遭到强烈批评。 一些同日航班的价格差距竟高达7倍,网友的截图在新西兰疯传。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张截图显示,奥克兰至基督城的航班价格对比惊人。例如,下午4:10的航班在新西兰航空的售价为334纽币,而捷星同期航班仅为70纽币。 晚上8点的另一班纽航航班票价更高达411纽币,而捷星7:50的航班仅售60纽币。 对此,新西兰航空回应称,其票价反映了“真实的飞行成本”。 发言人表示,自2020年以来,运营成本上升高达30%,涵盖了维护、机场费用、民航局收费及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强调公司致力于提供多样的票价选项。 然而,不少消费者对这一说法并不买账。一位网友评论:“我很喜欢纽航的贵宾室,但当票价几乎是捷星的7倍时,真的很难接受。” 另一人则表示:“我习惯选择纽航,但看到今天的价格,我真的无力吐槽。” 捷星航空则表示,他们专注于压低运营成本和票价,以让更多旅客负担得起出行费用。 发言人指出,捷星目前提供的机票最低价仅为29纽币,并称高性价比正推动航班需求增长。 Referenc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