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转向:新西兰南北岛渡轮交给中国造

新西兰外交部长兼铁路部长Winston Peters发布声明:
作为新西兰全国渡轮升级计划的一部分,两艘穿梭于南北岛之间的全新大型渡轮将由中国广州船厂国际有限公司(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简称 GSI)负责建造。
Winston Peters在声明中表示,这标志着新西兰船舶采购策略的重大转变。

根据新西兰官方声明,新西兰政府旗下采购实体Ferry Holdings Limited与广船国际(GSI)达成初步协商成果:
- 每艘新船长约200米,可载客1,500人,同时设有公路甲板和铁路轨道甲板。
- 合同中已敲定的是固定总价与交付时间节点,目标是2029年交付。
- 部分与新西兰港口运营方(如CentrePort、Port Marlborough)的接入协议仍在谈判中。
Winton Peters在声明中强调,通过取消此前名为“iReX的项目”(早前废除与韩国现代造船的合同),改回更“务实无废话”的方案,为纳税人节约数以亿计的资金。
Peters在声明中表示,广船国际已在香港(0317)和上海证券交易(600685)所上市,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综合造船厂”,成立于1954年。
“我们希望为新西兰纳税人争取到最好的交易……
“选择像GSI这样具备能力、资质和产能的造船厂,凸显了我们对务实渡轮升级计划的高度信心。”

要说这样的“重大转向”是怎么来的,其实也来之不易。
如果不是之前工党把新西兰轮渡计划搞到预算猛超,最终烂尾。
如果不是国家党来接盘清理烂摊子,这个订单也难以落到中企身上。
其实,新西兰广大华人同胞早就看穿一切😏😏。
每次看到新西兰轮渡造船项目烂尾新闻,就在后面劝慰:“交给中国企业早就弄好了😂。”
许多人呼吁新西兰当局“格局打开”。

这件事情是如何烂尾,又是如何重启的,下面也简单说说。
新西兰南北岛现有渡轮十分老旧,经常“趴窝”。
不但经常需要检修,然后取消航班,有时甚至船开到一半,突然动力没了,然后趴在海上等拖船。

于是,2018年工党执政时期,启动了一个iReX项目,全称是 “Inter-island resilient connection” 的。
但是,Adern政府不懂省钱是带进血脉的。2018年论证期间费用为7.75亿,涨到2021年预算时的14.5亿,到2023年,财政部警告项目预算可能继续膨胀,甚至可能接近40亿纽币。
2023年联合政府上台之后,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一看,40亿?你这是让我给你工党买单呢,就不干了。
他们采取了一个十分冒险的行动:在2023年12月宣布拒绝继续追加14.7亿资金,同时为取消项目预留3亿预算。
就是说,新政府要主动把这个单子搞黄。这一招风险极大。双方开始互相指责,工党和国家党互喷对方导致成本增加。
其后,新政府火速成立了Ferry Holdings公司,另起炉灶,主导新一批更经济的渡轮采购计划。
从普通新西兰人角度看出去,两届政府一共已经花了6个亿,船在哪儿还不知道。
由于新西兰方面提出终止合同,新西兰与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Hyundai Mipo Dockyard)协商后,以1.44亿纽币达成赔偿协议。
但是之前已经付了一部分钱,加在一起,iReX项目总成本已经投了6.71亿纽币。
根据KiwiRail声明,1.44亿纽币“最终赔偿”只是结算的一部分,之前已支付7800万纽币,使支付给韩国现代尾浦的总额达到2.22亿纽币。
iRex项目的总成本则是6.71亿纽币。有一部分(如港口基础设施)仍能继续发挥作用,但船舶订单相关投入和大量顾问费已经打了水漂。
新西兰联合政府这个动作简直是苦肉计。
Peters之前强调,取消iRex项目“绝非针对韩国现代的评价”。
那剩下来的原因,当然就是新西兰财政和国内政治的原因了。
取消韩国公司订单之后,新西兰联合政府只有证明最终确实又能省钱又能按期完成,才能在国内站得住脚。
在这种局面下,选择中企似乎成为了唯一选项😙。
这也是Winston Peters突然转向,称赞中国企业的背后推力。
Peter确认,谈判完成后,将公布更多细节,包括与CentrePort Limited和Port Marlborough New Zealand Limited的港口协议。
他强调,“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公布协议细节,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取消iReX项目并回归务实方案,为纳税人节省数以亿计的资金。”
Reference:
https://www.stuff.co.nz/nz-news/360854353/new-cook-strait-ferries-be-built-large-chinese-shipbuilding-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