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中国老人“候鸟”问题

migrant-parents-psychological-well-being

有一群老人,他们年轻的时候打拼,年老的时候在中国与新西兰之间不停的穿梭往来;他们不是游客也不是商人,他们的晚年生活在亲人的移居地与自己的祖国之间;他们如同候鸟,故土难离,却又背上离不开新西兰子女和孙辈的情感负债。

他们,就是许许多多移民到新西兰的年轻华人的父母们。

三十年的一胎政策,让从中国大陆移民并定居在新西兰的独生子女们,没有兄弟姐妹;也变成了的父母们,在远方最放心不下的牵挂。尤其是当第三代出生后,已经退休、或是接近退休的父母们,义无反顾的背起行囊,来到长白云的故乡为自己的孩子看护自己的孙辈。

migrant-parents-psychological-well-being

image source: pixabay

老人们在国内的日子很舒心也很悠闲,亲戚朋友也多, 生活自由自在,但心里总惦记着远在新西兰的家人,尤其是通过视频或者电话看到、听到了孙辈的声音,老年人们的心理防线会在瞬间崩塌,恨不得马上飞到孩子的身边。这样背景的华人老人在新西兰有很多,无论是因为语言问题、还是生活习惯问题、亦或是文化差距问题、也有可能是签证的问题,反正在中国大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们,没有办法像自己的子女一样“扎根”在新西兰,而只能飞来飞去;这种日子,是兴奋更是辛苦,说不出的酸甜苦辣,写出来都是故事。

老人们来到新西兰,即便是在华人最为聚集的城市奥克兰,也一样过着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生活。由于不会开车、不会英文、新西兰的公共交通又极差,所以他们的生活圈子很小,基本上就是围着儿女一家转,每天种菜、做饭、洗衣服、看孩子,闲下来玩儿玩儿微信,看看中文电视,这样的生活,没有自由,也没有二次选择的可能。

虽然新西兰的空气好、水好、没有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菜肴、家乡的朋友圈,却只能在老人们的梦中寻找。为了儿女、儿孙们的生活,老人们放弃国内优渥的生活条件,可在新西兰等待他们的绝非一个清闲的晚年。作为第一代移民的华人儿女们,生活需要打理、事业需要打拼,绝大部分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都不强,所以儿女们会把“主外”放在自己在新西兰生活的首位;那么谁来“主内”呢?往往是,出于经济压力的考虑,子女们会在第一时间让不管在心理上是否做好了准备的父母们,来到新西兰。无论爹娘在国内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商界精英、政坛领导,来到了新西兰,妈妈变成了老妈子,爸爸变成了老管家。

老人来到新西兰后,说话办事都是中国的文化,生活起居都是中国的习惯,养育孙辈用的也是老方法;这时候,灌了不少“洋墨水”的子女,往往会与老人起冲突,放不开老人们的照顾却又有些“受不了”自己的父母们。不少的老人们来到新西兰一段时间后,也会感觉无法和子女们相处,继而只能选择住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国。

候鸟老人,也就是在“需要”与“不需要”,亲情与矛盾之间,产生了。

如何解决老人们在新西兰的生活问题呢?其实这是很棘手、也非常复杂的问题,期待看新西兰站长的一篇文章能解决,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站长穷尽所有的词汇,恐怕也难处理其中的一二;只能尽量给些建议罢了;如下:

  • 最重要的,记住我们是华人,不要把西方文化和习惯用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更不要看不起老人大半辈子养成的习惯
  • 遇到事情子女们要学会让着父母,老小孩、老小孩,年纪越大可能约任性;平时有时间要多陪老人说话,记住了,老人们最孤独;更要记住,父母们不欠我们的
  • 有PR的老人,可以尝试学习简单的英语课程,既能够打发时间又能够学以致用
  • 华人最多的奥克兰,东西南北中都有华人社区中心,里面有乒乓球、下棋、打麻将等等娱乐活动
  • 找找居住所在区域的其它老人,碰撞一下老人之间的共同爱好
  • 尝试让父母们学习新的能力,例如在花园中种菜、或者是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木料进行DIY
  • 有能力的老年人还应该学习驾驶汽车,扩大自己的活动圈
  • 大型的华人社区活动每年都有几次,子女们尽量带着父母们去参加
  • 可以考虑在家中养宠物
  • 利用社交软件和网络的优势,让父母们能够通过互联网联系到国内的老朋友
  • 每隔一段时间带着父母在新西兰做一些境内游,例如去泡泡温泉、看看雪山
  • 发现父母有抑郁的倾向,要马上介入干预,聊天疏导,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
  • 新西兰的冬季容易产生冬季抑郁症 SAD,6/7/8三个月不妨让父母回国调整一下,如果长辈们放不下孙辈,那么子女们也应该考虑放个年假带着孩子一起回国几个礼拜

Read more

纽币大跌后,新西兰人出国旅游“很亏”

纽币大跌后,新西兰人出国旅游“很亏”

今年暑期计划出行的新西兰人,已经感觉到“汇率很亏”。 目前纽币汇率处在低位,尤其是纽币兑澳币,处在12年最低点。 同时,纽币兑人民币,纽币兑美元也都相对较低。 今天新西兰媒体有篇报道,专门讲新西兰人出国游感到“肉痛”。 纽币兑澳币的汇率已跌到近12年来的最低点。上周五一度触及1纽币仅能兑换0.8609澳币,虽然这两天稍有回升到0.87出头,但整体来看,纽币在外汇市场上明显不受待见,尤其是面对“澳洲表哥”。 外汇市场对利率变化极其敏感,而澳新两国的经济表现,也正走在不同的路线上。 ANZ策略师David Croy表示,澳大利亚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市场认为澳洲央行不会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大举降息;反观新西兰,数据则显示新西兰央行更有可能大幅降息。 “11月初,纽澳汇率跌破了2013年以来的交易区间,对做技术分析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对于准备飞去澳洲度假的新西兰人来说,这个汇率依然会是个“现实冲击”。 好消息是:澳洲人来新西兰旅游就赚了。 ASB高级经济学家Mark Smith也指出,澳大利亚近期就业数据强劲,成为汇率变化的催化剂。澳洲10月就业人数增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The Warehouse宣布“成本重置”计划:会裁员

The Warehouse宣布“成本重置”计划:会裁员

The Warehouse Group今天宣布启动一项全面的成本重置计划,其中包括可能削减总部岗位以节省开支。 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Mark Stirton表示,股东期待“果断行动”,而他正是为此而来。 “我们的战略有两部分:一是立即降低成本以恢复盈利能力;二是继续投资能够强化The Warehouse集团长期实力的领域,例如门店、价格与产品品类。 “这些都是艰难的决定,我们不会轻易提出影响员工的变动。我们清楚这对团队及其家庭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未来几个月,我们将以谨慎与尊重的方式支持员工进行咨询和变更流程。” Stirton表示,该计划会对总部岗位进行重组,但不减少门店一线员工的岗位。 The Warehouse Group发言人表示,目前无法确认受影响岗位数量。 “目前无法确认任何细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谨慎推进,以关怀和尊重的方式支持员工。” 集团同时考虑扩大与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的合作,可能进一步将业务领域进行外包,预计可在五年内减少多达4000万纽币的成本。 宣布成本重置计划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父亲为救儿子不幸遇害

奥克兰父亲为救儿子不幸遇害

距离奥克兰东区夺走一对父子生命的住宅火灾已过去六周。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 如今,家属首次公开讲述当晚经历,揭开父亲为救最小的儿子而不幸遇害的细节。 当时身在雅加达的Yea Seul Park,收到住在奥克兰的妹妹发来的一条信息。 她妹妹与妹夫Jung Sup Lee及两个儿子(13岁和11岁的Ha-il)住在奥克兰。 信息的开头是:“昨晚家里起火了。” “只有大儿子和我逃了出来,Ha-il和Jung Sup没能跑出来。” Park看到后尖叫、哭泣,几乎晕倒。 她随即订上飞往新西兰的航班,经珀斯再转机到奥克兰。 抵达后,她立刻赶往医院探望。看到妹妹和外甥后,她一度感到宽慰。 “但我仍在寻找我的妹夫和Ha-il,希望还有生还的可能,希望消息弄错了,或者是我理解错了。” 10月2日凌晨约2点半,紧急服务人员赶到奥克兰Bucklands Beach的这处住宅。 这家人住在二楼,一楼有一名房客。 Park说,妹妹是被火势惊醒,她试图救出尽可能多的人,但火势过大,只得逃离。 “火灾开始后,Jung Sup冲进火海救儿子。那是妹妹最后一次看到他。 “他一定知道自己可能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The Body Shop重返新西兰

The Body Shop重返新西兰

英国知名美容品牌The Body Shop在停业七个月后正式重返新西兰市场。 新的本地特许经营商已在南岛尼尔森附近的Richmond开设首家门店,并上线了新的官方网站。 这标志着品牌在新西兰的重启——今年4月,The Body Shop新西兰因英国总部陷入财务危机而被迫清算,全国16家门店关闭,约70名员工失业。 彼时,英国母公司的倒闭及其后出售,使新西兰分部失去了财政支持。 原本的本地出售谈判未能达成,最终导致破产清算,债务约为1200万纽币,其中约一半为公司内部借贷。 如今,这个品牌以新西兰本地拥有的特许经营形式重新起航。 公司预计将在2026年起实现自然增长,未来几年计划在新西兰再开设至少两家门店,选址将以客户反馈与市场需求为导向。 英国总部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ke Jatania对此表示,新西兰重新开业是品牌全球复兴的重要一步。 The Body Shop由已故创始人Anita Roddick于1976年创立,以天然美容产品、公平贸易、动物友善等“道德消费”理念而闻名。 Reference: https://www.rnz.co.nz/news/natio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