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圣诞节礼物的小禁忌

chrismas-gifts

在新西兰,圣诞节与家人、同事或是三五好友交换礼物是文化传统,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因为圣诞节充满了欢乐、与家人团聚、与好友相聚的气氛。礼物的价值不在高低,只要是用心挑选、精心包装,并提前把礼物摆放在圣诞树的下面,就能让他人感受到浓浓的温暖;同时,交换礼物总能让送出礼物的人,换回他人给你的一片心意。

chrismas-gifts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圣诞礼物虽然不需要多么昂贵,但是也不代表什么样子的东西都可以摆在圣诞树下面的,实际上,圣诞礼物有很多“禁忌”,您不能不知道。

文化和种族上的禁忌

中国人有不送手帕、雨伞、时钟、鞋子等送礼禁忌,忌送手帕是因为手帕在丧礼的时候使用的比较多,雨伞则有“散”的谐音,时钟则是“送终”的谐音,另外像是“剪刀”(一刀两断)、手表(婊字谐音)以及菊花(丧事用花)等等,都是很基本不可以违反的圣诞礼物准则,要是忘记了被收礼人白眼或退礼可不要觉得太奇怪。另外,新西兰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移民社会,所以千万不要送容易联想起“种族”问题的东西做礼物。

礼物与提前约定的价值不符

因为交换礼物的时候,不知道收到的礼物到底是昂贵还是便宜货,所以要交换礼物的三五好友都会用金额当做选购礼物的门槛,要看此人有没有诚意就体现在物品的价值上了;虽然无法避免自己很喜欢的礼物交到别人手上时,对方却一脸嫌恶,但是一般来说如果你送出的圣诞礼物是你买别的东西得到的赠品、而且你又忘记了把“NOT FOR SALE”的标签撕掉的时候,明年不会有人再理你的。

山寨货充当礼品

当朋友打开你的礼物发现是一款名牌产品(例如皮包),但是仔细查看后发现是山寨货,你的朋友该如何想你对他的友情呢?送便宜的礼品给他人,礼轻情意重,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用山寨货给别人,就是另外一个范畴了;接受礼物的人,会觉得你认为他不识货或是贬低他的品味。

二手货当作礼品

新西兰人非常喜欢用二手产品,从新西兰本地最大的网站TRADEME交易这么火爆即可看出来;实在想不出送什么东西或是手头确实紧张,送二手产品做圣诞礼物,看似省钱妙方,却容易伤害对方,尤其是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是二手货的时候。当然,如果这个二手货是非常非常新的,让人看不出来是用过的,送起来还是可以的。

坏掉的东西当作礼品

比山寨货、二手货还要没诚意的礼物,就是坏掉不能使用的东西当作礼物送给他人了。如果真的把这种物品包装起来用于圣诞礼物,那就是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这只能表示你对接受礼物的人,完全没有诚意,甚至是故意辱骂对方的一种行为。

有性别限制的物品做礼品

很多情况下,大家把礼物放在圣诞树下面,是随机抽取分配给大家的。送圣诞礼物,遵循的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礼物要“中性”;当大家挑选礼品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性别情感,例如气味浓烈的化妆品或是护肤品,亦或是贴满了水晶颗粒的手机外壳,可能你就在挑选礼物的时候犯了错误;试想,拿到礼品的是男性,他们拆开礼品的时候会多么尴尬?所以,无论男女都能用的礼品,才是王道。如果你在礼物上写明白了一定送给谁,那么性别限制就可以不用考虑其中了。

超越普通人审美观的物品做礼物

如果自己亲手制作一个手工艺品送给他人,是不是非常有成就感?是的,但是这条并不适用于圣诞礼物;如果你画了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如果你用毛线编织了一条颜色鲜艳的围巾,如果你亲手制作了一个木头或是金属的制品;这些东西最好还是不要变成圣诞礼物,因为接受礼物的人拆开后第一眼不能认出的东西,会让对方相当的尴尬。

实用但是没有过节气氛的物品做礼物

华人挑选礼品,总喜欢以“实用”为主,这本身没有错误;可是圣诞节是新西兰社会一年到头最大的一个节日,送出的礼物没有点过节气氛,似乎会让人比较失望。例如一个上课使用的笔记本,或是一个暖水瓶,甚至是一个微波炉;接受礼物的人会觉得,嗯,这个东西特别好,特别实用,但是,跟圣诞节有什么关系?收下礼物的人,高兴中会有一点点的遗憾的感觉,所以,尽量避免这类的礼物。

特定商家的优惠券做礼物

新西兰的很多商家,都会推出自己的优惠券,例如买一送一、或是40% OFF的折扣券,这些东西,并不适合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他人。因为本身这些东西就是可以免费获取的,另外,例如你送给他人一张50%的按摩优惠券,可是对方实际上从来不去泡温泉不去MASSAGE,那么拿到这个礼物会让人微微不快。而且你送礼的时候、省钱的心情,已经路人皆知了。

礼尚往来之风自古有之,在挑选圣诞礼物的时候,发挥自己的创意,让接受礼物的人开心,是最关键的;新西兰社会风气比较淳朴,赤裸裸的金钱做为礼物并不能让对方感觉到圣诞的气氛,而有时候“千里送鹅毛”,却“礼轻情意重”;生活在新西兰的华人朋友们,不妨开动脑筋,让你的礼物,为新西兰夏天的圣诞节,增添更多欢乐的气氛。

Read more

纽币大跌后,新西兰人出国旅游“很亏”

纽币大跌后,新西兰人出国旅游“很亏”

今年暑期计划出行的新西兰人,已经感觉到“汇率很亏”。 目前纽币汇率处在低位,尤其是纽币兑澳币,处在12年最低点。 同时,纽币兑人民币,纽币兑美元也都相对较低。 今天新西兰媒体有篇报道,专门讲新西兰人出国游感到“肉痛”。 纽币兑澳币的汇率已跌到近12年来的最低点。上周五一度触及1纽币仅能兑换0.8609澳币,虽然这两天稍有回升到0.87出头,但整体来看,纽币在外汇市场上明显不受待见,尤其是面对“澳洲表哥”。 外汇市场对利率变化极其敏感,而澳新两国的经济表现,也正走在不同的路线上。 ANZ策略师David Croy表示,澳大利亚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市场认为澳洲央行不会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大举降息;反观新西兰,数据则显示新西兰央行更有可能大幅降息。 “11月初,纽澳汇率跌破了2013年以来的交易区间,对做技术分析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对于准备飞去澳洲度假的新西兰人来说,这个汇率依然会是个“现实冲击”。 好消息是:澳洲人来新西兰旅游就赚了。 ASB高级经济学家Mark Smith也指出,澳大利亚近期就业数据强劲,成为汇率变化的催化剂。澳洲10月就业人数增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The Warehouse宣布“成本重置”计划:会裁员

The Warehouse宣布“成本重置”计划:会裁员

The Warehouse Group今天宣布启动一项全面的成本重置计划,其中包括可能削减总部岗位以节省开支。 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Mark Stirton表示,股东期待“果断行动”,而他正是为此而来。 “我们的战略有两部分:一是立即降低成本以恢复盈利能力;二是继续投资能够强化The Warehouse集团长期实力的领域,例如门店、价格与产品品类。 “这些都是艰难的决定,我们不会轻易提出影响员工的变动。我们清楚这对团队及其家庭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未来几个月,我们将以谨慎与尊重的方式支持员工进行咨询和变更流程。” Stirton表示,该计划会对总部岗位进行重组,但不减少门店一线员工的岗位。 The Warehouse Group发言人表示,目前无法确认受影响岗位数量。 “目前无法确认任何细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谨慎推进,以关怀和尊重的方式支持员工。” 集团同时考虑扩大与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的合作,可能进一步将业务领域进行外包,预计可在五年内减少多达4000万纽币的成本。 宣布成本重置计划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父亲为救儿子不幸遇害

奥克兰父亲为救儿子不幸遇害

距离奥克兰东区夺走一对父子生命的住宅火灾已过去六周。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 如今,家属首次公开讲述当晚经历,揭开父亲为救最小的儿子而不幸遇害的细节。 当时身在雅加达的Yea Seul Park,收到住在奥克兰的妹妹发来的一条信息。 她妹妹与妹夫Jung Sup Lee及两个儿子(13岁和11岁的Ha-il)住在奥克兰。 信息的开头是:“昨晚家里起火了。” “只有大儿子和我逃了出来,Ha-il和Jung Sup没能跑出来。” Park看到后尖叫、哭泣,几乎晕倒。 她随即订上飞往新西兰的航班,经珀斯再转机到奥克兰。 抵达后,她立刻赶往医院探望。看到妹妹和外甥后,她一度感到宽慰。 “但我仍在寻找我的妹夫和Ha-il,希望还有生还的可能,希望消息弄错了,或者是我理解错了。” 10月2日凌晨约2点半,紧急服务人员赶到奥克兰Bucklands Beach的这处住宅。 这家人住在二楼,一楼有一名房客。 Park说,妹妹是被火势惊醒,她试图救出尽可能多的人,但火势过大,只得逃离。 “火灾开始后,Jung Sup冲进火海救儿子。那是妹妹最后一次看到他。 “他一定知道自己可能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The Body Shop重返新西兰

The Body Shop重返新西兰

英国知名美容品牌The Body Shop在停业七个月后正式重返新西兰市场。 新的本地特许经营商已在南岛尼尔森附近的Richmond开设首家门店,并上线了新的官方网站。 这标志着品牌在新西兰的重启——今年4月,The Body Shop新西兰因英国总部陷入财务危机而被迫清算,全国16家门店关闭,约70名员工失业。 彼时,英国母公司的倒闭及其后出售,使新西兰分部失去了财政支持。 原本的本地出售谈判未能达成,最终导致破产清算,债务约为1200万纽币,其中约一半为公司内部借贷。 如今,这个品牌以新西兰本地拥有的特许经营形式重新起航。 公司预计将在2026年起实现自然增长,未来几年计划在新西兰再开设至少两家门店,选址将以客户反馈与市场需求为导向。 英国总部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ke Jatania对此表示,新西兰重新开业是品牌全球复兴的重要一步。 The Body Shop由已故创始人Anita Roddick于1976年创立,以天然美容产品、公平贸易、动物友善等“道德消费”理念而闻名。 Reference: https://www.rnz.co.nz/news/natio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