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老房子的石棉问题

asbestos-properties

石棉是已被证实的一种强致癌物,尤其是它的纤维被人体吸入后,会永久停留在肺部,造成呼吸障碍并大大增加吸入者罹患肺癌的机会;所以,新西兰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石棉的使用;但不幸的是,很多新西兰的老房子,还在使用石棉作为保温材料,造成这些旧房子潜在的健康风险。如果您正准备在新西兰买一个房龄超过30年的房产,或者您正居住在这样的老房子中,那么您就应该关注一下石棉这个问题。

asbestos-properties

image source: wikipedia images

石棉Asbestos简介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石棉又称“石绵”,为商业性术语,指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和热侵蚀、电绝缘和具有可纺性的硅酸盐类矿物产品;它是天然的纤维状的硅酸盐类类矿物质的总称。石棉由纤维束组成,而纤维束又由很长很细的能相互分离的纤维组成。石棉具有高度耐火性、电绝缘性和绝热性,是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但是由于石棉纤维能引起石棉肺、胸膜间皮瘤等疾病,许多国家选择了全面禁止使用这种危险性物质。

由于新西兰的民宅绝大部分都是木制框架,并辅以Weather Board等外墙覆盖物,所以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石棉作为非常好的一种隔音、隔热、隔温、隔潮、抗虫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西兰民宅之中,多位于内墙与外墙之间、以及屋顶与天花板之间的夹层中,还有一些在1983年之前的水泥外墙中,含有石棉纤维的成分。石棉的英文是Asbestos,新西兰含有Asbestos成分的房屋并不在少数。

但是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石棉的危害渐渐被人们所周知;而含有石棉的老房子,则变成了新西兰房产市场上比较“棘手”的物业,已经被证实有石棉夹层的房屋,更是如此;因为这些老房子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的石棉已经变得更加脆弱和碎片化,像灰尘一样很容易散发到空气中被吸入,而建筑工人们深知石棉的危害,如果他们如果在对老房子进行改造的时候看到了大量的石棉夹层,即便房主给出大价钱让他们去拆除可能都没人愿意做。

如果您知道自己的老房子使用了石棉材料,并且在请施工队进行施工的时候故意进行了隐瞒,则可能引起严重的法律后果,因为新西兰对于工人的健康保护十分严格;石棉这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必须要有专业的队伍来进行无害化处理;而“专业”在新西兰就意味着“大价钱”。

正因为如此,很多新西兰有经验的购房者,在碰到这个时期建造的老房子的时候,会格外注意这个问题,并花钱请专业的房屋检测师来进行房屋是否含有石棉的检测;一旦发现大量石棉的踪影,潜在的买家可能就要掂量掂量是否还购入该物业;毕竟,花钱请人太贵,自己弄毁了身体不划算,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愿意接。石棉纤维只有被吸入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皮肤接触是没有健康危险的。

如果您的房屋被证实含有石棉的成分,您可以请拥有WorkSafe NZ Certificate这种证书的专业人士来为您清除石棉,或者,您可以查看新西兰卫生部的网站关于房屋中石棉成分危害及应对方法的网站,请点击这个链接进行查看

Read more

假冒身份,他在新西兰生活25年!换了护照,再把亲戚申请到新西兰

假冒身份,他在新西兰生活25年!换了护照,再把亲戚申请到新西兰

从假结婚到假身份,一名男子用哥哥的名字在新西兰生活了25年——如今,这场骗局终于被揭穿。 用哥哥身份混进新西兰,拿护照换国籍 “Jahangir Alam”,这个在新西兰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男人,其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个谜。 他来自孟加拉国,却从1990年代起便冒用自己哥哥的身份,在多个国家之间往返。 最终落脚新西兰,并用假身份一步步拿到工作签证、永居、再到公民身份和护照。 更夸张的是,在取得新西兰国籍后,他还借此帮自己的“妻子”Taj Parvin Shilpi和母亲申请签证,总共提交了14份签证申请文件。 虽然他母亲最终没能来成,但Shilpi却在2008年顺利入境,并开始和Alam共同生活。 他们现在的儿子也已经21岁,是名大学生。 但令人震惊的是,真正的Alam其实是在美国生活的50岁男子。 在新西兰生活二十多年,如今深陷官司的“Alam”,他的身份从一开始就是个骗局。 假结婚、假文件,骗局持续20多年 Alam最初是以游客身份来到新西兰的。 为了留在这里,他和一名新西兰女子结婚,虽然他声称这段婚姻是真实的,只是因“生活方式差异”而结束,但事实显示这更像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为了“讨好女孩”,新西兰男子点燃警局,结果悲剧了

为了“讨好女孩”,新西兰男子点燃警局,结果悲剧了

最近,新西兰北岛小镇Kaikohe的警察局被一件事整无语了。警察局差点被烧,原因竟然是一个叫做Zayne Gordon的男子要“吸引女孩的关注”。 自制燃烧瓶扔到警察局 2024年12月12日凌晨3点15分左右,闭路电视监控拍摄到Gordon快速奔向Kaikohe警察局正门斜坡。 他手持一瓶装有纸巾的瓶子(相当于自制燃烧瓶),将点燃的纸巾塞入瓶口引燃,放到警局入口然后跑开。 纸巾火焰熄灭后,他还跑回来重新点燃,这次点着了。 瓶内燃烧物爆炸,造成警局门口黑色焦痕及一定程度的外观损坏。 事件全过程他用都在手机录像,且正在与某人通话。 逮捕后,Gordon承认纵火行为,但辩称并非针对警察,而是为了“给一名女孩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Gordon多次缺席法庭,处于“逃跑”状态。 过往犯罪累累 检方指出,他长期滥用冰毒,自15岁起便开始接触这类毒品。 据称其母亲曾引导他尝试毒品,导致他深陷毒瘾无法自拔,连续作出危险且违法的决定。 2022年,Gordon因无证驾驶被警方指控,并获准保释。 但此后,他屡次违反保释条件,多次未能出庭应审,导致法院多次发出逮捕令。 2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建筑协会前主席被曝丑闻!被判赔偿6位数......

新西兰建筑协会前主席被曝丑闻!被判赔偿6位数......

新西兰一位曾经的建筑界“大佬”,不仅没盖房、卷走客户定金,还故意拖延诉讼三年。 收了钱却不干活,建筑老板“金蝉脱壳” 这起建筑纠纷的主角是John Stewart MacDonald,曾经风光无限的新西兰全国建筑协会(Master Builders Association)前会长。 他的背景、资历看起来非常体面,让人一开始很难想象,他竟然会卷入严重的商业欺诈行为。 2020年,MacDonald通过他位于汉密尔顿的建筑公司John S. MacDonald Builders Ltd.接下了两对夫妇的建房项目。 他收取了他们29万纽币定金,但几乎没有动工,最后一次施工进度就是下面照片的程度了。 更令人气愤的是,客户的钱不仅没花在施工上,而是被他用于翻新他自己的住宅,还拿去投资赛马。 而且到了2021年,他直接把公司申请清算,留下满地烂摊子。 于是,两对夫妇只好把他告上了法庭。 客户好言求和解,他三次拒绝、反复拖延 案件在2023年进入庭审阶段。 客户原本并不想把事情闹大,早在2021年11月就提出过:只要MacDonald愿意赔偿18万纽币,就可以和解,结果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美国一家四口“逃来”新西兰:“美国不能待了”

美国一家四口“逃来”新西兰:“美国不能待了”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的第一天,美国一家人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举家迁往新西兰。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年仅9岁的女儿在美国待不下去了。 “现实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住在科罗拉多州的夫妻俩Brandon和Candace有两个孩子,Holt和Chase。 几年前,年幼的Chase向父母出柜,明确表达自己是一个女孩。 父母完全接纳了她的身份,也开始尽其所能地支持她,包括让她接受性别肯定的医疗照护,让她在学校被以正确的身份对待。 然而,美国政治环境却越来越令他们担忧。 当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仅仅24小时内,他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明文规定“美国只有两种性别”。 这一命令不仅否定了跨性别者的存在,也为之后更严苛的反跨性别政策铺平了道路。 Brandon说:“原本朋友还安慰我们,说‘特朗普不会真的去针对LGBTQ群体的’,但现实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他们以为政策限制会是逐步推进的,但现实是:第一天就来了个“当头一棒”。 “这不仅是针对整个LGBTQ群体,而是特别针对跨性别者,尤其是跨性别青少年。” 早就有了“逃离计划” 尽管他们所住的科罗拉多州目前仍允许未成年人接受性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