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新西兰需要为全球化结束的“后中国时代”提早做准备

专家:新西兰需要为全球化结束的“后中国时代”提早做准备
畅销书作家、地缘政治专家Peter Zeihan在RNZ节目中接受访问。 Photo: RNZ

一名地缘政治专家日前表示,中国当下麻烦缠身–而新西兰应该效仿日本,寻求摆脱对中国依赖的出路。

“(当下)没有哪个国家的处境比中国更糟糕了。”顶级地缘政治战略专家Peter Zeihan说。

“根据中国去年更新的数据……他们在所有主要城市中的生育率仅达到人口更替水平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

“这么说吧,这种人口危机将在未来10年内导致中国的’人口崩溃’,并且这是在其他领域都不出意外的前提下–跟美国不发生贸易战;没有因为围绕习近平形成的个人崇拜而导致政府内部分裂;没有军事冲突;没有其他任何问题。”

Zeihan在最新一集的RNZ多媒体节目”30 with Guyon Espiner”中作出了上述惊人预测。

Zeihan认为,作为全球经济大国,中国的崩溃对新西兰的出口市场影响将是巨大的。

效仿日本:新西兰如何做?

Zeihan是【纽约时报】畅销书The End of the World is Just Beginning(世界不再是平的:后全球化时代的供应链重组与地缘政治预测)的作者。

他警告称,人们所熟知的全球化进程已经进入了尾声,美国正在向孤立主义的方向上迈进,并逐步退出战后在全球贸易路线中的监管角色。

他认为,新西兰在”第二支柱”上的做法–想试图同时维系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有风险的。

“这不符合你们的经济利益。并且也绝对不符合你们的文化或战略利益。”

经过数十年的外交努力最终达成了自贸协定,中国如今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从新西兰购买超过210亿纽元的产品,包括乳制品、肉类及林木产品。很少有国家能像新西兰这样与中国建立如此紧密的外交关系。

新西兰同时也奉行了数十年的独立外交政策,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通过了无核化政策,尽管这与美国产生了分歧,但大多数新西兰人对此表示支持。

不过,Zeihan建议新西兰进行全盘的重新评估。新西兰需要开始为这样一个未来做准备:当依赖中国经济不再是一个可行选项时,效仿日本捏着鼻子跟美国搞好关系或许是一条出路。

“在安倍晋三主政日本时期,大家看日本基本上是亲美的,直言称’(我们)靠自己肯定不行’,然后(跟美国)签下可以说是丢人现眼的贸易协定,在每一件、甚至所有曾经影响两国关系的领域都向华盛顿做出让步。”

“这很有效。日本现在是美国小圈子盟友中的一员。”

“新西兰,如果你们也想成为这个网络的一部分,需要做类似的事情。”

他表示,与当前大多数国家不同,由于地理位置、安全以及自给自足的能源供给,美国的生存并不依赖全球化。

“美国的世界头号强国地位并不基于全球一体化。”

如果你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国家排除在外,我们的对外贸易只占GDP的3%或最多3.5%。

为了提高生存概率,Zeihan相信新西兰必须准备在自贸协定方面向美国进一步让步,并积极争取加入这些西方盟友的敏感的安全举措当中,比如AUKUS。

“在旧有体系崩溃之前未雨绸缪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当你别无选择时代价会更高。”

舒适生活的诅咒?

虽然中国的人口危机看起来尤为尖锐,但它不是唯一面临这一问题的国家–包括新西兰在内,许多发达国家都有这类问题。

“在我们全球化的同时,我们也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Zeihan说,”当你生活在农场时,你的孩子是免费劳动力;但当你搬进城市的公寓中时,孩子则是吞金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过去的)平均4个到5个,再到6个孩子,变成了如今大部分发达国家平均的1.5个孩子。”

“(如果)这种生育模式再往后持续75年,大部分国家甚至在理论上都无法达到人口更替水平(的最低值)。”

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替代人口来维持商业流通,严重依赖全球贸易的国家在未来几年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

“我们都需要进行大量调整。对于主要依赖进口粮食的国家来说,其中一些调整是相当痛苦的。”

不过Zeihan表示,当涉及到粮食安全问题时,新西兰比大多数国家都有优势。

“新西兰在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你们所选择专注生产的产品是你们投入成本最低的产品。”

“比如拿乳制品行业来说,你们没有严酷的冬天,也没有炎热的夏天,有丰沛的降雨,因此你们大部分乳制品不需要依赖饲料。”

“你拥有在全球化崩溃中生存所需的所有要素。”

“你们最大的担忧是’后中国时代’里制造业产品从哪里进口。”

* 本文首发于RNZ中文,根据授权转载。

Read more

纽币大跌后,新西兰人出国旅游“很亏”

纽币大跌后,新西兰人出国旅游“很亏”

今年暑期计划出行的新西兰人,已经感觉到“汇率很亏”。 目前纽币汇率处在低位,尤其是纽币兑澳币,处在12年最低点。 同时,纽币兑人民币,纽币兑美元也都相对较低。 今天新西兰媒体有篇报道,专门讲新西兰人出国游感到“肉痛”。 纽币兑澳币的汇率已跌到近12年来的最低点。上周五一度触及1纽币仅能兑换0.8609澳币,虽然这两天稍有回升到0.87出头,但整体来看,纽币在外汇市场上明显不受待见,尤其是面对“澳洲表哥”。 外汇市场对利率变化极其敏感,而澳新两国的经济表现,也正走在不同的路线上。 ANZ策略师David Croy表示,澳大利亚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市场认为澳洲央行不会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大举降息;反观新西兰,数据则显示新西兰央行更有可能大幅降息。 “11月初,纽澳汇率跌破了2013年以来的交易区间,对做技术分析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对于准备飞去澳洲度假的新西兰人来说,这个汇率依然会是个“现实冲击”。 好消息是:澳洲人来新西兰旅游就赚了。 ASB高级经济学家Mark Smith也指出,澳大利亚近期就业数据强劲,成为汇率变化的催化剂。澳洲10月就业人数增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The Warehouse宣布“成本重置”计划:会裁员

The Warehouse宣布“成本重置”计划:会裁员

The Warehouse Group今天宣布启动一项全面的成本重置计划,其中包括可能削减总部岗位以节省开支。 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Mark Stirton表示,股东期待“果断行动”,而他正是为此而来。 “我们的战略有两部分:一是立即降低成本以恢复盈利能力;二是继续投资能够强化The Warehouse集团长期实力的领域,例如门店、价格与产品品类。 “这些都是艰难的决定,我们不会轻易提出影响员工的变动。我们清楚这对团队及其家庭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未来几个月,我们将以谨慎与尊重的方式支持员工进行咨询和变更流程。” Stirton表示,该计划会对总部岗位进行重组,但不减少门店一线员工的岗位。 The Warehouse Group发言人表示,目前无法确认受影响岗位数量。 “目前无法确认任何细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谨慎推进,以关怀和尊重的方式支持员工。” 集团同时考虑扩大与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的合作,可能进一步将业务领域进行外包,预计可在五年内减少多达4000万纽币的成本。 宣布成本重置计划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父亲为救儿子不幸遇害

奥克兰父亲为救儿子不幸遇害

距离奥克兰东区夺走一对父子生命的住宅火灾已过去六周。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 如今,家属首次公开讲述当晚经历,揭开父亲为救最小的儿子而不幸遇害的细节。 当时身在雅加达的Yea Seul Park,收到住在奥克兰的妹妹发来的一条信息。 她妹妹与妹夫Jung Sup Lee及两个儿子(13岁和11岁的Ha-il)住在奥克兰。 信息的开头是:“昨晚家里起火了。” “只有大儿子和我逃了出来,Ha-il和Jung Sup没能跑出来。” Park看到后尖叫、哭泣,几乎晕倒。 她随即订上飞往新西兰的航班,经珀斯再转机到奥克兰。 抵达后,她立刻赶往医院探望。看到妹妹和外甥后,她一度感到宽慰。 “但我仍在寻找我的妹夫和Ha-il,希望还有生还的可能,希望消息弄错了,或者是我理解错了。” 10月2日凌晨约2点半,紧急服务人员赶到奥克兰Bucklands Beach的这处住宅。 这家人住在二楼,一楼有一名房客。 Park说,妹妹是被火势惊醒,她试图救出尽可能多的人,但火势过大,只得逃离。 “火灾开始后,Jung Sup冲进火海救儿子。那是妹妹最后一次看到他。 “他一定知道自己可能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The Body Shop重返新西兰

The Body Shop重返新西兰

英国知名美容品牌The Body Shop在停业七个月后正式重返新西兰市场。 新的本地特许经营商已在南岛尼尔森附近的Richmond开设首家门店,并上线了新的官方网站。 这标志着品牌在新西兰的重启——今年4月,The Body Shop新西兰因英国总部陷入财务危机而被迫清算,全国16家门店关闭,约70名员工失业。 彼时,英国母公司的倒闭及其后出售,使新西兰分部失去了财政支持。 原本的本地出售谈判未能达成,最终导致破产清算,债务约为1200万纽币,其中约一半为公司内部借贷。 如今,这个品牌以新西兰本地拥有的特许经营形式重新起航。 公司预计将在2026年起实现自然增长,未来几年计划在新西兰再开设至少两家门店,选址将以客户反馈与市场需求为导向。 英国总部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ke Jatania对此表示,新西兰重新开业是品牌全球复兴的重要一步。 The Body Shop由已故创始人Anita Roddick于1976年创立,以天然美容产品、公平贸易、动物友善等“道德消费”理念而闻名。 Reference: https://www.rnz.co.nz/news/natio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