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一贯是在全球环境保护领域做的非常到位的“排头兵”,新西兰国家不大、人口不多、地理位置远离主要大陆,所以新西兰的环境一直是相当纯净的;不过,由于新西兰是个“车轮上的国家”,加上新西兰拥有大量的畜牧业,所以,新西兰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虽然不大,但是“人均排放”却并不低。
在新西兰,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Water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对三种主要温室气体进行高精度测量。这三种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CO2) 、甲烷Methane (CH4)和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 (N2O);测量的地点则是在惠灵顿附近的 Baring Head 大气研究站、斯科特基地(南极洲)以及太平洋和南大洋的科研船只和飞机上进行测量。
由于人类对于温室气体的认知也是逐步的,所以,该研究所也是逐步开始测量以上三种气体的。其中:
- 自 1973 年以来测量二氧化碳
- 自 1989 年以来测量甲烷
- 自 1997 年以来测量了一氧化二氮
测量结果表明,新西兰国土和周围的海洋领土以及南极洲地区的数据,在测量期间的温室气体水平确实是在逐渐上升的。例如,由于人类活动,甲烷释放到大气中已从每年约 2.5 亿吨的自然水平增加到 2000 年代初的每年约 6 亿吨。
新西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国,新西兰必须每年报告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该清单涉及测量排放并确定其来源。
新西兰也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国,该议定书于 1997 年制定,以实施气候变化公约。根据该议定书,工业化国家承诺在 2008 年至 2012 年期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比 1990 年低 5.2% 的水平。
由于许多国家燃烧煤炭发电,它们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是二氧化碳。然而,新西兰却与之不同,因为新西兰的大部分电力来自于水电,还有地热、太阳能、风能等等,火力发电反而是少数。
在二十一世纪初,新西兰排放的甲烷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37%,二氧化碳占 45%。这反映了大量养殖牲畜和相对较少的化石燃料发电使用。由于厌氧菌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所有反刍牲畜(如牛、绵羊、鹿和山羊)都会通过打嗝产生甲烷。
一氧化二氮在新西兰的排放清单中也很重要,在 2000 年代初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18%;它是通过动物排泄物的分解和施用于农田的氮肥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