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面膜”悄悄进入新西兰,曾有人因此感染艾滋病

“吸血鬼面膜”悄悄进入新西兰,曾有人因此感染艾滋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容护肤很是正常,但是有些人却为此险些丢掉了性命... ...

新西兰美容隐藏“暗黑疗法”

有人曾因类似情况患艾滋最近新西兰一家美发沙龙因为不合规经营上了新闻。原因是他们家在医师没有医疗资格证明的情况下,提供价值650纽币的“吸血鬼面部护理”,这让顾客面临中风、神经损伤和栓塞的风险。所谓“吸血鬼面部护理”,指的是血小板血浆(PRP)面部护理,这个疗法前几天在美国还闹出了大新闻。

上个月美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发布了一个关于“吸血鬼面膜导致使用者感染HIV的调查报告,引发了网友热议。报告中写道,“柜台上有一台离心机、一个加热干浴器和一架没有标签的装有血液的试管。未贴标签的血液试管和医用注射剂、食物一起存放在厨房的冰箱里。里面并没有发现蒸汽灭菌器(这是确保医疗设备得到适当消毒的标准手段),最糟糕的是,针头和血瓶都有重复使用的迹象。”这听起来太随便了,不出问题才怪。

事情要从六年前讲起,当时40多岁的美国女生在海外度假,意外发现自己HIV检测结果呈阳性。

她很困惑,不知自己从哪里感染了这个可怕的疾病,通过排除法,她发现这件事可能与自己在新墨西哥州的美容护理有关。

她曾经在2018年春天,在那家诊所接受了“吸血鬼面部护理”服务,而这个服务是与血液有关的。这个“吸血鬼面部护理”是被一众明星带火的。

金·卡戴珊在2013年时就在 Instagram 上分享了这张照片,分享她接受的“吸血鬼面部护理”服务。

而后掀起了一股“吸血鬼面部护理”热潮,不仅是明星,很多普通人也开始尝试这种服务。在新西兰不少诊所,大家可以享受这项服务。

价格也不便宜,一次在1000纽币左右。

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下这个“吸血鬼面部护理”到底是什么,之所以说吸血鬼,是因为它在治疗中会用到血。

它的官方称呼是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 Rich Plasma简称PRP) 疗法,这种疗法会使用患者的血浆,利用其中能够帮助人体愈合和再生的多种生长因子,帮助机体恢复活力。

它的治疗步骤如下:  在面部和颈部涂抹麻醉药膏。抽取患者血液并将其放入PRP管中进行离心。在处理PRP时,去除面部和颈部的麻醉药膏。将析出的 PRP 放到注射器中,并使用微针笔开始治疗。使用微针笔将PRP注射到皮肤上。皮肤微针过程通常持续约 20-30 分钟,具体取决于个人肤质和体质。对于治疗效果,见仁见智,有人觉得有用,有人觉得不太有效果。

这个疗法,最初是用来治疗膝盖关节等地方的疾病的,后来被一些美容机构开发出来,就“上脸了”。

用血液来做保健

人类从来没停过其实人们使用血液进行美容,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例如公元前五世纪人们就开始采用的“放血疗法”,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月经运作是为了“净化体液不良的女性”,所以他也鼓励普通人放血以促进健康。

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就死于放血疗法,“他们给他放血,给他的头部冷敷,但随之,他变得虚弱,使不出力气来,而后失去了知觉,再没有醒过来。”

17世纪初,匈牙利的Elizebeth Bathory (伊丽莎白伯爵夫人),迷信巫术,用女孩的鲜血来永葆青春。据传她在城堡里杀害了600多名年轻女孩,用她们的血液泡澡。

在现代,使用血液美容的疗法就花样更多了,因为有了现代科技的加持,看起来更加科学。例如有博主去日本做的“换血疗法”,医生使用臭氧血液净化仪上给血液加注臭氧,然后将鲜红色的血液注入体内,称这样可以去除血液里毒素,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变好。

有人分享自己做“大血净”的图片,说其中有很多油,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

这种疗法在很多医院会使用,用来治疗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皮肤病、肿瘤、慢性疲劳综合症及各种疼痛疾病,医院很少会将它作为美容疗法,如果需要做但是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特别是有钱人,玩的花样真的很多,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抗衰狂魔”Bryan Johnson。

他通过向 eBay 出售一家科技公司而赚了数百万美元,此后开始在健康科技领域进行投资,其中包括他的抗衰项目Project Blueprint。

他有一支由三十多名医生和健康专家组成的团队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目标是减缓器官的衰老。  

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永葆青春,甚至是要返老还童,每年花200多万美元来做保养。

他个人近期晒出了自己的照片,从2018年到现在,面部更加立体,看起来年轻了好几岁。

为了永葆青春,他制定了很复杂的方案,其中之一就是与自己17的儿子和70岁的父亲“三代换血”。

在诊所里,17岁的儿子Talmage的血被抽出,然后通过机器析出,先是分出液体血浆,然后分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然后45岁的Bryan Johnson做了同样的事情,然后将儿子的血浆注入自己的静脉。
最后把他70岁的父亲血浆抽出,再将Bryan Johnson的血浆注入其中。

Bryan Johnson和父亲之间有些矛盾,他说这次换血加深了三代人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感觉联系更加紧密。

这有点古人歃血为盟的感觉了,在很多武侠电视剧中,我们常看到人们将手指割破,把血倒入酒中同饮,以此来表示大家血脉相连,情同骨肉。

富人有富人的玩法,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创意。前几年还流行过“经血面膜”的风潮,不少女孩用自己的经血敷脸,称可以让皮肤变好。

有些人不仅把血用在自己身上,还尝试用它浇花等。

人类关于血液的想象力,从未枯竭过。

但是笔者在这里还是提醒大家,在接触血液时,还是小心谨慎,因为血液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珍惜生命,远离血液风险。

Read more

新西兰华人市议员造黄谣?市长称:“恶心、下流”

新西兰华人市议员造黄谣?市长称:“恶心、下流”

NZ Herald今天播发一条独家消息,称惠灵顿市议员Ray Chung散布惠灵顿市长Tory Whanau和性、毒品有关的“小道消息”。 说一下背景:地方选举马上就要来了。 Tory Whanau作为现任市长,之前确实有过一些负面新闻,比如被人看到在酒吧喝高了,或者说话不得体之类。 而市议员Ray Chung是祖籍广东增城的新西兰第三代移民,已经宣布将竞选惠灵顿市长,目前支持率还不错。 事情是这样的—— 根据NZ Herald的报道,一封两年前的电邮近日曝光,内容是惠灵顿市议员兼市长候选人Ray Chung声称现任市长Tory Whanau曾在跨年夜参加“毒品与性派对”,包括“剧烈性爱”以及“柔软下垂的乳房”等露骨细节。 但Whanau坚决否认,称这完全是造谣,是对女性政治人物的“非人化攻击”,也是她决定不再竞选连任市长的原因之一。 这封电邮由Whanau本人提供给NZ Herald,她表示,希望选民能清楚看到,女性从政者会遭遇何种程度的污蔑和骚扰。 电邮主题为“A sordid night on the town(荒唐的一夜)”。Chung在电邮里写道,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洪灾后重建缺人手,政府喊失业者上,被骂了

新西兰洪灾后重建缺人手,政府喊失业者上,被骂了

新西兰南岛塔斯曼和马尔堡地区前几天因为暴雨导致洪灾,灾后重建需要不少人手。 新西兰政府把机会留给了那些“领着福利正在找工作的人”,说给他们发钱让他们去做这些工作。 “给你们找到活了” 社会发展部长Louise Upston宣布启动“加强型绿色工作小组”(Enhanced Task Force Green)。 该计划将拨款用于培训、装备、交通安排,并支付领取求职者补助金人员的薪资,以参与灾后清理工作。 Upston表示,清理工作可能包括清除杂物、修复围栏,以及维修受损建筑和水道。 她说,该计划将把求职者安排在最能帮助农场主和种植者清理农场的位置。 “在受灾地区,损毁评估正在进行中。社会发展部将与相关机构合作,确保尽快向需要帮助的农民和种植者提供‘加强型绿色工作小组’的支持。” 多年来,政府一直可以启用该小组,同时还会为地方议会提供一定资金,用于协助行政管理成本。 Upston还表示,该计划将“提供支持,以恢复社区大厅、花园、游乐场和公共空间等公共资产,使其恢复到灾害发生前的状态”。 “我们知道这些社区具有很强的韧性,大家正在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加强型绿色工作小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不降息!新西兰储备银行降息减速

不降息!新西兰储备银行降息减速

7月9日,新西兰储备银行(RBNZ)宣布将官方现金利率(OCR)维持在3.25%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公告发布后,新西兰元小幅上涨10个基点,达到约60.1美分,利率市场反应平稳。 储备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年度消费者价格通胀率预计到2025年中将接近1%-3%目标区间的上限,但得益于经济中的闲置生产能力和国内通胀压力的减弱,总体通胀率预计将保持在目标区间内,并于2026年初回落至约2%。 尽管如此,多位经济学家呼吁储备银行下调OCR以进一步支持经济增长。 自去年8月OCR从5.5%的高点开始下调以来,累计降幅已达225个基点。 市场和分析师普遍预计,未来的“终端利率”(即最低利率)可能在2.75%左右。然而,Capital Economics指出,储备银行可能低估了经济活动和通胀的下行风险,预计OCR最终可能降至2.5%。 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记录显示,维持OCR不变是委员会的共识决定,意味着全票通过。 然而,部分委员也考虑了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原因是近期经济活动背景疲软,以及家庭和企业在经济不确定性下的过度谨慎态度。 ANZ经济学家表示,他们仍预计储备银行将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这些企业出了200个工签,却在新西兰从事非法勾当

这些企业出了200个工签,却在新西兰从事非法勾当

一批批亚裔移民为了工作机会来到新西兰,然而却落入了一个个令人心寒的陷阱。 签证成“漏洞”,200人被引入黑工链 新西兰警方与移民局的联合调查“Operation Clementine”揭露:超200名外国人通过与越南大麻犯罪网络有关的“空壳公司”,成功获得工作签证入境,并最终被安排进入奥克兰大麻种植屋从事非法活动。 据NZ Herald报道,这些人最初以为自己能够在建筑、餐饮等行业合法就业,却最终被迫为犯罪团伙种植大麻,以“偿还”他们通过非法中介支付的高额签证费用。 许多越南公民为获取签证付出了1万至3万纽币。 警方在过去一年中查获了数千株大麻,这些大麻通常种植在租赁住宅内,电力甚至通过偷电方式从邻居家中引入。 部分被捕人员被称为“crop sitters”(看苗人),他们本是签证持有者,却被利用从事非法劳动。 38家公司涉案,部分已被证实“空壳” 调查发现,与被查封的大麻种植屋有关联的注册公司多达38家,这些公司主要登记在建筑或餐饮行业。 移民局指出,其中至少有11家公司已停止运营或被认为实际处于非运营状态,但这些公司名下仍有203人持有效签证滞留新西兰。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