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控制花园中的蚂蚁数量?

ant-killer

新西兰的花园别墅生活让很多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城里人”羡慕不已,不少华人朋友万里迢迢来到这个岛国、只为了追求这种贴近自然的生活。蓝天白云绿草鲜花,看起来固然是好,但是过上了“贴地气”的生活,恐怕一些您在国内没遇到过的烦恼也接踵而至。新西兰的蚂蚁就是绝大部分“小别墅”的屋主们都头疼不已的“顽症”,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这种小学课文中提到的“勤劳的小蚂蚁”确实是异常的“勤劳”,一刻不停的在您家的房子周围忙东忙西;但如果被蚂蚁中的“侦察兵”发现了您家厨房或是衣橱里有什么让它们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噩梦的开始了,一条条川流不息的蚂蚁大军将沿着固定的路线将“战利品”不断的从您眼前搬回自己的巢穴之中,虽然蚂蚁不会向蚊子苍蝇那样招人讨厌,但是天天看到虫子在自家爬来爬去想必您也不会开心的。

ant-killer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小蚂蚁很容易消灭,生命力也不算是太强大,但是“架不住蚁后她老人家能生啊!”。如果您仅仅是简单的使用杀虫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消灭,那么等待残留在表面的药效褪去,小蚂蚁们还会坚定不移的继续来访的。如果用毒性更高、残留时间更长的农药呢?恐怕您家的宠物、小孩子的健康也会同样受到威胁吧?自然不能选择这条路。

用网上的小偏方吗?您肯定尝试过以下小秘方中的一个或是几个:

  • 牙膏
  • 小苏打
  • 卫生球(樟脑丸)
  • 洗洁精
  • 漂白粉
  • 各种奇怪的做菜用的香料
  • 倒开水
  • 等等等等

这些偏方确实是有用,但是属于“见招拆招”的方法,堵住了一条路,小蚂蚁的侦察兵可不是吃素的,没两天就会开辟一条“新通道”,继续向战利品发起进攻。

还好新西兰的超市和DIY超市、以及花园用品店都有“定向”消灭蚂蚁的药物出售,为了避开广告嫌疑,看新西兰站长就不说是什么牌子了。但是新西兰的超市中也就一两种牌子而已、花园用品店的牌子会有五六种,但是其作用的原理、以及主要成分都差不多,您买来用就是了。这种药物往往以液体或是固体粉状物的形态进行包装销售,一小瓶就可以毁灭整个蚁穴,而且低毒对人和宠物没有副作用。它不是高毒性的毒药,正相反,它的原理是把“硼砂”Borax混合在甜甜的粘液中,用气味吸引“侦察兵”并由此引导蚂蚁中最勤劳的那些人“工蚁”来进行搬运。工蚁既勤劳又诚实,碰到好吃的绝不会自己独自享用,而一定会把它搬运回自己的巢穴,吐出来给蚁后进行食用。这种药物的合理配方让蚂蚁在“甜蜜中死亡”,搬运过它的工蚁、以及从工蚁处得到大量喂养的“蚂蚁皇后”,都会因为药物在身体内的渐渐累积而在三五天后“毒发身亡”。

这种消灭蚂蚁的药物虽然用的时候没有“剿灭的快感”,但是实际上其杀灭原理是非常“恶毒”的。无论蚁后躲在巢穴中什么地方,一只只携带着少量药物的工蚁,都会向一颗颗子弹一样射向蚁后;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蚁穴被消灭殆尽,再无小蚂蚁可以出来捣乱了。这种液体的包装上面都会标明Ant Killer的字样,还会注明Contains Borax,看到这些字样,您就放心用吧;这种药物价格都很便宜的,几块钱一瓶而已,只要按照使用说明,滴落或是撒在小蚂蚁出现的路线上就好,小蚂蚁会马上发现“好吃的”并放弃原本的搬运计划转而搬运“甜蜜毒药”的。记得下雨天的时候不要用这种药物,会随着雨水流掉的。

那么,为什么本文的标题是“如何控制花园中的蚂蚁数量”而不是“如何把花园中的蚂蚁赶尽杀绝一只不剩”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蚂蚁的数量太多了,肯定有漏网之鱼,靠着一瓶两瓶药物就像把自然界中最“牛叉”的昆虫之一“满门抄斩”是肯定不可能的;第二,蚂蚁从某些意义上来讲是自然循环中非常重要的一节,把蚂蚁消灭光了您家的花园中可能会出现其它类型的“不速之客”。

Read more

新西兰税务局盯上这类人,有人亏光了还要交税

新西兰税务局盯上这类人,有人亏光了还要交税

最近这两年,加密货币有不少新西兰人冲进去投资,希望赚快钱。 但是——在新西兰,买低卖高赚的钱要当“收入”报税,就像卖股票或其他投资一样。 新西兰税务局从去年开始“严打”,因为很多人“玩得开心”,却忘了缴税。 现在,他们用交易平台数据“抓大鱼”,结果挖出一堆欠款。 盯上交易量最大的1.5%玩家 新西兰税务局最近的打击行动,已经挖出上千万纽币的未缴税款。 一位资深会计师直言,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实际问题更大——因为太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该缴税。 根据税务局的年度报告,本地加密平台数据显示,新西兰有近19万人玩过加密币,总交易额高达72亿纽币。 税务局没全抓,而是瞄准了“高手”:交易量最大的1.5%玩家,他们包办了79%(约57亿纽币)的买卖。 税务局联系这些人,会问:“你的加密赚钱呢?为什么税表里没写?” 结果,行动已确认980万纽币的欠税,其中730万是大家主动补缴的“好孩子”。 七成玩家“漏税”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建筑法修改:“祖母房”新规通过

新西兰建筑法修改:“祖母房”新规通过

新西兰房主很快就能在自家后院建造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简易“小型附属住宅”(俗称“granny flat”,祖母房),无需申请建筑许可(building consent)。 这项修改《建筑法》(Building Act)的法案已于周四上午在国会完成三读并最终通过,所有议员一致投票支持。 新规将于明年年初正式生效。 根据规定,房主在施工开始和完工时仍需通知地方议会。 同时建筑仍须符合建筑规范(Building Code),并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施工。 该政策是国家党与优先党联合执政协议中的一项承诺。 住房部长Chris Bishop 表示,这项改革将直接增加住房供应,进而降低生活成本。 他说:“目前在新西兰,即便是最简单的房屋建设,也要经历复杂又昂贵的审批流程,严重阻碍了住房建设。” “这些简易住宅将为家庭提供更多居住选择,是缓解住房短缺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优先党议员Shane Jones称,他为这类改革呼吁了二十年。 “对那些多代同堂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 他补充说:“这项立法对为员工提供住宿的公司,以及像Chatham Islands这样的小型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电动巴士在新西兰撞车后起火,1人死亡

电动巴士在新西兰撞车后起火,1人死亡

昨晚,奥克兰Parnell主干道Tamaki Drive发生严重车祸,一辆电动巴士起火燃烧,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警方今晨确认,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目击者称,事故现场一片混乱,路人拼命试图营救被困者。 有人回忆道:“火焰有三五米高。大家不断往火里泼水,但火势越来越大,根本压不住。”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电动巴士已经陷入火海。 事故源于巴士与一辆轿车正面相撞。 另一名目击者说,一名女子从巴士后部逃出。 “他们把车里的女士救出来,她被抬到地上,大家在帮她。” 但也有人未能及时脱困。 有照片显示,一辆轿车被卡在奥克兰交通局的电动巴士下方。 有人形容,当时伴随着尖叫和求救声,火势来得太快。 社交媒体上有多名奥克兰目击者发帖形容,巴士撞上小车后,火势“极为猛烈”。 “一瞬间像是满屋烟花爆炸。”有人在Reddit上写道。 另一人称:“我从没听过这么多救护车警笛几乎不停地响,场面太可怕了。” 急救部门派出三辆救护车。现场共评估两名伤者,其中一人伤势严重,另一人中度受伤。 警方今晨7时30分确认,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奥克兰交通局表示,正与警方及消防部门密切合作,调查这起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一男子光天化日下“出翔”

新西兰一男子光天化日下“出翔”

奇葩的事件发生于星期日下午,在罗托鲁瓦Haumoana St的一个儿童游乐场。 居民Angela Wharekura表示,她的婆婆当时从窗外看到一幕,大喊“那个人到底在干什么?”. 随后发现对方竟在儿童游乐场内拉屎,并用手擦拭游乐设备。 Wharekura随即带着女儿冲出家门,边喊边拍照录像。 “他开始变得很凶,朝我们走过来,还威胁说再拍就过来揍我们。”她说。 就在紧张气氛升级之际,另一名体型高大的男性居民从屋里走出,对男子大喊:“你过来,我来收拾你。” 看到更多民众聚拢过来,男子立刻逃离现场。 Wharekura表示,Koutu社区一向团结互助,“我们互相照应,这种人不敢再回来,也不会再干这种事。” 她随后报警,并联系了另一位邻居,协助通知罗托鲁瓦地方议会。 出于道德考虑,媒体未刊登事发时拍摄的照片。 警方证实接到报案,称一名男子在Haumoana St游乐场“涂抹粪便”。 “警方到场后未能找到嫌疑人,目前已要求报案人提供更多信息。” 罗托鲁瓦地方议会发言人表示,对这种公共场所的不当行为感到“极度失望”,并强调此类事件“极为罕见”。 议会已派出清洁团队前往现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