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生活

selenium-deficiency-not-common-in-nz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生活是否真的需要补充“硒”元素?

生活在新西兰的华人朋友往往会遇到“脱发”的问题,部分朋友可能这个问题还很严重。由于脱发不容易医治,其形成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所以在真的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喜欢在网络上四处搜索原因和答案。这时候,很多网页都会告诉你“新西兰没有硒元素”,而这个东西又是让你“秀发飘飘”的重要元素,等等诸如此类的文章;看新西兰站长想说这类文章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多数都是抄袭来抄袭去的人云亦云。 image source: pixabay 不过呢,有一点说的不错,新西兰确实是一个全境内硒元素几乎不存在于土壤的国家。硒,中文发音 Xi 如同西边的西,英文 Selenium,化学符号是 Se,元素周期表上排名 34 位,非金属;硒元素对于大多数生物体来说都是必须的,但同时硒元素也是有毒的,不必担心,地球上的硒元素存在量很少,你在生活中压根碰不上这东西。 硒,存在于土壤之中,世界各地的土壤中硒元素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在美洲大陆,尤其是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土壤中硒元素含量较高,而中国大陆、中东、欧洲等地则算是“贫乏”的状态;

By KANNZ
robbery-prevention-in-new-zealand

新西兰旅游

在新西兰遇抢劫怎么办?预防和处理措施要牢记

在新西兰,华人遭抢劫的案例屡见不鲜。经常的,许多媒体会“归罪”于治安、新西兰警方的缓慢、或者是某个特定的族裔人群。诚然媒体的质责或是怀疑确实也是通过长期在新西兰的生活经验所来,但其实,虽然不是所有的抢劫都会被预见,可熟记以下几点,必然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将人身财产的危机降到最小。别道听途说新西兰是个“世外桃源、民风淳朴”这样的文章内容哦,新西兰的一些城市和地区犯罪率比中国大陆高得多,小心驶得万年船。 image source: pixabay 如何预防在新西兰被抢劫? 1、不高调炫富,不要把价格穿在身上 海外华人或者是华人旅客,通过勤恳的努力,或多或少都有些许成就。将名贵的衣服穿在身上,钱包里大把大把的现金,拎着昂贵的国际大牌包包,脖子上挂着金闪闪的黄金粗项链;这一切高调的行为,难免会吸引劫匪的更多关注,被抢劫的概率必然高于常人。 2、夜晚不要单独出门,白天也应避开偏僻巷道 如果你生活或者工作在犯罪率非常高的区域,无论昼夜,在那些地方行走,都应结伴而行,减小被抢劫的风险。如果不能结伴而行,那么应该从家里叫来亲人或是朋友来接自己。 3、谨防尾随跟踪者 缩在车站等车、

By KANNZ
quit-smoking-in-new-zealand

新西兰知识

在新西兰如何戒烟

香烟中令人上瘾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 Nicotine,尼古丁是世界上对身体伤害最大但却随处可得的东西之一。尼古丁能使人上瘾,对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来说都有很大危害,对儿童的健康危害尤其大;另外,新西兰的香烟价格昂贵,这是因为新西兰政府希望使用“价格杠杆”、以极重的税负的形式,迫使烟民买不起香烟而减少或者完全戒掉香烟(当然,目前看来这个计划是相当失败的)。大家可以顺便学习一个英语的小知识,就是药品英文名中但凡以 …tine 结尾,往往都是有点危害或者成瘾性的。 如果你在原居地是个老烟枪,来到新西兰后或是因为这里的空气太清洁想戒烟、或是因为不堪香烟的价格而戒烟,但不又知道从该怎么开始,那么请看这篇文章。 image source: pixabay 万事开头难,戒烟尤其难,最最开始,该给自己制定一个有条理的减少或戒断香烟的计划。了解自己为什么想戒烟,做好准备,并切实执行制定好的计划,还可以借助其他人或药物治疗的帮助。戒烟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相信大家看过了很多网络上关于戒烟的方法、或者戒烟成功的故事,另外大把的戒烟失败、方法无效的文章也是铺天盖地的。看新西兰站长只想说,戒烟的方式因人而异,

By KANNZ
clear-condensation-on-windows-in-winter

新西兰知识

冬季家中玻璃上的水汽应该及时清理吗?

冬季的新西兰,家中温暖,室外寒冷,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很高。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家中的玻璃上,朝向室内的一面都会有不少的水汽凝结。清晨,朦朦胧胧的日光透过玻璃进入室内,也是另外一种美,但是呢,这种水汽应该及时清理,因为这些水汽是由于人体呼出的温暖空气,碰到冰冷的玻璃出现了“遇冷凝结”的现象。人体呼出的空气中还是含有很多复杂的成分的,这些成分很容易被玻璃上广泛存在的霉菌作为营养而捕获,并借此“茁壮成长”。 霉菌是个讨厌的东西,它会引起很多我们的人体不适感觉、过敏症状,而且在玻璃上黑黑的、窗框上黑黑绿绿的、甚至还会把窗框的木头漆面染色,这种染色是擦拭不掉的因为霉菌已经顺势渗入到油漆漆面的内部了。 有些朋友比较懒,觉得早上起床后,太阳大大的升起来,我打开窗户(甚至不用开窗户),一会儿这些水汽就没有了。但是玻璃上的水汽多一分钟的存在,就会多给这些霉菌以“可乘之机”,为了家庭环境的整洁,为了你家人的健康,还是不要犯懒吧,每天都使用纸巾或者抹布,在冬季的清晨及时清理掉家中玻璃上的水汽吧,每两周一次,还应该使用消毒水或者消毒纸巾把玻璃再好好擦拭一遍,消灭那些附着在玻璃上,肉眼看不见的霉菌孢子。 顺

By KANNZ
reduce-stomach-acid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生活中减少胃酸的家庭偏方

人体的胃部分泌的胃酸能够帮助消化食物,但是很多生活在新西兰的华人朋友由于生活的环境、生活的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会出现胃酸过多、胃部灼热、胃酸反流、烧食道的症状。这些症状由于在每天、每餐过后都会出现,包括账期、灼热感、干咳、气喘、胸部疼痛和胃部疼痛等等的症状非常影响生活质量。当然了,妈妈们在怀孕的时候也基本上都会出现胃部的不适症状,如果不想去看家庭医生,怎么才能用偏方来压制胃酸过多的问题呢? image source: pixabay 首先,如果您出现了长期的消化不良、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是便血、头痛肌肉痛发烧、出冷汗、胸部短促的疼痛,那么请您先去看家庭医生,确定不是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 如果家庭医生替您排除了危险的疾病症状,诊断您为胃酸过多引起的以上症状,那么家庭医生会为您开出一些抑制胃酸的药物,当然了,您还需要自己配合治疗,包括: * 充足、有规律的睡眠 * 吃东西的时候细嚼慢咽,每天喝充足的水(每天八杯水) * 睡眠前几个小时不要喝茶、喝咖啡、喝含糖饮料 * 避免用餐后立刻休息,

By KANNZ
easy-way-to-clean-oven

新西兰知识

自己动手清理新西兰的家用烤箱

烤箱是一个华人朋友不会经常接触的东西,全新的烤箱闪闪亮,但是经过几个月的烧烤和烘焙,烤箱就会变得油乎乎、脏兮兮,累积的油脂和烧焦的食物最终转化成黑黢黢的碳,让烤箱变得不再光洁,同时烤出来的食物还有会糊臭的味道。如果累积的油脂和碳变得太多,有时候在烘烤的时候甚至有火灾隐患,如何自己动手清理家用烤箱呢?跟着看新西兰站长特邀的巧手达人小花来学习一下吧。 image source: pixabay 先确认一下,如果烤箱是“自我清洁”类型的烤箱,那么您可以不用看这个文章了,不过呢,99%的烤箱都不是可以自我清洁的,必须定期手动清理。 第一步,确定烤箱不再炙热,断掉电源,打开烤箱门,拿出烘烤架,并把烘烤架子放在水池中,用较高温度的热水浸泡,并放一些家用洗碗精进去。 第二步,用家用的刷碗布(不是钢丝球哈!),沾上一点醋的溶液(用水+西方人常用的白醋),对烤箱的内部进行擦拭,尽量不要用化学品来擦拭哈,因为洗碗精或是更强的化学品可能会对烤箱内部产生损坏,同时化学品残留在烤箱内部下次你烧烤的时候出来的食物就是带着化学品的啦。 第三步,清洁烤箱内部差不多了,那么泡在水里面的烧烤架就可以用硬毛刷子或

By 小花
remove-burnt-food-and-cooking-smells-from-home

新西兰知识

如何消除厨房和客厅中食物烧焦和油烟的味道?

新西兰的起居生活与国内最大的不同之一可能就是新西兰的绝大部分房子都是开放式厨房了,这是因为西方人的家常饮食没有“重油、旺火、快炒”的烹制方法,有些老式的Kiwi厨房里面甚至没有抽油烟机。华人朋友们来到新西兰定居后,为了满足我们的“中国胃”,经常会在家中烹饪传统的中式菜肴,有时也会尝试使用西式的烤箱来拓展自己的厨艺技能。 俗话说,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做菜的过程中难免失误,产生了很大的油烟或者是不小心烧焦、烤焦了食物,开放式厨房连通着客厅,一旦产生了油烟或者焦味,会弄得满屋子都是味道,而且这些味道特别容易往沙发和衣物中“钻”,久久不能散去。怎么办呢?Follow me,让看新西兰站长教您几招如何把家中烧焦的食物味道和油烟味道快速驱除。 image source: pixabay 当场处理的方法: 第一步,先断绝产生焦味和大油烟的源泉,把烧焦或者冒烟的食物隔离出来,冷却后装在密封的塑料袋中扔到户外的垃圾桶里。不要扔在厨房的垃圾桶里哦,它们会继续产生味道的,也不要热乎乎的就扔在垃圾袋里,塑料垃圾袋可能会被烫出洞。 第二步,开窗开门通风,让空气对流起来,快速的带走室内的味道。尤其是厨

By KANNZ
why-nz-pork-smells-bad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的猪肉为什么又骚又臭?

新西兰的猪肉难闻难吃,算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秘密”。在新西兰超市里买到的盒装猪肉,闻起来有一股腥臭的味道,不加任何处理,烹饪后味道会更加“浓烈”。做为畜牧业大国,新西兰人难道自己就没有意识到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么?根据新西兰猪肉协会(New Zealand Pork Industry Board)的一项电话调查显示,“有让人不愉悦的异味”是许多新西兰人不食用猪肉的主要原因。 image source: wechat moments 新西兰的猪肉为何难闻又难吃? 关于新西兰的猪肉为何难闻又难吃,坊间流传着三种说法,发现君都去做了一番考证。 流言之一:电击杀猪,猪肉就不好吃 说起杀猪的土方法,或许你略有耳闻:一群人把猪逼到墙角,拽住四只蹄子仰面朝天绑好,杀猪匠提着一把闪着寒光的杀猪刀,一刀封喉,血光满天…… 然而这样毕竟场面太过血腥残忍,而且效率很低,所以现代化的做法,便是把猪直接运进屠宰场,先用高压电击使猪失去意识,再挂在铁钩子上,用更为人道的方式进行屠宰。 这种做法并不是新西兰的专利,几乎是全球标准化屠宰生猪的流程,中国也不例外。所以,电击杀猪其实并不会影响猪肉的味道和品质

By KANNZ
common-korean-surnames

新西兰知识

韩国人常见的主要姓氏英文拼写方法

在新西兰生活着很多韩国人,作为同样黄皮肤、黑眼珠、黑头发的东亚人,韩国人与华人在新西兰一样吃苦耐劳,辛勤工作,并且与华人文化相似、韩国人也倾向于生活在同种族同文化的小圈子中。文化传统的相近、外貌相似,华人与韩国人在新西兰天生就有亲近感,与韩国人交朋友相比与白人交朋友更为容易,而且同样作为外来移民大家也有很多的故事可以互相分享,遇见事情也更容易激起共鸣。要想交朋友,总要学会人家的姓名怎么发音才好,互相称呼的时候也会更加尊重和亲近;所以,一起来跟看新西兰站长学习一下常见的韩国人的姓名的英文拼写方法和中文的发音吧。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韩国人的姓名发音方法相似,顺序相同,也是姓氏排在前面,名字排在后面。通常,第一个字是姓,第二个字代表辈分,第三个字是名。韩国有三百个左右的姓氏,常见的有: 金、李、朴、安、张、赵、崔、陈、韩、姜、柳、尹 韩国的第一大姓是“金Kim”,超过20%的人口,再加上随后的李

By KANNZ
renewable-electricity-sector-in-nz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制造情况

新西兰的几乎所有的煤炭,以及全部的石油和天然气都依靠进口,遥远的航运距离和分装卸货成本,再加上燃烧煤炭石油造成的温室气体需要付出“排放税”,这让使用煤、气、油制造的电力成本较高。正巧,新西兰境内拥有充足的水力、地热和风力资源,所以新西兰主要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进行电力制造,这让新西兰变成了全球清洁能源电力使用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无愧 100% Pure New Zealand 的称号。 新西兰境内 80% 以上的电力,都来自于清洁能源发电厂。 怎么样,是不是被上面的数据震惊到了?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大陆能够有80%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而不是从山西、内蒙古挖煤送到电厂燃烧从大烟囱中排放,那么国内各大城市的蓝天白云可能也会变得很多,不再被雾霾所困扰了。 image source: pixabay 能够大量的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制造电力,这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密切相关。 新西兰北岛多火山和地热活动,利用地热发电是非常高效和环保的方式,地热产生的高压蒸汽直接推动发电机组并转换为电力。在新西兰的北岛,地热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将近1000兆瓦,占新西兰电力总产出的10%。地热的英文是 Ge

By KANNZ
remove-super-glue-from-skin

新西兰知识

自己动手DIY的时候如何去除沾在皮肤上的强力胶?

在新西兰自己动手装修房屋、或是制作家具、或是制作户外的景观陈设,都非常有乐趣,DIY的人生妙不可言。在“施工”的过程中肯定要用到各种电动工具、手动工具、胶水钉子等等物品;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我们,在初期接触这些东西的时候,肯定是生疏的;例如,强力胶这个东西,很常用,也很容易在施工的时候沾到身上和皮肤上,而强力胶厉害就厉害在沾上就很难清洗下去;没关系,看新西兰站长教您如何摆脱这个烦恼。 image source: pixabay.com 在新西兰的DIY商店中可以很容易买到不下30种的强力胶,它们的特点是粘性强、能够迅速黏合物品;缺点是,一旦沾到皮肤或是衣服上,就很难去除,而且胶水的溶剂都是有机挥发物,对人体还是有害的。用水能够去除吗?肯定是可以的,但是时间很长啊,需要用力把皮肤搓到红可能还有残余呢。一定要用专业的溶剂来去除吗?倒是也不用,请看下面的几种家中常见清洁强力胶的方法: * 洗甲水,女朋友或是老婆的洗甲水中通常都含有丙酮,这可是很牛的有机溶剂,可以轻易去除皮肤上的胶水,尤其是沾上时间不长的,使用方法很简单,用棉花团或是棉花棒沾上洗甲水擦洗强力胶即可。如果是“陈旧”

By KANNZ
drink-vodka-in-bar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泡吧常见酒类 伏特加酒 Vodka

西方人的烈酒,要评出烈度第一名,那伏特加绝对是当仁不让,估计伏特加说自己是第二没有酒敢说自己是第一。伏特加,英文名 Vodka ,被视为西方人六大烈酒之首,这是因为伏特加是由土豆等高淀粉作物发酵后经反复蒸馏得到极高浓度的酒精,再加入蒸馏水稀释而成,最大的特点便是无色无味无杂质。别被它纯洁的外表所迷惑!伏特加简直就是烈酒里的战斗机,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的战斗指数全都仰仗伏特加来提升了。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伏特加的酒精度通常高于其他烈酒,37.5%的伏特加那是最淡口味的了,40-50%虽然是最受欢迎的伏特加,但也只是中间站队而已;高度的60-70都是不罕见的哦。(小知识,欧盟规定,酒精度小于37.5%的不能叫伏特加)。伏特加谁发明的呢?当然是俄罗斯啦,1533年,在古俄罗斯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到了“伏特加”这个词,意思是“药”,可以用来擦洗伤口,内服则可以减轻伤痛。 干喝伏特加,那绝对是真爷们儿做得事情,因为伏特加喝起来与喝医用酒精(75%)的口感没啥区别的,除了火辣辣就是火辣辣,没有香气、没有味道、只有一道烈焰顺着你的食道向下滑落的感觉,

By KAN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