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规落地,员工下班后可“合法断联”,华人热议

澳洲新规落地,员工下班后可“合法断联”,华人热议
Photo by Berkeley Communications / Unsplash

8月26日本周一,澳大利亚开始一项新规,事关打工人权益,新西兰的网友也坐不住了。

澳洲职场“变天”,雇员下班后可以“断联”

澳大利亚最新执行的这项法律,名字叫Right To Disconnect,被很多人称为“断联权”。

相比打过工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下班时候突然收到老板派来的活,回吧,耽误自己的时间,不回,又害怕老板不高兴或者影响公司业务,非常纠结。而澳大利亚这项新的规定,则解决了打工人的困扰。
这项法律允许员工在下班后不处理工作相关的事情,包括短信、电话和邮件。


如果雇主在工作时间外联系员工,被举报的话,可能面临18,000澳币的罚款

这就是所谓的“断联权”,员工不用再战战兢兢纠结要不要在下班后回应老板了。

近日澳大利亚总理也在个人媒体账号重申了这项新规。

有网友评论:
“我一直对这届政府的行为很失望,但是这个规定执行时是最好的时刻。”

美国网友也在召唤:“啥时候把这个规定带到美国来。”

当然这项规定也不是一刀切。最先实行的是非小型企业雇主(拥有15名或以上雇员的雇主)。而拥有14名或以下雇员的雇主,则在2025年8月26日开始执行这样的规定。对于这样的规定,华人媒体上也炸开了锅。有在澳大利亚教育行业工作的华人朋友说:”对老师很好啊, 下班周末不用回家长邮件了“。

中国IP的网友说:“想回澳洲工作了”。

当然,也有网友觉得,如果响应不积极,还是会影响升职加薪的。“员工下班可以随意休息,雇主也可以随意找理由解雇。”

“你可以不回,不回就少一点升职机会你看着办吧。“

更有网友认为,这样做会导致落后,因为“不相信懒汉可以打赢勤奋的人”。

当然很快有人反击:“我不相信低效率扯皮的人打得赢高效率做事的人”。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相信什么长期996的人能在12小时内高效的输出”。

当然也有网友对这个政策的执行时间产生质疑:“明明中小企业是重灾区,还要缓刑一年。”

但是话说回来,很多人工作也是为了生活。有网友直言:”不想额外付出的人本来就不是升职加薪的第一梯队,至少这法案能让普通打工人舒适地躺着。“

而另一边,有人提到:“这太奇怪了,因为已经拥有良好生活质量的国家正在制定法律来制止工人剥削,而真正需要这些法律的国家,感觉即使在100年内也不会发生。”

印度媒体有记者发文,表示:“澳洲的断联权新规,对于印度这样一个残酷的经济体来说是个笑话。”

很多工作的人会以西西弗斯的故事自拟,每天推着石头上山,第二天石头滑落,需要继续推起。在这篇文章中,记者写道在印度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里,“让西西弗斯的工作看起来像一场梦。至少当巨石滚回山脚时,他不必接听要求额外工作的电话。”

新西兰也有加班现象,员工越来越懈怠

虽然很多人都说新西兰松弛,但是加班现象还是存在的。梅西大学管理学教授Jarrod Haar收集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大约有20%的新西兰人下班后依然要工作。“这一数字在6月份只有9%。很多人下班后工作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Haar教授说。

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Deloitte)去年针对新西兰员工的研究显示,95后员工中有20%、80后90后员工有25%会在工作时间以外回复信息。调查还发现,新西兰员工的倦怠水平比前一年高。

新西兰这次要跟吗?专家各抒己见

所以澳洲的新政一出,新西兰的打工人也坐不住了,希望这场断联的火能够烧到这里来。对此,媒体也有采访了新西兰就业相关的学者和专家,探探口风,看下大家对这个新规的看法。

大学教授:有必要做些改变

Haar表示,他也开始思考新西兰是否也能效仿。
“我不确定是否能在新西兰适用,但我相信有必要做出改变。”他说。Haar认为,这样的规定更多保护的是在雇佣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员工,以及感觉自己无权发表意见的员工。与欧洲同事交谈时他了解到,法国和葡萄牙也有类似的法律,他从同事那里得到的信息是,这些法律并没有太大成效。虽然立法也不一定能带来行为上的改变,但Haar认为这对于雇主来说至少是一个提醒——员工只是在朝九晚五的范围内履行职责,在那之后,谁也不能打扰。

就业法专家:新西兰不需要这个

新西兰就业法倡导者Danny Gelb说道:“以我们目前政府的风格,我认为这个新规不会出现在优先事项清单上。”新西兰雇主和制造商协会 (EMA)负责人Alan McDonald 表示,澳大利亚的新法律可能是在浪费时间。

“他们很受欢迎。但新西兰不需要它。

“它在法国也被使用,只是它被嘲笑和滥用。“这听起来是一件好事,但它有什么不同吗?可能不会。他说,对自己的权利有疑问的员工可以去看看自己的合同,这些合同通常对具体的工作细则进行了描述。“(新西兰)已经有很多保护措施了。” McDonald说,这仍然可能无法阻止一些人认为”断联权“法律对新西兰有好处。

商业联合会专家:“一刀切”的法规不可行

BusinessNZ首席执行官Kirk Hope表示,现在很多工作都实现了数字化,所以工作和家庭的界限变得没那么明显了。

“员工有权在下班以后享受自己的时间,但是很多行业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法律是不切实际的。“很多职业都要排除在外,比如紧急呼叫中心的工作。”Hope说。

他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由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策,而不是一刀切。

Reference:
https://www.nzherald.co.nz/business/the-right-to-disconnect-from-your-bosss-pointless-after-hours-messages-would-australias-new-law-take-off-in-new-zealand/SS6ZWYQXBFHYZHO2TKYMMKR3VQ/
https://www.indiatoday.in/lifestyle/society/story/australia-right-to-disconnect-law-joke-economy-india-2586935-2024-08-23/

Read more

最近,新西兰志愿者岗位供不应求,原因很意外

最近,新西兰志愿者岗位供不应求,原因很意外

如今在新西兰,领失业补助Jobseeker可不是“白拿钱”,人们还得还得按时面谈、积极求职,甚至做志愿。 否则就会扣掉一些福利。 然而最近求职者们却犯了难——志愿者岗位比工作还难找。 志愿岗位供不应求,慈善机构压力山大 新西兰北岛城市Masterton的Wairarapa Resource Centre是一家二手店,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工作体验机会,帮助他们重新振作。 这里最多一次可以收25人,但经理Trudie Jones说,最近每周都有领取求职者补助的人上门,要求做30小时的志愿工作。 “最难过的是,当他们的生活费依赖这份志愿工作时,他们很想你说‘没问题’,但你却知道已经没位置,只能说‘对不起,接不了你’。” 按照新西兰社会发展部(MSD)的规定,如果有人领取补助期间错过了预约或其他义务,可能会被要求每周至少做5小时志愿工作,持续4周,并且要在2周内自己找到岗位,并让雇主确认完成情况。 目前,店里仍然有15个急需这些志愿服务经历来保住补助的人,在排队当志愿者。 政府回应“不会没岗位也强行要求” MSD惠灵顿地区专员Darlene Rastrick 表示,“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虚伪而懦弱!”新西兰前总理阿登突遭痛批

“虚伪而懦弱!”新西兰前总理阿登突遭痛批

今天一大早,工党党魁、前Covid应对部长Chris Hipkins就上电台“解释”。 他说,如果让他们出席Covid皇家调查委员会第二轮公开听证会,将是“史无前例”的做法,可能使他本人及其他人面临“汹涌的辱骂”。 而另一边,国家党部长Judith Collins则痛批前总理Jacinda Ardern拒绝出席,是“懦弱而虚伪”的表现。 新西兰前总理Jacinda Ardern及另外三位在Covid期间担任部长的工党高层,都拒绝出席下周皇家调查委员会的公开听证会。 皇家调查委员会主席Grant Illingworth表示,由于四人集体拒绝公开作证,第二周的听证已不再有必要。 这四人分别是:前总理Ardern、前总理Chris Hipkins、前财政部长Grant Robertson以及前卫生部长Ayesha Verrall。 拒绝公开作证,不意味着拒绝私人作证(非公开形式)。 Grant Illingworth称,他“有信心”缺席不会妨碍委员会获取所需信息。 不过,他强调,委员会仍然认为公开听证“有助于提升公众对调查过程的信任”,并一度考虑动用传唤权让四人出席。 但最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少女补牙,嘴唇被割裂,“牙医自己都吓懵了”

新西兰少女补牙,嘴唇被割裂,“牙医自己都吓懵了”

事情发生在上周五,地点是新西兰北岛下哈特的Petone Dental Centre。 “周五她预约了做四个补牙。”Pihema告诉记者。“我送她去诊所就回家了,原本这是一个要做两个小时的治疗。” 没过多久,Tira打电话让姐姐去接她,说已经结束了。 “她上车的时候捂着嘴拿着一张纸巾,说‘哦,牙医割到我了’。” 补牙被割伤 起初Pihema以为只是小划伤,结果一看吓了一跳——妹妹的嘴唇被严重割开。 “据Tira说,她正仰着头看着,牙医走开了,抛光机还在她嘴里。她突然感觉那工具滑了一下,然后牙医就说‘哦,我割到你了’。” “因为嘴巴打了麻药,她没感觉疼,一开始没当回事,直到看到工具上滴着血、胸前的纸巾上全是血。” Tira说:“她割到我的时候我没多想,可是一照镜子我整个人都震惊了……我心想,天啊。” Pihema说,牙医没有给任何绷带、纱布,甚至连纸巾都没提供,也没人打电话告诉她出事了。 她看到伤口后直接去前台找牙医理论:“我说‘你到底干了什么?这不是划一下,这是把她的嘴唇割开了。’牙医说‘如果你觉得需要看医生,就趁现在麻着去吧’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华人房东遭人“恶意投诉”,判赔$1.4万,结果反转

新西兰华人房东遭人“恶意投诉”,判赔$1.4万,结果反转

在基督城,一位华人房东不但被租客欠租,还被对方告上法庭,最终需要向租客赔钱。 不过经过漫长的诉讼后,事件出现了戏剧性的反转。 从“优先收租”到被判赔钱 这桩纠纷,要追溯到2023年。基督城Linwood的一处房子,由房东Lin Gao出租给租客Justine Potae和Navarro Dean。 两位租客投诉说,壁炉的烟囱漏烟,整个前厅会被烟熏得呛人,甚至有一次他们不得不叫了消防队。 去年6月18日,在Lin Gao安排人清扫过烟囱仅六天后,Potae又发短信说“烟还是充满了前厅”。 她还说,家里很难取暖,Dean和孩子们也无法在壁炉故障的情况下回家住。 房东当时向租客道歉,还送了台电暖气过去,说会尽快找人来检查壁炉。 但7月18日,房东向租客追讨拖欠的租金,这次轮到租客道歉了。 而又过了两周,租客再次追问壁炉的事时,房东则搬出了欠租这件事。 8月1日,租客打电话叫了消防队。 消防报告称,由于烟囱管漏烟,房子里“烟雾弥漫”。 5天后,租客将报告转发给房东,并表示有些房间已经无法居住,还援引了相关的房屋租赁规定。 当时的租赁法庭裁决员R Morgan认为,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