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一代人以来”建筑法规最大改革

新西兰政府于周一宣布“一代人以来”建筑法规的最重大改革。
建筑与建设部长Chris Penk称,此举将大幅提升新西兰的住房和基建建设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行业生产力。

Chris Penk在发布会上表示,过去40年间,建筑技术不断进步,但新西兰行业生产力几乎停滞不前,“审批缓慢”是关键原因之一。
“新西兰的缓慢审批系统拖延了项目进度并推高了成本,导致在本地建造一栋独立住宅的费用比澳大利亚高出50%。”
他说,“我们必须打破阻碍,加快新房与基建的交付。”
他认为,2004年的《建筑法》是对上世纪初“漏水房危机”的合理回应。
但如今政府要“把钟摆从过度监管拉回平衡点”。
目前,地方议会在建筑许可或验收中一旦签字,可能会因缺陷而承担“连带责任”。
这意味着如果开发商或建筑公司破产,地方议会和纳税人往往要“背锅”,承担高额修复费用。
Penk举例称,2015年皇后镇Oaks Shores公寓楼业主委员会就因防水缺陷提出1.6亿纽币索赔。

新制度将引入“比例责任制”——即各责任方仅对自己完成的部分负责。
新西兰政府还在研究强制职业责任保险与住房保修制度,类似于澳大利亚的做法,以进一步保护业主。
新西兰与国际的比较:
- 澳大利亚模式:新西兰正在研究“职业责任保险(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和“住房保修(home warranties)”,可能最终会效仿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大多数州要求新房必须附带 6–10 年的结构性保修期,开发商必须购买保险以覆盖潜在缺陷。这为购房者提供了额外保障,也分散了风险。
- 英国与加拿大:都有“十年建筑缺陷保险(10-year building defect insurance)”的机制,避免业主长期维权无门。对比之下,新西兰目前几乎没有统一的保险/保修制度,导致责任常常落在议会和纳税人身上。
另一项重大改革是允许地方议会自愿合并建筑许可审批职能(BCA)。
目前,大部分建筑许可机构(Building Consent Authorities,简称BCA)由地方议会负责,业内普遍认为机构过多导致标准执行不一致。
“目前全国有66个BCA,标准执行不一,建筑商可能因同一份文件在一个地方议会获批,却在相邻地区被拒。”Penk表示。
合并后,地方议会可以共享建筑检查员和IT系统,节省资源,并把节省下来的成本让利给纳税人。
许多地方议会已主动要求这一变化。
合并BCA(建筑许可审批机关)能提升一致性,但地方议会之间资源差异大,小议会是否愿意让权、共享人员与IT系统,仍有一定挑战。
据媒体报道,未来新西兰不排除将有私人性质的BCA。
今年5月,《The Press》曾报道,位于基督城的Building Consent Approvals Ltd成为新西兰首家获全国范围认可的私人BCA。
在此之前,所有许可机构均为地方议会或政府机构(如Kāinga Ora的 Consentium)。
新西兰政府计划在2026年初向国会提交法案,以落实上述改革。
Reference:
https://www.stuff.co.nz/politics/360794963/building-consent-overhaul-most-significant-generation-minister-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