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市中心知名华人餐厅关门,”太伤感了“

1994年开业的新西兰老牌粤菜餐厅——龙舫餐厅进入清算。
消息传来,无数华人移民唏嘘不已。

这个承载了许多新移民和留子们回忆的地方,成为奥克兰CBD“沦陷”的一个新例证。
龙舫自1994年起在奥克兰市中心Elliott St营业,以粤菜为主打。

如今却因欠债近140万纽币,于近日进入清算。
今年7月,该餐厅正式进入清算,结束了31年的餐饮服务。
清算人Grant Reynolds在首份清算报告中指出,餐厅关闭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新冠疫情影响、经济环境恶化、运营和合规成本上升,以及拖欠房东租金。
报告显示,目前仅确认餐厅拥有一辆价值29,294.67纽币的车辆,以及价值16,369纽币的设备。
餐厅目前欠债权人总计1,396,717纽币。
其中大部分债务(106.8万纽币)欠给房东。
此外,优先债权人包括员工索赔53,743纽币。
还有欠税务局(Inland Revenue)的GST和PAYE税款84,864纽币。
非优先无担保债权人方面,另欠税务局313,853纽币,供应商及其他债权人13,864纽币。
清算人已向餐厅董事索取公司记录,并从银行、债权人、会计师、律师等外部来源收集其他记录。
龙舫餐厅位于Elliott St购物中心的Atrium,房东据报为已入籍新加坡的亿万富翁丁福如(Furu Ding)旗下的NDG Asia Pacific Limited公司。
丁福如旗下企业在奥克兰还有其他投资。
2012年,丁以5300万纽币购入原皇家国际酒店所在地(106 Albert St),计划建造一座52层高的住宅楼,号称新西兰最高住宅楼,仅次于天空塔(Sky Tower)。
该项目虽已获得资源许可(2022年获批43层混合用途大楼许可,有效期至2029年),但尚未动工,一直用于停车场。

像这样买了地,然后未能如愿开发的项目,如今在奥克兰CBD可谓比比皆是。
比如,皇后街304-328号的一块黄金地块空置近十年,然后于近日重新挂牌出售。

该地块靠近Aotea Squar,2026年初市中心铁路(City Rail Link)开通后,这里将成为全国最繁忙的火车站。
然而,地块过去因融资问题未能开发成功,如今只能再次转手。
Albert St和Federal St之间还有一个有地块,面积4371平方米,由新加坡Kum家族拥有。建筑物大多被拆除,地块被铁丝网围栏隔离,长期空置,杂草丛生且有涂鸦。

还有前奥克兰星报(Auckland Star)地块,位于Fort St和Shortland St之间。自1989年拆除星报办公室后,36年来一直作为地面停车场使用,开发潜力未实现。

2014年恒创投资集团(Heng Chuang Investment Group)以2600万纽币购入,但开发计划未推进。专家认为住宅或办公项目在该地块均不具财务可行性。
甚至连bungee jump这种空地上的旅游景点都没能幸免。

这块地是奥克兰原皇家酒店旧址。Chase公司拆除了这家酒店,但后续项目也黄了。
还有附近的Federal公寓计划(Federal St 65-71号)最终也未能实现。
这里曾规划兴建一座巨大的铜色公寓楼,但最终未能落地。

试想:如果上述项目能有一半得以推进,那么像龙舫这样的餐厅何愁没有客源?
有Kiwi网友提出,新西兰应该征收“土地税”,以打压这种土地囤积现象。
网友批评这次中餐馆清算,房东方在债务清偿中获得优先权,挤压了员工和纳税人的权益。
“如果实施2%的土地税,每年可为带来超过100万纽币的收入,同时激励土地所有者加快开发,带来经济效益。”
今年早些时候,奥克兰市长Wayne Brown曾在龙舟餐厅拍摄了一段社交媒体视频,鼓励市民为奥克兰市议会年度计划提供反馈。

视频中,Brown戏称一名提交反馈的市民将赢得餐厅的“美味中餐”。

餐厅随后在脸书上表示,欢迎市长的到访是“荣幸”,并感谢其支持,称这是在庆祝正宗中餐风味和本地餐饮文化。
也有网友在问,为何会欠下超过100万的房租,似乎和一般的商业逻辑不太符合。
“很快,新火车线路就要开通了。”一位网友留言说。
“女士们先生们,请在本站下车……什么也没有看,因为市中心已经关门了。“新的火车站停靠点——但什么都看不到了……”
Reference:
https://www.stuff.co.nz/business/360788071/auckland-restaurant-dragon-boat-goes-liquidation-after-31-years
https://www.nzherald.co.nz/property/property-insider-dire-state-of-auckland-cbd-real-estate/DTAQ7VPH4ZERBKLWZMNOGGQG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