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上当经历

a-story-of-internet-fraud
加拿大网友投稿,站长认为这事情在新西兰也会出现,所以放过来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曾与骗子打过交道,当然,所谓交道,基本都是对方发来某个中奖邮件或信息被我无视,或是电话接通后对方刚踌躇满志讲第一句话就被我挂断。到温哥华后,也收到很多次骗子电话,内容稍微洋气了一点,开头总是“这里是中国领事馆,您有一份包裹待领取……”,由于手法太拙劣,我听到这儿就听不下去了,立刻挂断。基本上电话转来转去最后收到的信息雷同:你的身份被盗用了,你卷入了毒品/金融诈骗/走私/……交易,为了证明清白,你需要将全部银行账户资金转入XXXX账户……感觉换汤不换药,没创意。以前我对于会被骗子骗到这件事总觉得不可思议,这么拙劣的手段居然也有人中招,智商捉急啊。但没想到自认为智商一直十分在线的自己,也有一次不幸中招,事情虽已过去一年,损失也不是很大,但回忆起来仍然有种智商突然掉线的羞耻感。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我突发奇想要登陆北美著名大超市Costco的网站,看一看有没有什么新出的coupon。飞速输入网站,一点回车键,Costco那熟悉的页面展现在眼前。真是来得早不如来的巧,突然跳出一个有关于Costco服务评价的问卷调查,我一看问题不是太多,还会有小礼品,就决定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把五道选择题选好了,然后点了提交。提交后不到一秒钟,又跳出一个页面,说明为了答谢提交问卷,可以选择一个优惠或者免费的赠品。我看了一下,好可惜诶,有一个赠品是以29刀的价格买mini iPad3,已经sold out了,其他赠品都不是太吸引我,除了一个面部精油套装,全免费,只需要支付邮寄费用即可。我突然想起国内有那种赠品免费,邮费上百的骗局,心中警铃响了一响,准备一会儿提交时如果赠品邮费很高,就取消。要说网站设计的还挺贴心,我把地址确认后,邮寄费用就出来了,8美刀,从美国邮寄过来8刀,不算贵啊,我放心了。精油套装标着零售价99刀,我还特意又上这个精油品牌的官网查看了一番,貌似评价也还不错呢,这么看付8刀邮费,不亏。又再三确认了一下选择精油套装的条款,没有运费以外的任何附加费用,然后愉快的填好信用卡信息提交了订单。几乎在提交后的下一秒,手机就收到一条扣款信息,10加元还有小零头,我没太在意。邮箱里很快也收到了一封确认订单的邮件。一切都与我以前在不同网站上购物的流程差不多。我愉快的关闭了页面。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我突然想起我登录Costco网站要查coupon的事儿还没做呢,又顺手点开了另一个浏览器准备查看。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要不是顺手点了另一个浏览器,搞不好还发现不了被骗一事。因为是另一个浏览器,Costco的网站需要再输入一遍,我就又飞速输入了一遍,点回车,这一次没有再跳出问卷调查,我还想设计还满贴心的,知道我已经答过一次了。但点开了几个页面看了看之后,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异样之感,总觉的这个Costco网站与我刚才答问卷的那个Costco网站说不出有点什么不一样。我又打开之前用过的浏览器,找到地址栏记录的地址,点击,页面展开,问卷调查又跳出来了。我心里一惊,仔细对比两个网站,愕然发现,有问卷的这个网站的网址是Costca,天啊,一个字母之差,我遇到李鬼了。呆坐了5秒钟,我赶紧致电银行,要求挂失信用卡,然后又讲述了一遍之前的下单经历,询问银行方面能否取消这笔交易。银行客服倒是态度很温和,告诉我这样的诈骗事件时有发生,我立刻挂失卡片,避免了更多的损失。但这笔10刀的预授权已经给出,由于不是被盗刷所以无法直接追回,需要我先联系商家,看看能否对方取消我的订单,如果对方拒绝,再联系银行做申请,尝试追回该笔款项。我听完后觉得说的也有道理,应该先联系商家看看。于是结束与银行的通话,马上发了一封邮件给商家,这个商家自然不是冒牌costco的costca,而是提供精油赠品的商家。我按照收到的订单确认邮件里的邮箱地址发了一封邮件过去。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订单确认邮件里的联系方式和邮箱地址,与官网上是一致的。所以我略作思量,并没有在邮件里提李鬼网站云云,只是说不到一小时前,我曾下过一个订单,现在我申请取消这个订单。邮件写好发出后,我松了一口气,觉得最惨不过是损失10刀邮费,当付学费了。

事实证明,我还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 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先收到了商家的一封确认订单取消的邮件,心里窃喜了一下下,以为这个事情就了了。但收到这封邮件后过了不到一刻钟,我又收到另一封邮件,差点一口血喷到键盘上。这封邮件是什么内容呢,是说我之前曾申请了一份免费赠品,由于对该产品很满意,申请了该产品的定期送达服务。我们很荣幸您选择我们的产品,也很高兴为您提供每月寄送产品的服务,预计每月将从您此前登记的信用卡中扣款129美元云云。

愤怒与急痛攻心之后我冷静下来,又再次致电银行。这次我也不准备要回那10刀邮费了,更严重的事情是我要确定这个无良商家无法每个月从我的信用卡里扣款。又把我愚蠢且悲惨的经历讲了一遍,银行客服的态度仍然很和蔼,保证我的卡已经挂失了,任何商家都无法再从该卡上划款。我略微有些安慰,而后马上愤怒的写了一封邮件,向精油卖家表明我不要赠品了,不用给我寄!我也从未订购过按月送货的服务!半个小时后,收到了一封邮件,其内容十分让人愤怒。讲了两点,一是赠品已经进入物流环节,无法取消;二是我索取赠品就默认日后会按月订购产品,上一封邮件只是提醒,实际货品寄送事件以寄出通知为准。这封邮件的第一点还算是答复了一个问题,但第二点就完全驴唇不对马嘴,而且摆明了一幅坑人的嘴脸。怒向刀丛觅小诗,我又急又气文思如泉涌,马上回复了一封更加义正严辞的邮件。但直到第二天,也没有收到回复。第三天,周日上午6点,一阵电话铃声将我吵醒,一看号码是从美国打过来的,按掉没理。过了几分钟,又响。难道真有事儿?我清醒了一些,接通电话,居然是无良商家,叽里呱啦讲了足有五分钟,自我介绍就用了三分钟,但核心内容只有一点,无论是赠品订单还是月购订单都无法取消,因为他们已经备好货了。WTF,那一瞬间,我真是痛恨自己的半调子英语,抗议得十分无力。

挂了电话,又煎熬了几个小时,看已经上午10点了,我打电话给一位本地朋友,祥林嫂一般的将我的上当经历以及后续与无良商家的沟通情况讲述了一番,隔着电话我都能感觉到朋友在那头憋着想笑,说实话,我在愤怒之余也挺哭笑不得的。朋友告诉我一般这种情况,信用卡注销了,对方无法从卡上扣款,就不会再给我发货。所以那个月购不需要担心,但10刀邮费估计就当缴智商税了。我总算安心了不少。

半个月后,我居然收到了赠品。当时我出差在外,同事帮我代收了,所以我的拒收计划也没有实现。拿到包裹打开,一瓶模样很正常的精油,貌似质地也还可以,而且说实话,单凭包装,也对得起10刀邮费。而这样一款产品,如果摆在商店里,我未必不会考虑买。但是何不踏踏实实做生意赚钱,非要用这种手段呢?我有些替这款产品惋惜。对了,那个李鬼网站,我第二天再试图登录的时候就发现它消失了,也不知道如我一样上当的人有多少。

Anyway,回想起这段上当的经历,我深刻认识了一个早就认识,但居然自己还会违背的真理:人不能贪小便宜啊!!!祝大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能瞪大眼睛避免上当,骗子这一古老的行业,不分国籍。

a-story-of-internet-fraud

image source: pixabay

Read more

工党新承诺:新西兰要建“主权财富基金”

工党新承诺:新西兰要建“主权财富基金”

今天,工党公布了其首项重大经济政策:建立“新西兰未来基金”(New Zealand Future Fund)。 这一政策的宣布标志着工党开始了新的承诺:为了2026年的大选。 基金运作机制:独立治理,专注本土投资 工党领袖Chris Hipkins今天表示,设立“新西兰未来基金”,是工党推动全国就业稳定的第一步,将引导更多资本流向本土企业,扩大工人机会。 “新西兰人富有创造力和资源,但多年的投资不足导致太多优秀的本土创意得不到支持,而我们创造的财富却流向海外。”他在政策发布会上强调。 根据工党政策文件,该基金将由新西兰超级基金监护人(Guardians of the New Zealand Super Fund)独立管理,作为独立投资工具运作,类似于“Elevate NZ风险基金”。 财政部长将作为唯一股东,通过“期望函”设定广泛目标,但无权干预具体投资决策。 工党计划将部分国有资产的股息收益汇集,并重新投资于本土企业和基础设施,以创造稳定就业机会。 而该基金在整合现有商业性国有公司时,资产不得出售,但管理者可利用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借款数亿新元用于本土投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男子山里被熊袭击,“下次还去”

新西兰男子山里被熊袭击,“下次还去”

一位32岁的新西兰男子Billy Halloran,最近在日本一座山下慢跑时,遭到黑熊袭击,手臂被咬断,小腿也被抓伤。 跑步遇到两只熊 Billy来自奥克兰,刚刚完成人生中第一场111公里超级马拉松,状态很好。 这天他只是出来轻松跑个8公里恢复,跑到第4公里折返时,突然在前方20米处看到两只体重至少60公斤的亚洲黑熊。 “哦糟了,”他心跳瞬间加快。 Billy之前在日本山林跑了好几年,从没真正遇到过熊。 他慢慢往后退,以为熊已经离开小路,但其中一只突然调头冲了过来。 “啊,来真的了。”Billy想。 他本能地大喊,试图吓跑熊,同时用右手护住脸。 但熊速度太快,下一秒就扑上来,狠狠咬住他的右臂,手臂的骨头瞬间被咬断。 他被撞倒在地,熊又朝他的小腿抓过去,锋利的爪子刺进小腿肌肉。 “然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它突然退开了。”Billy说。 他满身肾上腺素地站了起来,低头看到小腿在流血,而手臂已经完全变形,只靠雨衣的支撑吊着。 紧急送医做了三次手术 他转身拼命跑,单手拨打电话给妻子。 “她刚接起来,我就吼:‘快开车来!我被熊咬了!手断了!’” 幸好事发地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上千奥克兰家庭像这家一样南迁,“一年就买大房子”

上千奥克兰家庭像这家一样南迁,“一年就买大房子”

基督城因为房价更便宜、空间更宽敞、又离大自然很近,最近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基督城在过去十年吸引了大量年轻家庭,儿童人口增长12.1%。 Stuff采访了三户搬家的人家,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找到幸福新生活”了,还是有点后悔。 “我完全不想搬回去” Ali Shahbaz和他的家人2022年从奥克兰搬到坎特伯雷。 当时他们在奥克兰北岸的房租涨到了每周750纽币,他决定不再硬撑。 搬家前他就开始找基督城的工作,后来干脆接受公司裁员补偿,直接举家南下。 “我一来就喜欢上这里了。”Shahbaz说。 搬来不到一个月,他就在坎特伯雷大学找到了一份工作。 租了一年房子后,他买下了位于Rolleston的一栋新房,开车30分钟就能进市区。 “这是一个三房一卫、400平米地的房子。这笔钱在奥克兰只能买一间一居室公寓。” 他和伴侣有三个小孩,他觉得基督城交通不那么拥堵,孩子骑车上学更安全,学校质量也不错,大学设施齐全。 而且,滑雪场离家90分钟车程,生活节奏舒服多了。 “很多人对基督城有偏见,”他笑着说,“他们只会提地震和天气。但我觉得比奥克兰好多了,这里干燥得多。奥克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通胀率达3%,“降息时间不会太长”

新西兰通胀率达3%,“降息时间不会太长”

新西兰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底,新西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0%。 这一涨幅高于6月底时的2.7%,并处于央行年通胀目标区间(1%至3%)的上限。 推动通胀的最大三大贡献因素分别为: * 电价上涨11.3%(对年通胀贡献10.1%) * 租金上涨2.6%(贡献9.2%) * 地税上涨8.8%(贡献9.2%) 这三项支出约占CPI权重17%。 其中,年度电价涨幅达11.3%,为上世纪80年代末电力市场经历重大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 今年租金上涨2.6%,为四年多来的最小年涨幅。 地方政府地税则一直是年度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 而药品、通讯设备以及汽油价格在过去一年内均有所下降,对总体通胀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新西兰对比其他国家如下: 通胀率再次上升,意味着新西兰房主能享受的低息时间会缩短。 Infometrics首席预测师Gareth Kiernan预测,当前利率下降预计将是短暂的,从2026年底开始,利率将再度上升,以将货币政策回升至中性水平。 Reference: https://www.nzherald.

By rya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