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变燃料,新中两国华人科学家联合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氧化碳变燃料,新中两国华人科学家联合取得突破性进展
奥克兰大学化学科学系高级讲师王子运博士(左)和博士后研究员毛羽博士。 Photo: RNZ / Yiting Lin

近日,奥克兰大学化学科学系的华人科学家联合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在变废为宝、把让世界各地愁眉不展的二氧化碳转变为燃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sation)的报道表示,作为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近年来持续上升,减少化石燃料消耗成为当务之急。

而现在,新中两国科学家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作为运输燃料、储存电能以及减少石化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潜力。

CO2 converting system
奥克兰大学实验室二氧化碳转换的部分设备。 Photo: RNZ / Yiting Lin

领导该课题的高级讲师王子运博士介绍说,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的理念由来已久,但转换过程的稳定性一直是个难题,而这个新中团队联合研发的设备可以连续运作5000小时以上,具有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这一成果,还在1月底登上了权威科学杂志【自然】(Nature)。

“现在汽车最大的问题是石油不能再生,如果我们能让燃料可再生,是不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汽车还是汽车,加油站还是加油站,但是燃料可再生,”王子运说。

“基于这个思路,我们把燃料燃成二氧化碳,再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就可以解决问题。与其把所有车变成电池车,10年之后还要面对废旧电池的问题,不如我们尝试把二氧化碳重新转换。”

WANG Ziyun and MAO Yun working
毛羽(前)和王子运在奥克兰大学的实验室。 Photo: RNZ / Yiting Lin

他说,此举对新西兰的意义尤其重大,因为新西兰离很多化学品的供应地都很远,比如出产石油的中东,所以受供应链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与其他国家一样,新西兰也拥有二氧化碳。

“现在我们觉得二氧化碳是一个威胁,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威胁,为什么它不可能是一个财富呢,”王子运说。

此外,科学家们还在这个过程中对废旧的铅酸电池进行了利用。他们从中提取铅,然后将其转化为催化剂,用以帮助二氧化碳向甲酸的转换。

“电池处理一直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事情的严重性,但是当(电动汽车的)电池回收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变废为宝,” 王子运说。

他说,目前的实验是用纯净的二氧化碳进行的,但是可以探索未来是否能够直接从空气或者烟道系统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后通过他们的电能设备,对其化学性质进行转变,从而产生甲酸,甚至其他燃料。

Auckland University, senior lecturer, WANG Ziyun.
王子运说,他希望更多年轻人和科学家能投身研究和转化二氧化碳的领域。 Photo: RNZ / Yiting Lin

“哪一天真的这个事情能够实现的话……需要开车的时候,这个二氧化碳可以在家里捕集,变成燃料,充到车里,”王子运说。

此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博士后研究员毛羽博士说,目前团队还在进一步尝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燃料,比如乙烯或乙醇。

“现在计算机模拟越来越发达,我们在尝试用计算机模拟或者机器学习的技术,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就能够设计出一些可能性能很高的催化剂……这样我们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毛羽说。

王子运说,目前实验室已经与新西兰本地的公司进行合作,希望继续开发二氧化碳利用的方法。

WANG Ziyun delivering sample
王子运在”进样”,即把实验产物注入色谱仪,通过色谱来分析产物成份。 Photo: RNZ / Yiting Lin

对于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王子运说这对于参与了这个项目的新中两国的导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他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更好地理解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东西。

“二氧化碳的问题能受到社会的广泛认识和报道,可能会吸引年轻人和学生投身于这个领域,”他说。

“其实二氧化碳不是一个那么难解决的问题,大家非要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解决,要增碳税、讨论每个国家的碳排放,为什么二氧化碳非得是一个问题,而不是机会呢?我们想要做的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事情。”

* 本文首发于RNZ中文,作者:Liu Chen,根据授权转载。

Read more

男子带全家来新西兰过好日子,因为一件事妻离子散!15年白干了

男子带全家来新西兰过好日子,因为一件事妻离子散!15年白干了

二十多年前,33岁的Song先生和妻子带着4岁的儿子移民到新西兰,是为了一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那时候的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后是自己亲手毁了这个家。 新移民第一次去赌场 移民到了一个新国家,一切都充满挑战,为了养活家庭,Song先生工作很努力。 2002年他开店卖酒,2006年开始做房产中介,赚了钱之后,他们买了房子买了车子,生活蒸蒸日上。不过,早在2003年,一个阴影开始烙向这个家庭——他第一次和朋友去了奥克兰天空城赌场。 一开始,他赌钱不算频繁,一年几次,但从2004年开始,他几乎每天都去。“工作压力、家庭琐事、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让我慢慢转向赌博。我也尝试过其他缓解压力的办法,但还是赌博最吸引我。”他说。他试过不同形式的赌博,线上线下赌场、赌马、赌球等,深陷其中。多年在新西兰的积累,正从Song手上渐渐消失,先是钱、房子、然后是家人、朋友。 多年来,他也不是没有试过戒赌,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2004年,妻子第一次建议他联系新西兰问题赌博基金会,接受心理咨询。他去奥克兰New Market接受过几次咨询,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总理与川普“私聊”

新西兰总理与川普“私聊”

Christopher Luxon 周三晚在韩国,与美国总统Donald Trump进行了约10分钟的一对一非正式会面。 两人谈论的话题轻松随意——高尔夫、新西兰的自然美景,以及Luxon的“头发”。 Trump在见面伊始,称Luxon是个“beautiful man(帅气的人)”,并赞叹新西兰的风景优美。 两人随后谈起高尔夫球场与球员,Luxon还邀请Trump“找个时间来新西兰打球”。 这次小范围晚宴的七位与会领导人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总理等,七人围坐在一张圆桌前,共进超过一小时的晚宴。 在被新西兰媒体问及是否有话想对新西兰人说时,Trump微笑回应: “I like your man from New Zealand.”(我喜欢你们来自新西兰的那位男士。) Luxon则表示,私人会谈的重点是建立“个人关系与信任”,他不会逐一透露细节。 尽管新西兰近期向美国订购了约20亿纽币的军用直升机,Luxon仍认为,美国短期内不太可能调整对新西兰的关税政策。 根据现行规定,美国对几乎所有进口征收至少10%的关税,而对出口到美国多于进口的国家——包括新西兰——则上调至15%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花园棚、车库、小屋建造新规今日实施

花园棚、车库、小屋建造新规今日实施

从本周四起,新西兰房主在自家土地上建造花园棚(garden shed)、小屋(sleepout)、车库(garage)等小型建筑时,将享有更大的灵活度——无需申请建筑许可,并可在更靠近地界的位置建设。 今年8月,内阁通过了相关改革,决定取消10平方米以下单层建筑与地界或其他住宅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要求; 而10至30平方米之间的建筑,则只需与边界保持至少1米距离即可。 在此之前,这类小建筑必须与地界或住宅保持“不少于自身高度”的距离。若低于该距离,通常就必须申请建筑许可。 这些变更通过修改《2004年建筑法》(Building Act 2004)附表1正式生效,今日起实施。 不过,房主仍须确保所有施工符合Building Code及当地地区规划(district plan)相关要求。 政策核心要点总结: 政策项目 内容 生效时间 小型建筑(≤10㎡)退界限制 可紧邻边界,无需许可 2025年10月30日 中型建筑(10–30㎡)退界限制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Luxon炒房一年挣60万不交税!”

“Luxon炒房一年挣60万不交税!”

资本利得税之争演变为个人攻击。 工党领袖Chris Hipkins攻击国家党领袖Christopher Luxon靠炒房赚得比当总理还多。 工党党魁Chris Hipkins开始把矛头直指Christopher Luxon,称他“去年炒房赚得的免税收入,比他当总理的年薪还高”。 Hipkins说,按照工党的资本利得税方案,他本人在Paraparaumu Beach的度假屋也将被征税。 但他强调,这项税收是“公平且必要的”。 税收收入将用于资助一项全民福利——每人每年三次免费的家庭医生问诊。 国家党称工党将“连海边度假小屋也征税”,Hipkins反击称Luxon自己才是“真正的炒房者”。 “如果Christopher Luxon想谈个人财务,那就来吧。” Hipkins说,“他去年卖了四栋房子,免税收入超过60万纽币,比他当总理的工资还多。 “为什么他可以靠炒房赚大钱而不用缴税,而那些每天辛苦工作的民众却要对每一块收入缴税?” Hipkins的发言赢得了在场工会代表的掌声。 Hipkins当天在工会联合会会议上,还承诺如果再次执政,将恢复“公平薪酬协议(Fair P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