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俚语“诗人日”POETS Day是什么意思?

poets-day

Poet,指的是诗人。那么,Poets Day 指的是什么?难道是“诗人日”“诗人节”?No No No,大错特错,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俚语,和每个上班族都有关。

当谈到澳大利亚俚语时,“POETS day”是一个颇具幽默感的缩写,意为“Piss Off Early Tomorrow’s Saturday”(即:赶紧收工吧,明天是星期六)。这个俚语在一些工作场所,特别是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是比较常见的用语。POETS day 的概念是人们渴望在星期五早些时候结束工作,期待着周末的到来。这是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用以承认工作周的结束和周末的临近。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术语更多是一个玩笑,可能并不在所有工作场所普遍使用。

POETS day的起源

POETS day 这个诙谐的词语源于对工作日结束和周末开始的期待。澳大利亚人以其幽默感和轻松的生活态度而闻名,这个俚语正是其中之一的体现。在工作周的最后一天,人们渴望早些时候结束工作,以便能够享受一个漫长的周末。这种期望和对休息的渴望通过“POETS day”这个独特的缩写被娱乐地表达出来。

在澳大利亚工作文化中的体现

澳大利亚的工作文化通常被描述为较为轻松和注重平衡工作与生活。POETS day 这个俚语正好反映了这种态度。在澳大利亚,人们普遍倾向于重视家庭和休闲时间,因此在工作周的末尾,大家都期待着能够提前结束工作,开始愉快的周末生活。

这种轻松的工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澳大利亚人的工作态度。尽管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但他们也更注重放松和休息。POETS day 这个俚语成为了一种在工作场所中传递这种轻松氛围的方式。

POETS day在其他地区的传播

尽管POETS day 起源于澳大利亚,但随着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这个俚语也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特别是在英国。由于英语是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官方语言,因此这种趣味横生的表达方式得以在两国之间流行开来。

在一些英国工作场所,人们也开始使用POETS day 这个词语,以一种诙谐的方式庆祝工作周的结束。这显示了这个俚语不仅是在澳大利亚,而且在其他英语国家也逐渐受到认可和采纳。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POETS day 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追求。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许多人意识到需要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这个俚语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提醒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中也要注重休息和娱乐。

澳大利亚的工作文化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工作之余寻找愉悦和放松的时刻。POETS day 正是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体现,成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口头表达方式,帮助人们缓解工作压力,迎接愉快的周末。

总结

在澳大利亚和其他一些英语国家,POETS day 这个俚语以其幽默风趣的方式成为了工作周末结束时的一种标志。它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对轻松、愉快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关注。这个词语在工作场所中传递着一种积极的氛围,提醒人们在努力工作之余也要享受生活的乐趣。无论是在澳大利亚还是其他地方,POETS day 都是一个有趣而受欢迎的俚语,为人们的工作日带来了一些轻松的幽默感。

poets-day

Image source: pixabay/CC0

送上班族们,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Read more

假冒身份,他在新西兰生活25年!换了护照,再把亲戚申请到新西兰

假冒身份,他在新西兰生活25年!换了护照,再把亲戚申请到新西兰

从假结婚到假身份,一名男子用哥哥的名字在新西兰生活了25年——如今,这场骗局终于被揭穿。 用哥哥身份混进新西兰,拿护照换国籍 “Jahangir Alam”,这个在新西兰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男人,其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个谜。 他来自孟加拉国,却从1990年代起便冒用自己哥哥的身份,在多个国家之间往返。 最终落脚新西兰,并用假身份一步步拿到工作签证、永居、再到公民身份和护照。 更夸张的是,在取得新西兰国籍后,他还借此帮自己的“妻子”Taj Parvin Shilpi和母亲申请签证,总共提交了14份签证申请文件。 虽然他母亲最终没能来成,但Shilpi却在2008年顺利入境,并开始和Alam共同生活。 他们现在的儿子也已经21岁,是名大学生。 但令人震惊的是,真正的Alam其实是在美国生活的50岁男子。 在新西兰生活二十多年,如今深陷官司的“Alam”,他的身份从一开始就是个骗局。 假结婚、假文件,骗局持续20多年 Alam最初是以游客身份来到新西兰的。 为了留在这里,他和一名新西兰女子结婚,虽然他声称这段婚姻是真实的,只是因“生活方式差异”而结束,但事实显示这更像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为了“讨好女孩”,新西兰男子点燃警局,结果悲剧了

为了“讨好女孩”,新西兰男子点燃警局,结果悲剧了

最近,新西兰北岛小镇Kaikohe的警察局被一件事整无语了。警察局差点被烧,原因竟然是一个叫做Zayne Gordon的男子要“吸引女孩的关注”。 自制燃烧瓶扔到警察局 2024年12月12日凌晨3点15分左右,闭路电视监控拍摄到Gordon快速奔向Kaikohe警察局正门斜坡。 他手持一瓶装有纸巾的瓶子(相当于自制燃烧瓶),将点燃的纸巾塞入瓶口引燃,放到警局入口然后跑开。 纸巾火焰熄灭后,他还跑回来重新点燃,这次点着了。 瓶内燃烧物爆炸,造成警局门口黑色焦痕及一定程度的外观损坏。 事件全过程他用都在手机录像,且正在与某人通话。 逮捕后,Gordon承认纵火行为,但辩称并非针对警察,而是为了“给一名女孩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Gordon多次缺席法庭,处于“逃跑”状态。 过往犯罪累累 检方指出,他长期滥用冰毒,自15岁起便开始接触这类毒品。 据称其母亲曾引导他尝试毒品,导致他深陷毒瘾无法自拔,连续作出危险且违法的决定。 2022年,Gordon因无证驾驶被警方指控,并获准保释。 但此后,他屡次违反保释条件,多次未能出庭应审,导致法院多次发出逮捕令。 2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建筑协会前主席被曝丑闻!被判赔偿6位数......

新西兰建筑协会前主席被曝丑闻!被判赔偿6位数......

新西兰一位曾经的建筑界“大佬”,不仅没盖房、卷走客户定金,还故意拖延诉讼三年。 收了钱却不干活,建筑老板“金蝉脱壳” 这起建筑纠纷的主角是John Stewart MacDonald,曾经风光无限的新西兰全国建筑协会(Master Builders Association)前会长。 他的背景、资历看起来非常体面,让人一开始很难想象,他竟然会卷入严重的商业欺诈行为。 2020年,MacDonald通过他位于汉密尔顿的建筑公司John S. MacDonald Builders Ltd.接下了两对夫妇的建房项目。 他收取了他们29万纽币定金,但几乎没有动工,最后一次施工进度就是下面照片的程度了。 更令人气愤的是,客户的钱不仅没花在施工上,而是被他用于翻新他自己的住宅,还拿去投资赛马。 而且到了2021年,他直接把公司申请清算,留下满地烂摊子。 于是,两对夫妇只好把他告上了法庭。 客户好言求和解,他三次拒绝、反复拖延 案件在2023年进入庭审阶段。 客户原本并不想把事情闹大,早在2021年11月就提出过:只要MacDonald愿意赔偿18万纽币,就可以和解,结果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美国一家四口“逃来”新西兰:“美国不能待了”

美国一家四口“逃来”新西兰:“美国不能待了”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的第一天,美国一家人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举家迁往新西兰。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年仅9岁的女儿在美国待不下去了。 “现实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住在科罗拉多州的夫妻俩Brandon和Candace有两个孩子,Holt和Chase。 几年前,年幼的Chase向父母出柜,明确表达自己是一个女孩。 父母完全接纳了她的身份,也开始尽其所能地支持她,包括让她接受性别肯定的医疗照护,让她在学校被以正确的身份对待。 然而,美国政治环境却越来越令他们担忧。 当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仅仅24小时内,他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明文规定“美国只有两种性别”。 这一命令不仅否定了跨性别者的存在,也为之后更严苛的反跨性别政策铺平了道路。 Brandon说:“原本朋友还安慰我们,说‘特朗普不会真的去针对LGBTQ群体的’,但现实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他们以为政策限制会是逐步推进的,但现实是:第一天就来了个“当头一棒”。 “这不仅是针对整个LGBTQ群体,而是特别针对跨性别者,尤其是跨性别青少年。” 早就有了“逃离计划” 尽管他们所住的科罗拉多州目前仍允许未成年人接受性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