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新西兰菜篮子为什么这么贵?

why-price-hike-for-food-20170710

牛油果6.5纽币/个、西蓝花4纽币/颗、西红柿8.99纽币/公斤……这个周末如果你走进奥克兰的超级市场,可能会被这些价格标签吓坏。新西兰的菜价已经飙升到让人以为天下大乱、全民抢菜的地步了。

6月新西兰统计局发布的消费物价指数显示,截至今年5月全国食品价格上涨3.1%,其中蔬菜价格上涨31%创下记录。生菜、红薯、西红柿,当这些最日常的蔬菜都开始坐地起价了,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感到寒风刺骨?

why-price-hike-for-food-20170710

image source: pixabay

我们有理由相信蔬菜涨价是季节性的,毕竟这个秋天新西兰刚连续经历三场飓风过境。飓风带来的大量降水不但破坏了收成,而且抑制了庄稼生长。食品短缺可能会伴随我们度过整个冬天。

但和隔海相望的澳大利亚相比,新西兰的食品价格依然高得过分了点:澳大利亚也有飓风过境,也有食品短缺问题,但澳洲人的同期食品购买能力比我们高出17%,这意味着新西兰的“菜篮子工程”可能存在问题。

新西兰只有3.3万公顷耕地面积, 澳大利亚有47万公顷,相当于新西兰的14倍。人口上澳大利亚大概是新西兰的5倍。以14倍的耕地面积供养5倍的人口,澳大利亚在粮食生产上拥有先天优势,更有利于发挥现代农业的规模效应。这意味着在生产成本上我们就比隔壁贵。

对本地农业形成更大制约的是,新西兰是个乳业立国的国家,耕地不是优先用来种植粮食而是作为牧场使用;另外因为人口增长,新土地规划把越来越多的市郊耕地转为建筑用地。乳业和房地产正在联手挖农业耕地的墙角,从长远来看新西兰可能无法在粮食生产上自给自足。

决定新西兰菜篮子的另一个因素是国际市场。作为非补贴出口经济体,新西兰没有食品定价权,只能被动接受国际市场的价格。这意味着虽然我们是畜牧业大国,但牛奶、牛肉等食品的国民购买价格跟国外相比没有任何优惠。

道理很简单:如果一瓶牛奶的新西兰国内市场价格显著低于中国(暂不考虑运费),对奶企来说最明智的决策就是把生产的全部牛奶出口至中国,因为出口可以换取更大的利润,国内市场的投放就将是零。这意味着只要用于出口的食品,我们的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都不可能存在明显价差,并且出口市场的价格水平决定了我们的价格水平。

近年来由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消费能力提高,带动了食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新西兰的菜篮子在别无选择下只能随海外市场起舞。

最后,当我们考察本地食品供应链时,会发现新西兰的食品超市属于典型的“双头垄断”(Duopoly):新西兰食品公司Foodstuffs拥有New World和Pak’n Save以及4Square连锁超市;澳洲食品公司Woolworth拥有Countdown。如果市场上只有两个大玩家,往往不会形成有效率的价格竞争。事实上,一些本地小型超市如Nosh和Mad Butcher正面临被大玩家排挤出局的情况。

对本地居民来说,既然菜篮子已经涨到让人躺平的地步,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考虑怎样才最省钱了。连锁超市的价格排位一般是:New World > 4Square > Countdown > Pak’n Save,其中的 Pak’n Save可以帮助你节省最多30%的日常食品费用,他们的宣传口号是新西兰最低的食物价格。如果是购买蔬菜和水果,最好选择周六/周日的本地早市,会有很多菜农摆摊贩卖最新鲜的蔬果,价格比Pak’n Save还要便宜许多,这些本地集市的信息哪里找?问问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的华人朋友,或者通过翻阅当地报纸查到。

看新西兰网站授权转载,原文地址:www.chinesenzherald.co.nz/news/property/why-price-hike-for-food/

Read more

新西兰今年最后一次降息,“房价不会爆涨”

新西兰今年最后一次降息,“房价不会爆涨”

周三,新西兰储备银行宣布将官方现金利率(OCR)调降25个基点,从2.50%降至2.25%。 这是今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声明,也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这是自2024年8月以来连续第四次降息,总共降了超过300个基点。 今天政策声明中最重要的几句话: 通胀已经到顶,到2026年年中,通胀会回到2%左右;经济还在谷底爬坡,但已经开始回暖; 2025年上半年经济很弱,6月季度GDP甚至跌了0.9%,但部分是统计季节因素夸大了跌幅; 失业率高了,但没以前经济衰退时那么惨; 房价不会暴涨,主要因为人口增长慢、长期利率仍高、住房供给改革在起作用。 此前,在10月新西兰储备银行已经大砍50个基点,这次再降25个基点到2.25%,是2025年最后一次降息动作。 这也是代理行长Christian Hawkesby最后一次主持会议,新行长Anna Breman(瑞典人)其后会正式上任。 2026年还不会再降了? 大部分经济学家预测:2026年利率会在2.25%附近“暂停”,经济会缓慢复苏,但不会太猛(因为新西兰生产率低、人口增长慢)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纽航员工12月罢工,1.5万乘客受影响

纽航员工12月罢工,1.5万乘客受影响

纽航新CEO Nikhil Ravishankar今早接受采访了。 看主持人的表情,就知道全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纽航问题多多,但摆在当下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罢工。 工会组织在12月8日举行罢工,范围达到员工的80%,将造成航班大面积中断。 Nikhil Ravishankar称受影响数字还没精确计算出来,估计最多可能影响1.5万名旅客。 此次工业行动由工会组织,主要诉求包括提高薪资和津贴。 Nikhil Ravishankar在今早节目中表示,航空公司正在制定应对方案,包括取消航班及为旅客重新安排航班,但将努力把影响降到最低。 他强调,接下来的谈判将至关重要。 “一旦具体细节确认,如果最终走向罢工,首批我们会通知的就是乘客。” 纽航机舱服务人员目前的基本年薪在58,000-85,000纽币之间。 工会的整体薪资要求总额达“数百万纽币”。 但Ravishankar指出,薪酬不仅是基本工资,“这是一份非常特殊的工作,还有大量非基础薪酬的津贴。” 上周五,代表机组成员的两个工会——新西兰空服人员协会(FAANZ)及工会E tū——联合宣布,将于12月8日举行罢工。FAAN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华人老板被抓,兄弟俩成“难兄难弟”

奥克兰华人老板被抓,兄弟俩成“难兄难弟”

近日,34岁的Weijie Ru(右)和哥哥Jiehong Ru一同出现在奥克兰地方法院。哥哥因售卖约3万纽币非法香烟,被判非监禁刑;但作为进口行动的主要组织者,弟弟则被判处两年九个月监禁。 法官明确表示,他不相信被告“妻子离弃、孩子无人照料”的说法。两兄弟以及被告妻子的证词“缺乏可信度”。 Weijie Ru是一位奥克兰商家。自2020年起,Weijie Ru利用一个已停止经营的木地板公司客户代码,从中国进口多批货柜,申报物品包括纸板、钉枪、工具等——乍看正常,却疑点重重。 前两批货柜当时未被截查,但在第三批货柜过X光扫描时,海关发现货物中夹藏大量香烟。不过由于内部沟通失误,该批货柜仍被放行。 直到2020年10月,第四个货柜被正式查验,海关人员发现——三个“空心纸箱托盘”中,竟塞满了1,679,800支走私香烟。 海关根据影像比对,判断第三个货柜同样装有约160万支香烟。 因此,检方仅针对最后两批货柜提出指控,但法院认定,实际总进口次数可能高达四次。 去年9月的审判中,Weijie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法:跟踪骚扰最高判刑5年

新法:跟踪骚扰最高判刑5年

跟踪骚扰行为在新西兰被正式列为刑事犯罪,最高可判处五年监禁。 这一立法于昨晚在国会完成三读。 提出该法案的司法部长Paul Goldsmith表示,长期以来,施害者通过跟踪行为在情感、心理及经济上伤害受害者。 所谓跟踪与骚扰,被界定为施害者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受害者恐惧或痛苦,却仍持续实施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Goldsmith说:“跟踪与骚扰是恶毒的、阴险的,甚至可能致命。国会已经发出明确讯息——这种阴暗的行为必须停止。” “今天是许多新西兰人的胜利。” 他指出,女性在此类案件中受到的影响特别严重,而施害者往往是“妄想的、性别歧视的、具有虐待倾向的”。 “更糟糕的是,施害者经常利用受害者的孩子来实施监视、传递威胁,甚至直接威胁这些孩子。” 法案将“行为模式”定义为在两年内发生的两次特定行为。 《犯罪立法(跟踪与骚扰)修正法案》列举了多种跟踪行为,包括: * 监视或跟踪他人 * 非受欢迎的联系或沟通 * 损害他人的名誉或人际关系 新罪名还包含警方告知机制以及相关的抗辩理由。 法案将于2026年5月生效,也就是立法获得御准后的六个月,以便警察和司法系统接受培训,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