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免洗消杀产品中的有害成分
新西兰目前正在处于一种疫情上升的阶段,由于各种物体和人体表面消杀产品的需求剧增,供应链跟不上,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反而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产品,号称自己的抗菌能力有多强,配方有多环保,站长不喜欢蹭热点,但是看到丑恶的现象时候总想“打李鬼”让它们现行,不是看别人赚钱眼红,而是为了防止《看新西兰》的读者花了大价钱还买到了名不副实甚至伤害自己的产品。
本文先介绍一个吧,苯酚。英文 Phenol。你会在朋友圈销售的一些号称“无酒精”或者是“医用级”消毒免洗洗手液中发现这个英文字样,看到后,要小心。
苯酚,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是外科手术中最有效、最常见的消毒剂之一。
苯酚是德国化学家龙格(Runge F)于1834年在煤焦油中发现的,故又称石炭酸(Carbolic acid)。使苯酚首次声名远扬的应归功于英国著名的医生里斯特。里斯特发现病人手术后死因多数是伤口化脓感染。偶然之下用苯酚稀溶液来喷洒手术的器械以及医生的双手,结果病人的感染情况显著减少。这一发现使苯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外科消毒剂。
但是,苯酚有毒,有害,不能长期使用。
作为外科手术器械消毒或者是外科手术出现的排泄物、人体组织、体液等使用苯酚一次性消毒效果很好,但如果作为免洗消毒液的成分,每天用上五六次、十几次,实际上是不好的。哪怕是含量微小,只要到了能起到消杀细菌病毒的浓度,对人体健康就有累积的危害。
当然,这些生产奇怪消毒液品牌的人或者在朋友圈推荐的人,说不定会装作很专业的说“抛开含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没错,站长承认,一瓶洗手液里面的苯酚,远不足以致死或者致残。那么,请你们也高抬贵手,不要说“含酒精的洗手液都是耍流氓”。更不要说,自己的产品不含酒精是“高级货”。苯酚很便宜、很便宜;毒性比酒精大很多、大很多。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酚)
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该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