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尖锐批评总理:新西兰的经济复苏措施不如邻国

总理强大的商业咨询委员会向她传达了一个尖锐的信息,即在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方面,澳大利亚比新西兰做得更好。
委员会主席、恒天然首席运营官Fraser Whineray表示:“澳大利亚目前正在协同优化新冠后民众福祉和经济复苏,其效果好于新西兰。”“如果我们不将最优秀的团队投入到复苏和改革中去,和最具可比性的国家相比,我们会面临更大的滑坡,并失去更多最宝贵的资产——我们的人民。”
这不仅会让年轻一代承担更大的债务风险,还会让新西兰成为一个不太适合居住的、幸福感大大降低的地方。
Whineray告诉英文《先驱报》,虽然新西兰在处理新冠疫情的具体医疗问题上做得很好,但“在福祉问题上,我们落后了”。
该委员会在上周五Whineray发给总理的一封“总结信”中敲响了 “警钟”,委员会在9月19日大选前正式解散。
自4月初以来,该委员会一直在推动Ardern建立一个组织,以效仿澳大利亚总理Scott Morrison领导的强大的全国新冠协调委员会,并告知她,咨询委员会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相反,委员会建议,成员的能力,以及许多其他商业领袖的能力,将对新西兰的未来最有价值。
相反,政府提出成立一个基础设施集团和一个拟议的实体,由学者、工会、官员、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组成。
Whineray在信中表示,成立一个复苏特别工作组和改革委员会,将是“对新西兰日益上升的国际声誉的一次勇敢的妙举”。“在疫苗将我们从太平洋的孤立中拯救出来之前,我们可能还需要一年的时间,但我们复苏经济的方法似乎远远不及塔斯曼那侧的国家做得好。”
“我们特别提到2020年3月25日成立的澳大利亚全国新冠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由Fortescue Metals前首席执行官、珀斯机场现任主席Neville Power担任主席,并得到由Greg Combet、Jane Halton、Paul Little、Catherine Tanna和David Thodey组成的执行董事会的支持。高级官员如Phil Gaetjens和Mike Pezzullo也是成员。该委员会正通过企业对企业和企业对政府的网络展开工作,以释放资源,突破瓶颈,解决问题,使澳大利亚的企业和社区得到支持。
Whineray写道:“展望未来,由于澳大利亚即将进入下两个阶段,它似乎走在了前面。”“我们可以选择坚持当前的战略,或者寻求新的方式。为了避免公共部门将政府持有的新西兰资源错误配置给非核心活动和低生产率的公共部门,我们非常需要强大的企业加入进来,与中央政府一起行动。”
上周五,英文《先驱报》报道,Ardern的商业咨询委员会即将结束短暂的工作,以帮助实施Robertson的计划。
总理在新西兰商业联合会BusinessNZ的预算案后发布会上表示,她计划“摆脱选举前的休眠状态”。就在她发表上述言论的同一天,咨询委员会向她发出了“总结信”。
Ardern接着说,在封锁期间,她曾就正在讨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跨塔斯曼’Bubble’征求过一些成员的意见。
在4月7日的视频会议上,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倡导和建议:
- 福祉是由经济支撑的。福祉的最优化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的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另一个是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害对民众长期幸福的影响;
- 提高卫生技术和边境管控。将更强大的技术和能力引入四个关键的公共卫生领域,包括检测、追踪、建模和更严格的边界控制,在不影响临床医疗的情况下复苏经济,造就福祉;
- 根据现有的《健康与安全法》(Health and Safety Act)重启经济活动。根据现有的HSE法规和重启经济活动的建议顺序,使不同警戒级别有更多的经济活动(公共的和私人的)重启;
- 关于企业的经济复苏和改革。建议与商业复苏特别工作组和改革委员会一起,进行真正的、大规模的公私部门合作;
- 加大贸易投入。要重视贸易,在新冠之前民族主义曾有很明显的上升趋势。尽管规则越来越不确定,但企业和政府需要在贸易议程上非常努力,尤其是考虑到国际旅游业对新西兰出口收入的损害。
委员会早些时候曾计划在3月6日的会议结束后终止工作,但后来因新冠疫情而延长了工作。
委员会成员包括:Whineray,Peter Beck(Rocket Lab),Barbara Chapman(Independent Director),Jacqui Coombes(Bunnings),Anna Curzon (Xero), Andrew Grant(McKinsey),Miles Hurrell(Fonterra),Bailey Mackey (Pango Productions), David McLean (Westpac), Joc O’donnell (HW Richardson), Gretta Stephens (Blue/NZ Steel)和Rachel Taulelei (Ko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