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西兰挑选和购买水果?

choose-and-buy-fruits-in-new-zealand-supermarket

春暖花开,新西兰一年一度的水果旺季又要到来了,这不仅是因为新西兰本地的水果开始上市了,漂洋过海而来的外国水果也正巧处于丰收季节,甜美多汁、价格又不算是太贵,在新西兰生活或者旅游的你,为啥不去超市赶紧买点来吃呢?别忘了,新西兰的水果吃起来比较放心,毕竟农药残留的风险远远低于国内。通常而言,在新西兰购买水果都是去超市或者是水果蔬菜店的,或者是华人超市也是有不少的好选择,但是如果你生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同样的一天,看起来同样差不多的水果,为什么在不同的商店会相差一倍甚至几倍的价格?另外,可能不少的留学生朋友或者是年轻朋友在国内根本就没有挑选水果的经验,那么到了新西兰必须独自一人生活的时候,你是否又会买的又好又便宜呢?跟随看新西兰站长来看看,如何在新西兰挑选和购买水果吧。

choose-and-buy-fruits-in-new-zealand-supermarket

image source: pixabay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挑选水果定律,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入手:

大小:好的水果一般都是中等大小的,太小的可能发育不良,偏酸居多;太大往往营养过剩或者是催的太过,导致味道偏淡。不过有些特殊品种的水果本身的大小与常规品种有所不同,那就不讨论啦(例如普通番茄和樱桃番茄)。

形状:尽量挑形状均匀的,不要相信“歪瓜裂枣”,因为你在新西兰买到歪瓜裂枣的几率并不高。虫蛀的果子不常见,但是原因是水果代谢旺盛所以更甜,只要蛀的不深价格又特别便宜,值得挑选。

色泽:水果上出现差别太大的两种颜色,如深红色和深绿色,吃起来会偏酸涩。在色泽均匀的前提下,颜色要浅,尤其是绿色要浅。另外, 如果水果上出现黑斑,能不买就别买,黑色在水果上出现说明已经腐烂了相当的时间了,有毒素和细菌产生。

软硬:挑大型水果时,用你的手指肚轻轻按压水果可以判断皮的厚薄及成熟度,因为在水果成熟过程中伴随着果酸和果胶的降解,硬度和弹性都会下降,可以根据想要的口感来选择。这是见仁见智的,有些朋友喜欢吃脆的,有些朋友喜欢吃软而面的。

外皮:一些需要去皮的水果,如柑橘类和西瓜,过于粗糙的表面代表着皮厚,例如很多美国进口的 Navel Orange 表皮很粗糙,那切开你就会发现皮厚的真是夸张。过于光滑也不好,这说明果子可能还没成熟。

在新西兰买水果要小心的坑:

大型连锁超市水果的品质都很高,不过由于摆放成本和水果本身形状规格很统一,所以价格贵一些。有些时候超市会把一大筐的水果弄出来,这种的价格就比较便宜。在本地洋人超市购买的水果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随时可以找超市去退款,完全没有阻力和障碍。

华人超市的水果比较便宜,不过品质参差不一,而且对于过期的水果大部分华人超市还是会坚持销售直到“烂的不行”才会批量扔掉,所以需要挑挑拣拣小心“地雷”。好处是,有些时候在华人超市能找到一些国内进口的水果,例如华人爱吃的“鸭梨”“火龙果”等等。

由于站长绝非种族歧视之人,所以不能直接说,但是新西兰有一个很大的外来族裔(人口总数目前排名全球第二,你懂的),他们挑选过的水果往往都会有伤痕,因为这个族裔的人普遍喜欢“用指甲掐水果”来判断新鲜程度,那么掐过的地方自然会容易变坏和变色。所以如果你选购的超市顾客中这个族裔比较多,你挑选水果的时候更需要额外留意啦。

洋人超市通常周末的水果价格要高于周一到周五的价格,这也是个坑。不要问看新西兰站长为什么,这叫做“资本主义”对于市场经济的完全掌控,周末举家购物的客户多,即便涨价客户也不会对价格过于敏感。

Read more

新西兰麻疹疫情升级,惠灵顿已成重灾区,密接者数百

新西兰麻疹疫情升级,惠灵顿已成重灾区,密接者数百

短短几天内,新西兰的麻疹确诊病例已增至10例,其中两例最新病例出现在惠灵顿,多所学校数百名学生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卫生部门正全力追踪。 惠灵顿两校“中招”,疫情蔓延风险高 上周末,卫生部门确认又新增两例麻疹病例,使全国总数达到10例。 其中一人从海外入境,其他9例均为本地感染。 卫生部表示,全国范围内仍存在“非常高”的扩散风险。 在这9例本地病例中,有7例与10月3日发生在Bluebridge库克海峡渡轮上的一次暴露事件有关。 而最新的感染链已延伸至惠灵顿的Wellington College和Wellington Girls’ College这两所知名中学。 卫生部门称,目前在Wellington College已确定“数百名”密切接触者,另一所学校也有部分学生受到影响。 为了防止进一步传播,相关学校已配合当局向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发出紧急通知。 大规模追踪进行中,卫生部门“连夜打电话” 卫生部表示,他们正通过群发短信、电邮和电话等多种方式,紧急联系所有密切接触者。 “如果你收到来自我们的通知,请一定遵循指示,保护自己和家人。” 由于涉及人数众多,追踪工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移民顾问一意孤行,导致新西兰移民工被迫离境

移民顾问一意孤行,导致新西兰移民工被迫离境

因为移民顾问“离谱的错误操作”,一名菲律宾工人被迫离开新西兰。 然而事件在接下来出现的反转,更加揭开了新西兰移民服务行业的“黑幕”。 顾问“乱填表”,移民工人被迫离境 一名菲律宾男子原本在新西兰持有Essential Skills工作签证,生活稳定、工作踏实。 为了申请永居,他委托了罗托鲁瓦注册移民顾问Philip Leslie Wharekura办理。 然而,这位顾问在办理过程中给出了“极其糟糕的建议”:男子曾三次明确要求对方不要把女友写进申请表,但顾问始终没有照办,导致移民局以“关系证据不足”为由拒签。 签证被拒后,男子的工作签证也随即到期。 去年8月,他被迫离开新西兰,否则就会被驱逐出境。 为了回国,他不得不卖掉财产、辞掉工作、支付搬迁费用——最终回到菲律宾时,一切从零开始。 移民顾问投诉与纪律仲裁庭在本月的判决中指出,这一切后果都是因为Wharekura未遵守客户指示造成的“灾难性结果”。 仲裁庭称:只要中介当时照做,客户几乎肯定能拿到永居。 上诉逆转结局,男子重返新西兰 经历一连串挫折后,好在这位外籍工人并没有放弃。 他转而找到移民顾问Hon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总理参加排灯节活动,双手合十,点燃“圣灯”

新西兰总理参加排灯节活动,双手合十,点燃“圣灯”

总理Christopher Luxon于本周三10月22日出席了惠灵顿首届排灯节及Annakut庆典活动。 又是一整套的仪式,地点是在刚落成不久的惠灵顿最大印度庙宇——位于下哈特的BAPS Shri Swaminarayan Mandir。 在这里,他和众多官员与数百名信徒及社区成员共同庆祝了这个节日。参加献灯仪式,点燃“圣灯”。 在庆典中,Luxon为印度新年的首场“aarti”(献灯仪式)点燃圣灯。 现场陈列着上千种由信徒和志愿者准备的食物,堆叠成山,象征“Annakut”(万食山供奉)。 话说这Aarti是印度教崇拜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印度教最古老的仪式之一。 它是一种献祭光的仪式,仪式过程要求主持者(通常是祭司或家庭成员)点燃一盏灯(用樟脑、酥油或油作为燃料),手持灯在神像、圣物或长者面前缓慢挥动,形成圆圈状轨迹。 同时伴随歌唱Aarti颂歌、敲铃和鼓声。参与者会用双手合十祈祷,结束后可将灯的火焰轻轻触及额头,象征接受神圣祝福。仪式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Luxon做完仪式后,亲手将干果与坚果撒入由志愿者烹制的印度传统甜点“shiro”,并将这份象征祝福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工党“新版资本利得税政策”,被批“挑动仇富”

工党“新版资本利得税政策”,被批“挑动仇富”

新西兰工党公布了一项新的资本利得税政策。 该政策是工党为明年大选准备的“旗舰”政策。 工党党魁Chris Hipkins 表示,这项资本利得税只针对商业地产和住宅投资房产的出售收益征收,不包括家庭自住房、KiwiSaver养老储蓄、股票、企业资产、遗产和个人物品。 工党计划将资本利得税收入投入公共医疗体系,为所有新西兰人提供每年三次免费的医生看诊机会。 如果工党在明年大选后上台,将为每位新西兰人发放一张名为“Medicard”的健康卡,从出生、获得居留权或公民身份起即可领取。 持卡人每年可享受三次免费的医生就诊服务。 “90%的新西兰人不会缴纳资本利得税,但所有人都能因此获得三次免费的医生就诊。”Chris Hipkins说。 Hipkins称,目前的税制鼓励房地产投机。 “我们将确保从房地产中获利的人能缴纳他们应付的份额,让企业和创新者获得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Hipkins补充说,该税收政策仅适用于2027年7月之后产生的资本收益。 该税率拟定为28%。 基于2019年税务工作组模型,工党预计年均7亿纽币。 其中2027/28年1亿、2028/29年3.85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