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湖北小伙,放弃欧美机会,来新西兰从零开始,教各族孩子唱中文歌

90后湖北小伙,放弃欧美机会,来新西兰从零开始,教各族孩子唱中文歌

在奥克兰的一个排练场里,一群来自不同族裔和国家的小朋友,投入地齐唱中国歌曲《蒹葭》。而这背后,与一位华人的努力有着很大关系,而他的经历,由很多“意外“的故事组成。

“因为一部剧来到新西兰”

这位合唱团的指挥,是中国合唱指挥家魏昌慕巍,他是奥克兰童声合唱团The Cloud的音乐总监。2019年,他辞去欧洲大学的职位,因为一部剧,来到了新西兰。

起初他在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合唱团做助理指挥,当时他的课题研究是一部清唱剧《弥赛亚》,这部剧在新西兰每个圣诞节都会上演,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剧,他便联系到了奥克兰合唱团的音乐总监,受邀飞来了新西兰。

新西兰的自然和人文都深深吸引了他,这里的音乐氛围也很浓厚,排练之后,他被推荐得到了坎特伯雷大学合唱指挥博士的名额。他欣然接受,开始了新西兰的学习和实践,魏昌慕巍自己有两个孩子,他希望在自己的孩子也能加入合唱团,但是考察过程中,他没有找到适合的。“那不如自己成立一个合唱团吧”,他做了这个现在想来都觉得疯狂的决定。奥克兰本身就有好多合唱团,而他又是新移民,从招生到运营,都要亲力亲为,并不容易。

“站在中西的交汇点”

聊起The Cloud童声合唱团和自己的教育理念,魏昌慕巍很有自信。“我常常和家长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The Cloud,那么可能也不喜欢其他合唱团”。

他观摩过世界各地的多个童声合唱团,摸索出来了一套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欧洲的会用沉浸的文化滋养你,美国会用大量风格考验你,中国很严格很登峰造极,新西兰的人文体验十足”,而他则在其中做一个中和,用多角度的方法来教授专业的合唱音乐知识。

魏昌慕巍的招生方式也很特别,他不会“一面定终身”,一般他会让家长先带孩子来排练场,观察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对音乐有兴趣,然后给到孩子一些曲目,让他们回家练习,然后再过来,在热身熟悉后再演唱,之后再让孩子回家,告诉家长自己是否想要继续学。

我不想看到孩子当着我面说不喜欢我,这很伤我的感情”,魏昌慕巍很感性很“任性”。他尊重自己的情绪,也真诚且耐心地对待每个孩子。“合唱团不是让孩子聚在一起唱歌的地方,这是他们通往音乐世界的桥梁,是展示自己的舞台”。对于每个在合唱团唱歌的孩子,他看的不只是眼前的成绩,而是在心中默默为他们计划好未来可以走的路,一年多的时间,他在奥克兰3个区有了9个合唱团,现在有200多位小团员,在2023年9月的新西兰Kids Sing(童声合唱)比赛上,这个成立仅一年多的The Cloud童声合唱团就斩获一金一银两项大奖,魏昌慕巍也被评为最佳指挥。

合唱团的运营并不容易,排练一次,场地费就要几千块,还需要提前很久预订,时间冲突时,还要有很多预备方案。与传统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不同,他需要“入世地”去处理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合同、费用等。工作状态的魏昌慕巍很专注,“不食人间烟火”,排练日他不吃饭,让自己精神高度集中。比赛当日的曲目是《流浪的小星星圆舞曲》,指挥过程中,看着孩子们眼中的光和投入歌唱的样子,那一刻他突然感动到落泪,“是否获奖已经不再重要,我知道孩子们真正享受音乐”。

阴差阳错去了波兰读书

魏昌慕巍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的父亲,是他的第一位钢琴启蒙老师。父亲是个“虎父”,对他很严格,现在提起来他还心有余悸。在父亲的严苛教导下,他的钢琴水平提升很快,但是“不太能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还有一点,是我英文不好,那不如去个不说英文的国家,从零开始。”因为波兰是肖邦的故乡,魏昌慕巍对这个国家很有感情。恰好当时波兰但斯克音乐学院来中国招生,他便去考,因为时任学院副院长Marcin Tomczak教授个人是指挥出身,便多加了几项,来测试考生的指挥能力。

魏昌慕巍乐理、音准都很好,Marcin Tomczak直接邀请他就读合唱指挥专业,当时一心想学钢琴的他,没有太放在心上,就直接回了家。到家后他很难过,告诉父亲“钢琴我没考上,但是评委让我学指挥”。他以为父亲会因此失望生气,没想到父亲很是激动,让他快答应,因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心想要成为钢琴家的他,“意外”进入了合唱指挥的大门,成了波兰但斯克音乐学院合唱指挥系第一批中国学生。当时他的英语成绩很差,自嘲“不知道英文有多少个字母”,但是却为了更好地听课,从零开始学了波兰语,现在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波兰语。

为家庭放弃难得机会

在波兰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里的课程很丰富,例如大一时会学版权管理等看似与音乐关系不大的课程,但是当他后来自己做合唱团的时候,才理解学院的良苦用心。合唱指挥像是一个导演,需要懂表演也要懂商务,更要做很多沟通、合同相关的工作,拥有全面的知识积累非常重要。

作为专业里的第一批中国学生,他也很争气,成绩出类拔萃,很受老师青睐。本科毕业后,教授给他留了硕士名额,鼓励他继续在此深造。没想到第二次“意外”出现了,当时他回国探望女友,很快女友怀孕,他直接拒绝了这个很多人求之不得的机会。

为世界小朋友种下音乐的种子

虽然拒绝了欧洲的硕士,但是他心中一直燃着一团火,希望再次深造,实现自我的突破。儿子出生后,他和妻子做了个勇敢的决定:重新学英文,考美国的硕士!当年最怕的英文,这次避不开了。

他开始死磕英文,学了大半年之后通过了托福考试,他带着六个月的儿子和妻子奔赴美国赶考。北卡大学的硕士考试有三轮,第一轮通过后,评委会给他三个作品,让他第二天直接现场指挥几十个人的乐团,在这期间根本没时间排练和准备,这很考察综合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通过,进入了第三轮面试,最后顺利入选。

本以为这样就能放下心,舒服地读书学习了,没想到课上受到了“意外的打击”。在做合唱团助理指挥的第一次排练时,教授让他直接去指挥60人的合唱团唱45分钟的歌曲,对于指挥来说40人是一个分水岭,人数不同指挥方式会有很大差异,这么多人的团,他之前很少接触。他硬着头皮上了台,但是每做一个动作都会被老师打断,好像连呼吸都是错的,“五分钟像是一年一样漫长”,感觉糟糕透了。

“60个人等着你排练,你必须记住所有歌词,知道每个声部,走在每个人前面”,教授让他直接“滚蛋”。

这给了他当头一棒,在欧洲读书时老师非常耐心,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一对一给他讲解,而在美国,压力倍增,他成了“吊车尾”。委屈和难过交织,他无奈地下台,请求老师给他机会观摩。就这样,他在门口看了一个学期,每次课后都会回家练习,为了看清楚自己的动作,他架起了摄像机,拍摄下自己的样子,从局外人的角度观察自己。“人有时候需要被打醒”,经过了一个学期的高强度练习,到了研究生第二年的时候,厚积薄发,他感觉自己“无所畏惧,每次下课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每次上完课都觉得自己提升很多”。

而后他顺利毕业,也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做职业音乐家,继续做合唱团指挥,因为“自己很热爱,也在这件事上花费了时间与精力,不做真的浪费”。

“我想让中文歌被世界听到”

魏昌慕巍很喜欢在新西兰的生活,工作室的柜子上挂着妻子在新西兰喝第一杯咖啡的画像,手臂上也纹着毛利纹身,孩子进入了本地学校就读。他的学生里,除了华人移民的孩子,也有欧裔、毛利族裔、意大利裔等不同国家、族裔的小孩。

魏昌慕巍也会选择中文歌曲给他们排练,小朋友们因此有了学中文的兴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来自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里的乐曲,在南半球被不同肤色的孩童吟唱。很多学生家长和业界同行,都对The Cloud 童声合唱团赞赏有加,特别是当他们看到中文曲目演出时,都连声夸赞。

“魏老师,这件事只有你能做”,很多本地老师和家长这样说,作为一个从小浸润在中国文化体系里多年的音乐家,他有着独特的东方审美,又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可以发现能够让不同文化观众民产生共鸣的曲子,将它带给世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他致力于将合唱作为一个桥梁,连接东西,也引导小朋友进入更宏大的音乐世界。“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曲目,而且中国也有世界顶级的童声合唱团,为什么一定要唱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等呢,现在的中国音乐很现代,是与世界接轨的,但是还没有被太多人听到”。

文化和谐交融,这个词在歌声中变得具象。魏昌慕巍也在孩子们的成长中,疗愈了当年那个东亚虎父身边学琴的小男孩,用音乐,创造着喜悦,成就着自我。如今在新西兰的他,实现着当初的愿望,二十几年的学习经历,流动在他挥动的双臂间,挥洒向世界的角落里,在小朋友的心中种下对音乐的兴趣。

长白云之下,The Cloud童声悠扬,这位华人音乐家,让中文响彻四方。

如果大家想听关于魏老师的更多故事,欢迎添加他的微信(weichangmuwei):

Read more

官宣:7000万纽币投入这一产业

官宣:7000万纽币投入这一产业

过去两年,许多国际巨星如Lady Gaga、Kendrick Lamar和Oasis选择绕过新西兰,前往澳大利亚演出,导致新西兰音乐迷错过许多大型演出。 这种情况可能将改变。 新西兰政府宣布将投入总额7000万纽币的一揽子资金计划,用于提振大型活动和旅游业。 旅游部长Louise Upston与总理Christopher Luxon周日下午在奥克兰共同公布了这一消息。 Upston表示,政府将大幅增加投资,以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并推动经济增长。 资金分配明细: * 4000万纽币:用于“活动吸引基金”,以确保从2026年起新西兰能举办更多大型国际活动 * 1000万纽币:用于“活动提升基金”,支持现有活动并吸引新的国际合作机会 * 1000万纽币:用于“地区旅游推广活动”,激励国际游客来访 * 最高1000万纽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升级,包括自行车道等项目 Upston称,这笔资金将使新西兰在活动和旅游方面的投资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致持平。 这批资金包含新设和现有项目,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步落实,预计年底前还会有更多关于活动及基础设施的宣布。 Upston称,“在过去三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医院将允许家属全天候陪护

新西兰医院将允许家属全天候陪护

新西兰卫生部宣布,全国医院将逐步实行新政策,允许病人的家属全天候(24/7)陪护。这一政策被官方形容为重视家庭支持与关怀文化。但护士工会则认为,其背后动因更多与人手短缺有关。 根据该政策: “在适当情况下,病人的家属(whānau)将被允许全天候陪伴病人,与护理和产科团队一起提供支持,同时也会尊重其他病人的隐私和康复需要。” 标准探视时间也将统一为全国一致。 新西兰护士协会表示,工会支持家属全面参与病人护理。 但护士协会同时指出,此次推动的核心原因之一,是由于“病人看护”(patient watch)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医院缺乏足够人手。 所谓“病人看护”,通常是指对失智或意识混乱等脆弱病人进行监护,以避免其伤害自己或干扰治疗。 近期在基督城医院,因医疗助理严重短缺,部分病人家属甚至被要求到场帮忙照看病人。 他还指出,某些护理任务需要专业训练,比如应对躁动或攻击性病人,以及操作专门设备——而家属并不具备这些技能,这将“制造出很多麻烦”。 卫生部则否认政策是出于人员不足的考虑,强调其核心是尊重病人选择,确保他们能获得家属支持。 目前,该政策已率先在Whanganui医院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多个行业年薪中位数突破10万

新西兰多个行业年薪中位数突破10万

在过去,人们一旦年薪突破六位数,就会被认为是高薪一族。 但如今,新西兰已有十多个行业的薪酬中位数达到或超过10万纽币。 过去十年,新西兰工资中位数从约6.7万纽币(视统计口径不同)上升至接近8万纽币。 经济咨询公司Infometrics首席经济学家Nick Brunsdon基于新西兰统计局数据,对各行业平均收入与中位数收入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矿业、制造业、电力与天然气供应、铁路、水运、航空与航天运输、电信、金融与保险、计算机系统设计以及医院等行业,均已进入“10万俱乐部”。 需要注意的是,该数据基于缴纳预扣所得税(PAYE)的雇员,不包括自雇人士或未参与有偿工作的群体。 行业收入榜单:矿业位居首位 * 煤炭、石油、天然气及金属矿开采业:中位数收入13.7万纽币,平均收入14.4万纽币,居所有行业之首。今年年中一份报告显示,该行业雇员约7470人。 * 计算机系统设计及相关服务:中位数12.6万纽币,平均收入12.9万纽币,排名第二。这类职位涵盖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规划、整合、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中国上市公司新西兰资产暴雷

中国上市公司新西兰资产暴雷

新西兰老牌航空货运公司Airwork集团于今年7月初倒闭。最新消息显示,根据首份接管人报告,该公司欠下受担保债权人高达1.45亿纽币。 据报道,导致Airwork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俄乌战争:五架波音757货机被困并遭俄罗斯扣押,给公司带来数以亿计的损失,被迫将相关资产价值全部核销,陷入与保险公司的长期诉讼。新西兰Airwork Group为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浙江日发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日发精机”,002520.SZ)的海外子公司。 作为一家中国机电行业的骨干企业,海外子公司的暴雷拖累这家上市公司几年上半年亏损大幅提高。 Airwork本是新西兰最古老的航空企业之一,历史可追溯至1936年,拥有波音737货机机队,业务涵盖航空货运、维修以及飞机租赁。 公司曾在2013年短暂在新西兰上市,随后于2017年被中企并购。 2022年10月,随着地缘冲突爆发,欧盟、美国、新西兰等国与俄罗斯相互制裁。 Airwork公司也终止了与俄罗斯客户Aviastar的飞机租赁合同,结果,5架波音757-200货机被扣留在俄罗斯境内。 2022年10月,日发精机曾对上述5架飞机计提减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