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医疗比第三世界还差,我去印度做手术了”

一位来自陶朗加的护士Claire Olsen,因为严重的髋关节炎急需双髋关节置换手术。
在新西兰,她被告知可能要等“几年”,或者自己掏8万纽币才能做这台手术。
最后她把目光投向了印度。
在新西兰要等5年
Claire在去印度之前,髋关节疼得几乎走不动。
她的全科医生转诊也被退回,可能还得等5年才能排上手术。
她说,一家新西兰私立医院的报价是8万纽币。
“如果等5年,我会一直处于痛苦中,几乎无法走路,而且血糖也接近糖尿病前期。要是花8万纽币做了,那我能动了,但我也没钱去哪儿了。而且那只是传统的手术方式,而最好的方式其实是机器人辅助手术。”

在印度花了2万搞定
她最终在印度孟买接受了机器人双髋关节置换手术,总共花了2万纽币。
“这个手术方式更精准,对肌肉的切割更少,所以恢复得特别快。我术后两天就能拄拐走路了,几乎没什么痛感。”
“印度的私人医院是世界级的,有国际认证,医生也都是顶尖的,很多都在海外工作过,技术和设备先进到连我们新西兰都没有。”Claire Olsen说。
她是一名有40年经验的注册护士,在公立和私立系统都工作过。
“我一点都不担心去所谓‘发展中国家’做手术——真正‘第三世界’的是我们自己的医疗系统。”
20天后,她就已经能自由行走、完全不需要支撑了。
“在新西兰做同样手术的人恢复得更慢,而且过程很痛苦。但机器人系统更微创,手术时你是清醒的,恢复像是开挂了一样。
“手术后没几天我就在酒店里喝着Aperol Spritz逛街了。”

不建议一个人去
她建议有意去印度看病的人要提前做好功课,最好不要一个人去。
这次她是和朋友Jackie Brown一起去的,Jackie是一位旅行代理,常带人去泰国做整形,去墨西哥做减重手术。
“我这次是以朋友身份陪她去的,不是以工作身份。但我很好奇这些医院到底怎么样。”Jackie告诉Stuff。
“这些医院是我见过最好的。我和Claire住在同一个病房,清洁工每两小时就来一次。她有很多护士照顾,主刀医生也经常来查房,密集到我们都开玩笑说要给每个访客准备奶酪和饼干了。”
给她做手术的是印度的骨科专家Dr Murdit Kanna,专攻机器人关节置换。
他曾在英国公立系统工作,还在德国和美国接受过机器人手术培训,用的是Mako Robotics系统。

新西兰“只有一台手术机器人”
新西兰首次机器人髋关节置换手术是在2023年由Anthony Maher医生在奥克兰Franklin私立医院完成的。
他表示,机器人技术更精准、对组织损伤更小、恢复也更快。
但新西兰公立系统目前只有一台机器人设备,位于North Shore医院,而且还算是“半私立”的。
Maher也看公私立两边的病人,但越来越多的是“自费病人”,因为公立系统排队太久,很多人没有私人医疗保险。
他也知道印度有“非常优秀的医生和先进的私立医疗系统”,但他建议大家务必要自己研究好,包括医生资质以及使用的手术设备。
“机器也很重要,目前国际公认最好的有5种,Claire做的Mako是其中之一。”
他对laire在印度只花2万纽币感到非常惊讶。
“在新西兰,现在什么都在涨价。这些不是我们医生能控制的。”
他表示,一个髋关节手术大概是2万到3万纽币,但麻醉师、设备、住院等费用常常会让总价飙升。
“我们医生真的只想帮人。我也希望每个需要手术的病人都能立刻排上,或者至少在合理时间内,但系统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靠我们能解决的了,这是财政和政治层面的问题。”
当然,去海外做手术也有风险,比如感染、飞行中出现深静脉血栓等,但Maher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被海外低价吸引。
“她花的这个钱,在新西兰完全没法比。我们都希望病人结果好,希望她一切顺利。”
Reference:
https://www.stuff.co.nz/nz-news/360739854/nurse-saves-60000-having-robotic-hip-surgery-india-says-nzs-health-system-third-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