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SHEIN衣服在新西兰卖100多纽币,新西兰割韭菜刀法引发热议

一件SHEIN衣服在新西兰卖100多纽币,新西兰割韭菜刀法引发热议
Photo by 2 Bro’s Media / Unsplash

来过新西兰的朋友,想必对这些标志都不陌生。

“100%NZ OWNED& OPERATED”,百分之百新西兰拥有并经营。很多商品和店铺会将这些logo放在显眼位置,表明自己的“高贵身份”。

以100%纯净为宣传点的新西兰,一向是环保、干净的象征,新西兰制造的产品也备受推崇,不少人宁愿多花点钱,也会购买本地产品。

好像无论什么产品,只要是与“新西兰”联系起来,就感觉更环保,更自然,当然价格也更高。

甚至还有人发起挑战,“一整年只买新西兰制造的食物”,支持本地企业。

但是随着信息的逐渐透明化,网络媒体的发展,一系列“黑料”被爆出,很多人开始觉得新西兰制造\经营没有那么“香”了。

新西兰本土精品店“20块的SHEIN卖105”

最近一个新西兰网友在逛街时候,发现了个让他觉得震惊的事情。一件SHEIN的衣服被标价105刀(约460元)。

“每个人都说要支持小商店,支持本地企业。“可重点是这些衣服并不是新西兰品牌,原价应该也都很便宜。“这太疯狂了!想想那些老人在这些小精品店被骗我就来气!”

作为一家快时尚服装品牌,SHEIN以样式多上新快又价格便宜,吸引了很多海外买家,当季新品衣服也不过20刀左右。

中国制造的快时尚,在新西兰精品店摇身一变,丑小鸭变白天鹅,伪装成新西兰制造的衣服,价格倍增。

有网友直言,“我过度支持本地了,新西兰(品牌)是个巨大的骗局,我之前也喜欢买这些本地店的衣服,现在我更喜欢海淘了,加了运费之后还是更便宜。”

“只有标签是新西兰制造”

不只是这样的社区小店,很多知名品牌也是被爆名不副实。这个帖子下,不少人提起了2018年的“WORLD标签门”事件。

一边反对其他品牌在亚洲制造,一边暗搓搓购买亚洲制造的衣服贴自己家的牌子高价售出,这个双标的品牌当时被爆出后引起不少吐槽。

网友讨论的这件事,可以算是扯下了新西兰制造的遮羞布。

WORLD服装品牌的创始人L'Estrange-Corbet是个推崇“新西兰制造”的商人,最看不起在海外开工厂做产品的商家。1989年,L'Estrange-Corbet与前夫Francis Hooper共同创立了WORLD品牌,因其反对离岸制造的立场和品牌坚定的新西兰制造政策而备受欢迎。WORLD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联合国认可的时尚品牌。

该荣誉是在WORLD与联合国合作为其可持续发展目标设计徽标之后获得的。该标志已被印在WORLD商店、网上和联合国总部礼品店的AS Colour T恤上并出售。她在2018年被授予新西兰荣誉勋章,以表彰她对慈善和时尚的贡献。

她经常怼那些在国外开工厂的同行,批评他们舍不得花钱雇新西兰本地工人,吐槽他们不支持本地经济。她自己曾经说过“当一个服装品牌决定在斯里兰卡或孟加拉国生产的那一天,就是他们签署自己的死刑令的那一天。”但是2018年的一件草莓T恤,把她推向了风口浪尖,解开了她的服装品牌隐藏的秘密。

她旗下品牌售卖的“新西兰制造”T恤,被扒出是用孟加拉国生产的T恤和中国制造的布贴组装而成的。

这件衣服上挂着品牌标签,并用法语写着“FABRIQUE EN NOUVELLE ZELANDE(新西兰制造)”。明明就是亚洲制造,还整上了法语,大言不惭写自己是新西兰货。

这件T恤售价还不便宜,卖99刀,大概440块人民币了。

被记者问起是否认为这些T恤会有误导顾客的嫌疑时,老板L'Estrange-Corbe也毫不避讳,让人见证了什么叫语言的艺术和商人的精明。

“这些写着新西兰制造的WORLD服装上的标签的确是新西兰制造,所以这没有什么误导性。”她说。“T恤上也没有写我们的衣服是新西兰制造啊。”

除了这些T恤,他们当时还售卖运动衫(199刀)和腿部饰有亮片的运动裤(199 刀)。每件衣服上的WORLD标签都写着“FABRIQUE EN NOUVELLE-ZELANDE”。然而,找到内缝上的护理说明标签,就会发现T恤来自AS Colour,在孟加拉国制造。运动衫和运动裤也是从AS Colour购买的,在中国制造。

讨论:“亚洲人开的店能叫100%新西兰经营吗?”

除了新西兰制造,大家对新西兰拥有并经营的企业也很疑惑。有网友说自己和一家新西兰公司合作,但是员工都是中国人,“高管员工讲普通话,看起来像亚洲人,他们的英语很流利,交货单也是用中文书写,显然他们都来自中国”。

但是店铺的模特都是新西兰本地人,还会使用一些毛利族裔模特,在商品上都有个标志,写着“100%新西兰拥有和经营”。

这位网友觉得这些公司自称“骄傲的新西兰人”,打着新西兰的旗号卖东西,感觉很不诚实。

“100%新西兰拥有并经营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这样的情况其实很普遍。有网友说,“我注意到最近几年里越来越多的公司打着100%新西兰拥有和经营的口号,销售让我误以为是100%新西兰拥有和经营的产品”。

这篇帖子下,很多网友给出了答案。

首先华人掌管“100%新西兰拥有并经营”的店铺并不稀罕。

“新西兰有庞大的华人社区,也有许多新西兰华人拥有和经营的企业,他们仍然在新西兰,至少有居住权,这算作新西兰人拥有和经营。“这对出口品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营销工具,因为新西兰通常以优质的出口商品而闻名。“例如,许多护肤品都是在这里生产并出口的,但在(新西兰本地)货架上从未见过。”

“新西兰拥有并经营的公司可以销售中国制造的产品,这并不矛盾。

“拥有并经营这一短语基本上毫无意义。”

再者这是个很普遍的营销策略。

“原产地品牌效应。这其实是个营销策略。“有许多中国企业从事这种业务,既有进出口业务,制作销售各种各样的产品。”

“新西兰”光环还能撑多久?

健康、环保、高质量等因素确实很吸引人,但是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很多人的排序发生了变化。

最后现在越来越多本地人不再盲目支持本地企业,而是去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了。“我早就放弃支持本地企业和所有骄傲的新西兰制造的垃圾了,除非他们的价格更便宜。“在这种通胀环境下,最便宜的才能获胜。”

我已经放弃支持本地化,高价格、糟糕的客户服务让我受够了,我其实可以从AliExpress等线上网站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产品。”

很多居住在新西兰的华人,不少有从中国海淘物品的习惯,会从中国购买性价比高的产品。而另一边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依旧只愿意为“100%新西兰制造”的商品买单。

Read more

新西兰政府“强行划地”,美国夫妇无奈出售农场

新西兰政府“强行划地”,美国夫妇无奈出售农场

美国夫妇Curt和Tricia Zant于2015年移居新西兰,买下一个农场。 他们原本打算常居于此,将子女也接来,但现在却不得不卖掉农场。 自家农场突然成“保护地” Zant夫妇在2015年获得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批准,购买了位于霍克斯湾的Waimoana农场。 这是一座494公顷的牛羊牧场,位于Kairakau附近的太平洋沿岸,东临Waipawa。 2021年,霍克斯湾地区议会将Kairakau海岸线(包括部分Zant夫妇的农场)划定为“杰出自然景观”,对这些地区施加了一定的开发限制。 杰出自然景观(Outstanding Natural Feature, ONF)指的是新西兰规划法规中,具有特别重要地质、景观或文化价值的自然区域。 地方议会认为Kairakau海岸线属于ONF,理由是该地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是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并且这里有重要的毛利考古遗址,在文化上具有重大意义。 ONF的限制意味着这片土地的开发和使用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多次申诉均败诉,决定出售农场 Zant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对他们的财产权构成了侵害,可能降低农场的市场价值。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女子扒出前夫新欢OnlyFans账号,把照片一顿猛发

新西兰女子扒出前夫新欢OnlyFans账号,把照片一顿猛发

情敌之间会有多大的仇恨? 最近,新西兰陶朗加发生一起较为极端的案例,最终两败俱伤。 陶朗加一名女子A和前夫育有孩子,但二人关系极为恶劣,在家庭法院持续发生纠纷。 后来,前夫娶了一位新妻B,A对此心存不满,展开了报复。 她设法获取了B在OnlyFans上的裸露照片,并将这些截图发送给前夫及B的家人、朋友,其中包括一些年长的亲属。 这些人此前并不知晓B在OnlyFans上的副业。 OnlyFans是一个付费订阅的视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订阅观看创作者发布的独家内容,B就在上面发布内容赚钱。 当B发现自己的私密照片被公然传播时,她受到了严重打击。 她立刻更改了OnlyFans的用户名及关联的社交媒体信息,试图减少进一步的影响。 她在法庭上的受害者陈述中表示:“当晚我知道她把这些照片发给别人后,我真的想去死。 “她不仅把这些照片发给了我的家人,还发给了我丈夫的家人、我们的朋友,然后又有人把照片继续传播。” B控诉道,这让她失去了家人朋友的信任,甚至连她的父亲都不再愿意和她交流。 她原本是通过OnlyFans赚钱补贴家用,但如今她无法再以这种方式维持收入。 案件进入法庭后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4年换3国来到新西兰,工作不顺,移民全家哭着准备回国

4年换3国来到新西兰,工作不顺,移民全家哭着准备回国

47岁的Luis Silva和他的家人在过去4年里已经搬了3次家,每次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 一路颠簸,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安顿处。Silva来自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他形容那里是一个“充满犯罪的地方”。 “当我们到达新西兰,一切都改变了” 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他带着家人先是搬到了马耳他,然后又去了葡萄牙。在葡萄牙,Silva曾经营一家小型汽车清洁公司,但资金渐渐枯竭,同时他的两个孩子在学校遭受“严重欺凌”。 后来,Silva找到了一份新西兰认证雇主提供的工作机会。根据当时的介绍,这份工作让他可以继续从事同一行业,每月收8000纽币,并有望在几年后申请居留权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当我们到达新西兰,一切都改变了——孩子们第一次感到安全、开心,像是在家一样。”Silva说。 从希望到失望 Silva表示,他的雇主支付了申请认证雇主工作签证(AEWV)的费用,但他们为了移居新西兰,损失了大约6万纽币财物。 “我们在葡萄牙的所有东西要么卖了,要么扔了,搬到这里开始新生活。但当我到新西兰后,实际拿到的薪资只有承诺的一半,然后不到一年,我就被解雇了。” 2024年8月,S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法通过:老板在新西兰欠薪可判刑

新法通过:老板在新西兰欠薪可判刑

《刑事法(雇主盗窃)修正案》(Crimes (Theft by Employer) Amendment Bill)于周三晚间在国会完成三读表决。 这部修正案定义了什么属于雇主“盗窃”员工收入,并将其入刑事罪。 新法案修订了《1961年犯罪法》,明确规定不支付员工工资属于盗窃行为。 该规定将针对那些欠薪并故意不支付给员工的雇主。 这包括在雇佣关系中非法扣留工资、薪金及其他货币权益。这一变动将为员工提供明确指引,表明他们有权获得应得的报酬,并且这一权利在法律中已有清晰规定。 修正案新增第220AA条。新条款规定,雇主故意不向员工支付与雇佣关系相关的任何欠款属于盗窃行为。 如果雇主是个人,最高刑罚为1年监禁、5000纽币罚款,或两者兼施,非个人的其他情况下最高为3万纽币罚款。 该法案由工党作为个人提案提出。 尽管国家党和行动党反对,但由于新西兰优先党投下赞成票,最终以63票对60票获得通过。 法案通过后,新西兰最大工会之一NZCTU表示“激动”和欢迎。 工党议员在国会辩论环节称,过去如果雇主窃取员工工资,受害员工需要经过一套复杂的法律程序来申诉,过程繁琐性往往令员工望而却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