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尖锐批评总理:新西兰的经济复苏措施不如邻国

australia-handling-consequences-better-20200522

总理强大的商业咨询委员会向她传达了一个尖锐的信息,即在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方面,澳大利亚比新西兰做得更好。

委员会主席、恒天然首席运营官Fraser Whineray表示:“澳大利亚目前正在协同优化新冠后民众福祉和经济复苏,其效果好于新西兰。”“如果我们不将最优秀的团队投入到复苏和改革中去,和最具可比性的国家相比,我们会面临更大的滑坡,并失去更多最宝贵的资产——我们的人民。”

这不仅会让年轻一代承担更大的债务风险,还会让新西兰成为一个不太适合居住的、幸福感大大降低的地方。

Whineray告诉英文《先驱报》,虽然新西兰在处理新冠疫情的具体医疗问题上做得很好,但“在福祉问题上,我们落后了”。

该委员会在上周五Whineray发给总理的一封“总结信”中敲响了 “警钟”,委员会在9月19日大选前正式解散。

自4月初以来,该委员会一直在推动Ardern建立一个组织,以效仿澳大利亚总理Scott Morrison领导的强大的全国新冠协调委员会,并告知她,咨询委员会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相反,委员会建议,成员的能力,以及许多其他商业领袖的能力,将对新西兰的未来最有价值。

相反,政府提出成立一个基础设施集团和一个拟议的实体,由学者、工会、官员、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组成。

Whineray在信中表示,成立一个复苏特别工作组和改革委员会,将是“对新西兰日益上升的国际声誉的一次勇敢的妙举”。“在疫苗将我们从太平洋的孤立中拯救出来之前,我们可能还需要一年的时间,但我们复苏经济的方法似乎远远不及塔斯曼那侧的国家做得好。”

“我们特别提到2020年3月25日成立的澳大利亚全国新冠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由Fortescue Metals前首席执行官、珀斯机场现任主席Neville Power担任主席,并得到由Greg Combet、Jane Halton、Paul Little、Catherine Tanna和David Thodey组成的执行董事会的支持。高级官员如Phil Gaetjens和Mike Pezzullo也是成员。该委员会正通过企业对企业和企业对政府的网络展开工作,以释放资源,突破瓶颈,解决问题,使澳大利亚的企业和社区得到支持。

Whineray写道:“展望未来,由于澳大利亚即将进入下两个阶段,它似乎走在了前面。”“我们可以选择坚持当前的战略,或者寻求新的方式。为了避免公共部门将政府持有的新西兰资源错误配置给非核心活动和低生产率的公共部门,我们非常需要强大的企业加入进来,与中央政府一起行动。”

上周五,英文《先驱报》报道,Ardern的商业咨询委员会即将结束短暂的工作,以帮助实施Robertson的计划。

总理在新西兰商业联合会BusinessNZ的预算案后发布会上表示,她计划“摆脱选举前的休眠状态”。就在她发表上述言论的同一天,咨询委员会向她发出了“总结信”。

Ardern接着说,在封锁期间,她曾就正在讨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跨塔斯曼’Bubble’征求过一些成员的意见。

在4月7日的视频会议上,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倡导和建议:

  • 福祉是由经济支撑的。福祉的最优化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的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另一个是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害对民众长期幸福的影响;
  • 提高卫生技术和边境管控。将更强大的技术和能力引入四个关键的公共卫生领域,包括检测、追踪、建模和更严格的边界控制,在不影响临床医疗的情况下复苏经济,造就福祉;
  • 根据现有的《健康与安全法》(Health and Safety Act)重启经济活动。根据现有的HSE法规和重启经济活动的建议顺序,使不同警戒级别有更多的经济活动(公共的和私人的)重启;
  • 关于企业的经济复苏和改革。建议与商业复苏特别工作组和改革委员会一起,进行真正的、大规模的公私部门合作;
  • 加大贸易投入。要重视贸易,在新冠之前民族主义曾有很明显的上升趋势。尽管规则越来越不确定,但企业和政府需要在贸易议程上非常努力,尤其是考虑到国际旅游业对新西兰出口收入的损害。

委员会早些时候曾计划在3月6日的会议结束后终止工作,但后来因新冠疫情而延长了工作。

委员会成员包括:Whineray,Peter Beck(Rocket Lab),Barbara Chapman(Independent Director),Jacqui Coombes(Bunnings),Anna Curzon (Xero), Andrew Grant(McKinsey),Miles Hurrell(Fonterra),Bailey Mackey (Pango Productions), David McLean (Westpac), Joc O’donnell (HW Richardson), Gretta Stephens (Blue/NZ Steel)和Rachel Taulelei (Kono)。

australia-handling-consequences-better-20200522

Read more

悲剧:新西兰突发枪击案,警察头部中枪,38岁父亲中弹身亡,留下3个孩子

悲剧:新西兰突发枪击案,警察头部中枪,38岁父亲中弹身亡,留下3个孩子

今天凌晨新西兰怀卡托西部小镇突发一起严重事件。 一男子与警方对峙中被击毙,一名警员中枪受重伤。 事件惊动新西兰总理和警察部长,警方上午11点紧急开办发布会。 01 嫌疑人被击毙 竟是消失4年的他 警方9月8日凌晨2点30分左右接到报警,称Waitomo的Te Anga Rd一商店发生盗窃。 抵达现场后警方与盗窃者对峙,一名警员遭到步枪枪击,头部中枪。 嫌疑人被击中,该男子立即接受了急救,但当场死亡。 现场还有另一名嫌疑人被逮捕。 中枪警员被送往医院,情况危急。 有目击者称,看见一名儿童被带上警车离开封锁区域。 这个消息迅速引爆全国媒体,冲上今天所有新闻的头条。 死在枪口下的嫌疑人背后是一段轰动全国的谜案。 带着3个孩子失踪的新西兰父亲Tom Phillips的姐姐今早向媒体确认,逃亡的Phillips已经死亡。 上午11点新西兰警方发布会表示,暂时还未尸检,但已基本确认死者为Tom Phillips。 02 带娃消失4年 在丛林中生活 这是新西兰有史以来最离奇和抓马的失踪案之一,历时4年终于有了结局,让人唏嘘。 现年38岁的Tom Phill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宜家官宣开门日期

新西兰宜家官宣开门日期

再过三个月,宜家(IKEA)将正式向新西兰人说一声“Kia ora”。 瑞典家具巨头宜家(Ikea)于今日上午10点宣布奥克兰Sylvia Park门店开业日期。 开业日期定在今年12月4日。 新西兰总理Christopher Luxon出席宣布仪式,并在随后参观了这座占地34,000平方米的宜家门店。 IKEA零售(Ingka集团)首席运营官Tolga Öncu今天表示:“IKEA在新西兰受到的关注和期待,甚至在瑞典都能感受到,我们对此深感谦卑。“迎接一个新国家加入IKEA大家庭,总会带来特别的情感,我们非常期待与新西兰人见面,并帮助他们实现居家生活的需求与梦想。”宜家新西兰高管也在今早的仪式上发表了讲话。 宜家首次提出在奥克兰开设门店的计划到今天已有七年之久。 宜家最初计划在新西兰开设多家小型门店,但受疫情影响,未能实现。 直到2021年,宜家与Sylvia Park达成土地交易,项目才真正开始推进。 2023年,Sylvia Park门店开始动工,到今天已经两年。 新西兰首家IKEA门店的亮点: * 大型门店,总面积约34,000平方米,比全球门店平均规模更大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移民局针对印度修改规定

新西兰移民局针对印度修改规定

自2025年12月1日 起,新西兰移民局将仅接受由印度外交部地区护照办公室(Regional Passport Office,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出具的无犯罪证明(police clearance certificates),适用于居住在印度境内的印度籍签证申请人。 移民局表示,此举是为了确保收到的无犯罪证明更加统一、易于核实。 从上述日期起,只有由地区护照办公室签发的无犯罪证明才会被视为符合移民要求。 此前,印度签证申请人可以提供由副警司、警司办公室,或当地警察局签发的无犯罪证明。 但这些文件格式不统一,且核实难度较大,因此自12月1日起将不再被接受。 这一政策变更 不适用于: * 居住在印度境外的印度籍申请人 * 曾在印度居住过的非印度籍申请人 移民局提醒,计划于12月1日或之后递交申请的印度籍人士,需要确保提供符合新要求的无犯罪证明。由于办理相关文件需要一定时间,申请人应预留充足时间进行准备。 Reference: https://www.immigration.govt.nz/about-us/news-centre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Japan Mart店长被群殴昏迷

新西兰Japan Mart店长被群殴昏迷

一名在Lower Hutt经营商店的女子,在追赶几名闹事少女并试图等待警方时,却被对方围殴至昏迷。 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治安和警力反应的担忧。 这名女子是当地Japan Mart的店长。 上周六下午,她发现四名少女在店内行为粗鲁,把商品推倒在地,还出言辱骂。 闹事少女还用水瓶向她喷水,甚至将手机对准她拍摄。 店长随即要求她们离开商店,并让员工报警。 然而,闹事少女离开后,女店长决定保持约50米的距离跟随,打算在警方到来时指认嫌疑人。 这是,其中一名少女折返,将她拽住头发拉倒在地,随后离开。 女店长再次呼喊员工确保报警,并继续尾随。 当她跟随至Queens Arcade时,几名少女突然转身。 她们将女店长包围,猛踢猛打,重点攻击她的头部,直至她失去意识。 女子醒来时,发现一名路人站在附近,但对方并未报警。 她好不容易站起身来,并决定继续追踪至Dudley St,却又遭少女挑衅:“要不要再来一次?” 此时一群男孩出现,她感到危险,只得离开。 整场冲突中,警方始终未到。 女子的丈夫对警方的迟缓反应极为愤怒. “我妻子以为警方会来支援,结果她孤身一人,被打倒在巷子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