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Uber已卷死!”司机晒收入欲哭无泪,劝退一个是一个

“奥克兰Uber已卷死!”司机晒收入欲哭无泪,劝退一个是一个

“这简直是灾难。”奥克兰一位网约车司机终于坐不住了。过去12个月新西兰就业形势逼人,网约车行业越来越卷。

这位Uber司机晒出了2023和2025年同期的收入单。

和2023年对比 收入少太多

2023年1月9日到1月16日期间,这位司机出门4天赚外快,累计收入$430纽币(具体上线时间不详)。

但在今年1月6日到1月13日期间,5天出门赚外快,上线11小时4分钟,结果只接到8单,累计收入$69.60纽币。

收入最多的一天仅为$27纽币。

还没有计算道路使用费(RUC)等成本,已远低于新西兰最低工资($23.15纽币/小时),还不如去麦当劳打工。

该司机发帖是想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奥克兰现行标准,还是怎么了?

平台”屎化“/被司机骚扰/合规成本提高

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新西兰现在就业背景造成的卷,只是一个因素。

在帖子下面,新西兰网友热烈讨论,总结出许多不同的角度——

从“好用”到“变成一坨屎”,“养-套-杀”平台模式

一位网友说,现在所有平台都是 “enshitification ”的发展模式。

“Enshitification”直译就是“屎化”——是一个新的创造词汇,指从“好用”到“变成一坨屎”的完整用户体验过程。

首先,让终端用户使用过程尽可能便宜、愉快。然后慢慢改变支付方式,让创作者(或司机)获得丰厚报酬。最后,一旦终端用户和创作者(司机)被锁定,所有的利润就会慢慢转移给投资人,让投资人在多年亏损后得到回报。

“从youtube到pinterest,从roblox到steam,现在哪个平台不是这样,Uber也不足为奇,市场一成熟,投资人都会开始收割。”

太多平台一开始都是“好的公共服务理念”,最后变成“没有灵魂的压榨机器”,这个网友说,“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这一切轰然倒塌的那一天。”

屡次被Ubers司机骚扰,所以不搭了


一些奥克兰网友表示,他们现在确实不太使用网约车了。

有女乘客提到了网约车骚扰问题。

“Uber曾是我的主要交通工具,打车上下班、参加社交活动等,每周15次以上。但在遭遇了太多变态司机后,我祛魅了。

“他们要我的电话号码,问我一些隐私问题,说一些骚扰的话,还试图‘取消 ’这次服务,免费亲自送我回家(这样Uber就追踪不到了!),试图碰我等等。

“有个家伙第一天送我回家,然后第二天下午5点就潜伏在我工作的地方,试图成为 “接受我的搭车 ”的那个人。他告诉我,他如何跟踪我公司的社交媒体,找到我的照片,并......乐在其中。

“我现在坐公交了,公交上坐在瘾君子旁边总比被锁在跟踪者的车里好……”

合规成本也在上升

过去12个月,这类网约车服务成本也显著提高。

一是Uber被要求开始直接收取15%的商品服务税(GST)。之前的模式是司机收取全部车费(含GST),自行向税务局缴纳GST,从去年4月1日之后,改为Uber直接代扣代缴GST。

第二个改变是新西兰从去年开始征收电动车(EV)道路使用费(RUC),从2024年4月1日起,道路使用费费率为每1000公里76纽币,另加12.44-13.71纽币的管理费。

政策执行之后,有Uber司机抱怨说,收入一星期又少了100刀

这位在惠灵顿开Uber的小哥说,他的运行成本以前为每公里2纽分,政策变了之后升至每公里10纽分

他抱怨给EV车主的道路使用费定得高了(有人说是因为EV比燃油车重三分之一,对道路损耗高,也有人说这点重量差异对道路可忽略不计)。

“我们(EV车主)支付的费率几乎与柴油卡车相同。重达柴油卡车每1000公里是82纽币。”

其他城市或许没奥克兰那么卷

这位叫Koy的司机小哥情况是这样:他原来在ANZ银行工作,而且超过10年,工作稳定。

后来他考虑到要生孩子,需要家里人能灵活上班,加上对大公司节奏厌倦了,就和太太商量做一个能自己掌控的就业形式。

只有网约车是最容易的。所以他在2021年第一个孩子出生时,辞去工作,买了一辆Tesla Model 3,拿了$8625绿色能源补贴(CCD补贴,现已废止),开上了Uber。

Koy小哥是在惠灵顿开车的。他没想到一开就是三年多了。

2024年1月也就是一年前,他晒了一次周收入,接单量115,收入累计1500多纽币,这里面还没有考虑RUC等成本。

在简单扣税后,除以工作时长,小时工资大约是34纽币。

但如果考虑各项运营成本,充电费、Rego、轮胎损耗、保险等等,则当周的实际净收入不到$1100纽币。

这算是相当好的了,因为在小哥晒收入过程中,实际上一周只拿800的情况也很常见。

我们知道,整个2024年惠灵顿地区经历了惨烈的“政府裁员浪潮”,大几千的岗位被削减,连纽航的业绩都受到波及,公务叫车也肯定大大减少。

因此,今年的数据理论上只会比以前更糟糕。

小哥晒他有时收入不到1000,或者小时工资约31纽币。

如果这个小时工资数还可以接受,是不是越勤奋就赚越多了?

其实是未必的,另一位Uber司机解释说,在新西兰,规定一周开车不能超过70小时,因为考虑到安全因素。

这位司机说,他入行时大约做到30纽币一小时,然后慢慢有经验可以做到35纽币一小时。

不过,这也是大约一年前的行情了。

跑外卖行情类似:消费习惯已变!

值得一提的是,外卖行业和网约车行业,现象是极其类似的。

一位网友是奥克兰Uber Eats送餐的,最近表示:“我骑摩托车做uber eats,以前每天能挣200纽币(工作 5-6 小时),现在同样的工作时间只能挣到80,已经不做了。“

随着Uber Eats费用中食物成本占比越来越低,”订单也是越来越少“。

另一位Uber Eats外卖员说:

现在奥克兰还能怎么挣外快啊……我去年跑过外卖,只够补贴一下房租。但我的车贬值了,所以算下来并不值。

“而且最近,我坐在那里等订单要等很久,根本不值得花这些时间。”这位外卖员留言说。

“唯一好处是可以随时做随时不做。这已经是ubereats唯一的优点了。“这位兼职外卖说。

对此,有奥克兰网友称,外卖服务费用越来越高,逼着消费者也改变了模式

“我以前经常使用新用户优惠,后来这些新用户优惠没了之后,我就买了每月10纽币的东西,这样就能享受到一些优惠,但现在,这些优惠也用完了,没有优惠,就用起来太贵了。我会去试试 doordash,反正就是薅新用户优惠羊毛。”

另一位说,“是的,我以前甚至也订阅过Uber One,每周叫几次餐。现在,如果我用应用程序,只是为了找到我想吃的,然后给餐馆打电话或网上订餐,自己去取。”

新西兰人挣外快五个常见方法


很明显,在当下的新西兰,希望做副业补贴家用的人正在增加

发现君在此总结新西兰五个最常见的挣外快的方法:

1、 跑外卖或网约车司机

优点:工作灵活,想做多少做多少。

缺点:越来越卷,各种隐含费用可能吃掉辛苦钱。

2.   出租房间

优点:躺着数钱。

缺点:好租客难找,需要承担额外开销,长期租客需遵守税务规定。

3.   帮人遛狗

优点:疫情后宠物狗数增加不少,遛狗需求大。同时遛多只收益更高。有设备和资质,专业遛狗价更高。

缺点:低门槛行业,遛狗者需承担狗狗行为责任。

4.  出租停车位或车库

优点:多余的车位或车库,可以出租给他人。奥克兰市中心停车位每周租金高达$70,车库有的每月可赚$200-$300。

缺点:没有明显缺点,但需确保物品安全。

5.  倒腾二手物品买售

优点:经常翻翻衣橱或家中闲置物品,或者倒腾二手物品。新西兰热门搜索包括Nike、Lululemon等品牌。

缺点:拍照、上架、回复买家问题和安排交易,很花时间,还可能遇到骗子,建议预先收款。

Reference:
https://www.reddit.com/r/auckland/comments/1i0xvpo/uber_in_auckland_is_dead/
https://www.nzherald.co.nz/business/personal-finance/tax/uber-driver-road-user-charges-for-evs-will-cost-me-100-per-week-and-im-okay-with-that-but/AGFHFH3GWFF7TAHSNT64RKEBSY/
https://www.stuff.co.nz/nz-news/350371774/five-things-you-can-do-earn-some-extra-cash-side

Read more

男子带全家来新西兰过好日子,因为一件事妻离子散!15年白干了

男子带全家来新西兰过好日子,因为一件事妻离子散!15年白干了

二十多年前,33岁的Song先生和妻子带着4岁的儿子移民到新西兰,是为了一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那时候的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后是自己亲手毁了这个家。 新移民第一次去赌场 移民到了一个新国家,一切都充满挑战,为了养活家庭,Song先生工作很努力。 2002年他开店卖酒,2006年开始做房产中介,赚了钱之后,他们买了房子买了车子,生活蒸蒸日上。不过,早在2003年,一个阴影开始烙向这个家庭——他第一次和朋友去了奥克兰天空城赌场。 一开始,他赌钱不算频繁,一年几次,但从2004年开始,他几乎每天都去。“工作压力、家庭琐事、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让我慢慢转向赌博。我也尝试过其他缓解压力的办法,但还是赌博最吸引我。”他说。他试过不同形式的赌博,线上线下赌场、赌马、赌球等,深陷其中。多年在新西兰的积累,正从Song手上渐渐消失,先是钱、房子、然后是家人、朋友。 多年来,他也不是没有试过戒赌,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2004年,妻子第一次建议他联系新西兰问题赌博基金会,接受心理咨询。他去奥克兰New Market接受过几次咨询,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总理与川普“私聊”

新西兰总理与川普“私聊”

Christopher Luxon 周三晚在韩国,与美国总统Donald Trump进行了约10分钟的一对一非正式会面。 两人谈论的话题轻松随意——高尔夫、新西兰的自然美景,以及Luxon的“头发”。 Trump在见面伊始,称Luxon是个“beautiful man(帅气的人)”,并赞叹新西兰的风景优美。 两人随后谈起高尔夫球场与球员,Luxon还邀请Trump“找个时间来新西兰打球”。 这次小范围晚宴的七位与会领导人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总理等,七人围坐在一张圆桌前,共进超过一小时的晚宴。 在被新西兰媒体问及是否有话想对新西兰人说时,Trump微笑回应: “I like your man from New Zealand.”(我喜欢你们来自新西兰的那位男士。) Luxon则表示,私人会谈的重点是建立“个人关系与信任”,他不会逐一透露细节。 尽管新西兰近期向美国订购了约20亿纽币的军用直升机,Luxon仍认为,美国短期内不太可能调整对新西兰的关税政策。 根据现行规定,美国对几乎所有进口征收至少10%的关税,而对出口到美国多于进口的国家——包括新西兰——则上调至15%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花园棚、车库、小屋建造新规今日实施

花园棚、车库、小屋建造新规今日实施

从本周四起,新西兰房主在自家土地上建造花园棚(garden shed)、小屋(sleepout)、车库(garage)等小型建筑时,将享有更大的灵活度——无需申请建筑许可,并可在更靠近地界的位置建设。 今年8月,内阁通过了相关改革,决定取消10平方米以下单层建筑与地界或其他住宅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要求; 而10至30平方米之间的建筑,则只需与边界保持至少1米距离即可。 在此之前,这类小建筑必须与地界或住宅保持“不少于自身高度”的距离。若低于该距离,通常就必须申请建筑许可。 这些变更通过修改《2004年建筑法》(Building Act 2004)附表1正式生效,今日起实施。 不过,房主仍须确保所有施工符合Building Code及当地地区规划(district plan)相关要求。 政策核心要点总结: 政策项目 内容 生效时间 小型建筑(≤10㎡)退界限制 可紧邻边界,无需许可 2025年10月30日 中型建筑(10–30㎡)退界限制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Luxon炒房一年挣60万不交税!”

“Luxon炒房一年挣60万不交税!”

资本利得税之争演变为个人攻击。 工党领袖Chris Hipkins攻击国家党领袖Christopher Luxon靠炒房赚得比当总理还多。 工党党魁Chris Hipkins开始把矛头直指Christopher Luxon,称他“去年炒房赚得的免税收入,比他当总理的年薪还高”。 Hipkins说,按照工党的资本利得税方案,他本人在Paraparaumu Beach的度假屋也将被征税。 但他强调,这项税收是“公平且必要的”。 税收收入将用于资助一项全民福利——每人每年三次免费的家庭医生问诊。 国家党称工党将“连海边度假小屋也征税”,Hipkins反击称Luxon自己才是“真正的炒房者”。 “如果Christopher Luxon想谈个人财务,那就来吧。” Hipkins说,“他去年卖了四栋房子,免税收入超过60万纽币,比他当总理的工资还多。 “为什么他可以靠炒房赚大钱而不用缴税,而那些每天辛苦工作的民众却要对每一块收入缴税?” Hipkins的发言赢得了在场工会代表的掌声。 Hipkins当天在工会联合会会议上,还承诺如果再次执政,将恢复“公平薪酬协议(Fair P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