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大的海蚀洞瑞科瑞科海洞 Rikoriko Cave

rikoriko-sea-cave

新西兰拥有许多奇特的地貌景观,不过由于新西兰的国土面积比较小,所以大部分的景观虽然“奇”但却不是地球上同类型景观中最大的。不过,新西兰北岛北部的东海岸,有一个目前地球上发现的最大的海蚀洞,它的名字叫做“瑞科瑞科海洞”Rikoriko Cave。

瑞科瑞科海蚀洞的名字来自于毛利语,意思是“暮色”或者是“水面跳跃之光”;它位于新西兰北岛北部的 Northland(北领地)的东方的海洋之中,旁边是新西兰著名的潜水胜地之一“穷骑士群岛”Poor Knights Islands。在部分“官方英语翻译”之中,是不能够翻译成“穷骑士群岛”的,多难听啊,所以音译了一个“普尔奈茨群岛”,虽然看起来“很洋气”的名字但实际上远没有“穷骑士”这个名字好记忆。

一千万年以前,地处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新西兰是一个地质超级活跃的地方,海底火山不断的喷发,形成了“穷骑士群岛”。在连续的“海底造岛运动”之中,有一个非常剧烈喷发带出了大量的岩浆,但是正巧岩浆之中有一个巨大的“泡泡”,岩浆携带着“大泡泡”遇到海水迅速冷却,最终形成了瑞科瑞科海洞最基本的架构。而随后百万年不间断的海水冲刷,瑞科瑞科海洞变成了现在的海蚀洞。科学家携带3D激光测量设备对瑞科瑞科海洞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测量结果十分惊人,瑞科瑞科海洞有130米长,80米宽;水下的深度有26米,水面到海蚀洞的穹顶有35米高。由此计算,瑞科瑞科海蚀洞的空间达到了221,494立方米,是第二名的体积的两倍大还要多。

瑞科瑞科海蚀洞中的水清澈度极高,根据调查,在洞中的水里能见度可达35-45米,而且海洞中的水流并不湍急,所以是一个非常好的潜水之处。

rikoriko-sea-cave

image source: wikipedia

海蚀洞,可能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中文名字,我们来看一看百科中对于“海蚀洞”的定义描述。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海岸的悬崖上被海水侵蚀的洞穴就叫作海蚀洞,也可称为海蚀洞。陆地上的溶洞主要是化学溶蚀的结果,如水会溶解石灰岩而形成溶洞,但海蚀洞不是由于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机械侵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水流的冲击力量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岩石的各个部位坚硬程度并不一样,而且还有着大大小小的裂缝。海水会冲进岩石缝隙中,那些较脆弱的部分经不住海浪的冲击会崩塌、破碎。这样就会在岩壁上形成凹陷进而形成一个洞。这些洞在海浪成千上万年的不断冲击下,越来越深、越大。海浪冲进洞内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压力,继续破坏洞内的岩石。有时还会将洞顶的岩石冲碎而形成一另一个洞口。这时,当海水涌进下面的洞口时,巨大的水压会以喷射水的形式从另一个洞口释放出去。海洋地质作用除了这种海蚀作用外,还包括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我们见到的多种多样的海岸地貌,其实都是这些地质作用的结果。产生这种作用的主要是波浪、潮汐、洋流和浊流,这四种海水运动是海洋地质作用的机械动力。海岸在海洋地质作用下除了会形成海蚀洞外,还会造就出其他一些奇异景观,如海穹、沙滩、海蚀蘑菇等等。

海蚀洞的英文说法是 Sea Chasm,简单点的说法就是非常形象的 Sea Cave,或者可以叫做 Marine Cave;不论是哪个英文词组,说的都是一种东西,就是在岩石裂缝的地方由于海浪的不断冲击造成岩石碎落继而形成的空洞。

海蚀洞与石灰岩溶洞的形成原理不同,溶洞的形成是在化学作用下,富含二氧化碳的水侵蚀了石灰岩。海蚀洞则是非常粗暴的“物理冲击”形成,狂暴的海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拍打着岩石,将它们拍碎、剥离最终形成了海蚀洞。

Read more

强风袭击新西兰北岛,多地受灾

强风袭击新西兰北岛,多地受灾

因存在安全隐患,奥克兰著名的Cornwall Park今早宣布关闭,园内所有设施暂停开放。 奥克兰市中心Waterloo Quadrant一栋14层高的建筑The Connaught,维修用的包裹布被吹坏。 这栋154个住宅单位的大楼正在进行耗资4600万纽币的维修。 一位居民说:“在狂风中被搭着脚手架的建筑物包围着,非常可怕!” 奥克兰交通官网显示,Gulf Harbour、Pine Harbour、Northcote Point及Devonport等航线今日暂停运营。 0:00 /0:20 1× 与此同时,北地、奥克兰强风警报已经延长。 MetService今天上午已经延长了奥克兰和北地的强风警报。 奥克兰人被警告强风将至少再持续14个小时。 气象预报员说,奥克兰的强风将持续到午夜,北地的强风将持续到晚上8点。 北地地区预计降雨量最高可达180毫米,并伴有雷暴。Whagerei瀑布水量已爆表: 奥克兰及Great Barrier Island还会有高达120公里/小时的强风。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麻疹疫情来新西兰“只是时间问题”

麻疹疫情来新西兰“只是时间问题”

一种曾被宣布消灭的致命病毒正在美国卷土重来,目前已导致三人死亡。这场迅速蔓延的疫情可能很快波及新西兰。   “麻疹距离新西兰仅差一趟航班或一艘船的距离。”免疫咨询中心首席医学顾问、惠灵顿医生Nikki Turner警告道。 “这种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堪称已知传染性最强的病毒。即使未免疫者站在房间角落,感染者进入后也可能被传染。” 美国今年已报告600多例麻疹病例,波及22个州。三名死者(两名儿童和一名成人)均未接种疫苗。 “孩子们死亡的唯一原因,是反疫苗运动导致群体免疫水平下降。” Turner说,“这是错误信息酿成的悲剧——有些出于恶意,有些源于误解,但最终承受痛苦的是孩子。” 新西兰的免疫缺口 MMR疫苗在新西兰对1969年后出生者免费提供,两剂接种预防有效率达99%。 但新冠疫情后,全国接种率已跌至15年来最低水平,毛利和太平洋岛裔社区尤为严重。 Turner强调:“拒绝接种不仅危及自己的孩子,还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免疫系统脆弱人群,这类患者死亡率极高。” “这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Turner最后郑重提醒,“这是全体新西兰人保护社区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团结应对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家庭电费每月将上涨10-25纽币

新西兰家庭电费每月将上涨10-25纽币

天气逐渐转冷,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电费在进入冬季前就已注定要上涨——而这并非因为天气原因,而是由于监管机构提高了输电和配电基础设施的收费标准。 在新西兰,家庭电费预计每月将上涨10至25纽币;澳大利亚某些地区的电费则会上涨至多9澳币。这主要是因为: * 输电(如高压电塔和变电站)和配电(如电杆和电线)费用上涨。 * 这两项费用合计约占家庭电费的40%。 这些输配电费用平均占家庭电费的约40%,因此其上涨对整体电价影响不小。 在新西兰,普通家庭大约15%的预算花在电力上,低收入和偏远地区家庭占比更高。 换句话说,电费中这部分“固定成本”与一个普通家庭在手机通讯、公共交通或自来水服务上的花费相当。 电力输配服务属于天然垄断行业,因此由政府监管,例如新西兰的商业委员会(Commerce Commission)或者澳大利亚东部的能源监管局(Australian Energy Regulator)。 Reference: https://www.1news.co.nz/2025/04/16/power-bills-will-soon-rise-by-up-to-25-and-t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未来50年火山爆发概率10%

奥克兰未来50年火山爆发概率10%

说起来新西兰真的建立在一块不稳定的地壳上。 根据一份最新的政府文件,未来50年内奥克兰发生火山喷发的几率为10%,而仅建筑损失就可能高达650亿纽币。 这份探讨文件旨在为新西兰政府修改国家应急管理法律提供参考,特别是在经历了2023年加布里埃尔气旋和奥克兰洪灾后。 政府已开放公众咨询至5月13日,以加强新西兰的应急管理能力。 紧急事务部长Mark Mitchell表示,他希望在下届大选前通过新的应急管理法案,重点包括: * 明确紧急状态下的权力归属 * 加强与毛利族群的合作 * 减少对关键服务的干扰 这份文件指出,未来50年内新西兰经历导致损失超过100亿纽币的自然灾害的概率高达97%。 灾害场景建模 该文件列举了多种可能的灾害场景,包括: * 奥克兰火山喷发:50年内概率为10%,建筑与基础设施损失预计在50亿至650亿之间。最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在几天到一周内全面撤离奥克兰市”。 * Hikurangi俯冲带地震及海啸(规模9.1):概率为1%,预计损失达1440亿。 * 阿尔卑斯断层地震(规模8.0):概率为75%,损失约100亿纽币。 * T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