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居民可以禁止上门推销人员敲门

do-not-knock

一直以来,新西兰的“上门销售人员”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销售大军,英文名称是Door-to-door sellers的他们,往往身穿整洁的西装或是公司统一配发的制服,手里拿着各种调查表格和销售合同,彬彬有礼、不厌其烦的沿着大街小巷,一家一家的敲门,推销产品。

do-not-knock

image source: consumer.org.nz website

虽然新西兰的土地是私人拥有的,但是销售人员在以前,可以合理、合法的直接推开您家的栅栏门,敲响您的车库或是前门;物业的拥有者可以打开门拒绝他们,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些销售人员已经踏上了私人土地而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起诉或者对他们的人身进行伤害。

但是目前不同了,新西兰消费者保护组织Consumer NZ,发起了“不要敲我家门”的行动,用具体的条例来限制这些上门推销大军的行为;这被消费者保护组织称为“Do not knock”。

根据调查,七成的新西兰居民讨厌上门推销人员,希望他们永远也不要敲自己家的门。很多上门推销员,巧舌如簧,把本来非常便宜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亦或是把十分昂贵的消费品卖给根本无法负担的人、还有甚者看准老年人的善良与迟缓、把高额合同采用欺骗或是诱导的方式强加给独居的老年人。这让针对上门推销员的投诉越来越多,由于新西兰的商业委员会对于上门推销行为的不作为,让消费者保护组织感觉应该做些什么来保护新西兰的消费者,于是他们发起了这项运动。

新西兰居民的权利

默认的,每个人都有进入您的物业、敲响您家大门的权利,但是,您可以针对特定的人群、剥夺他们这个资格,只要您向新西兰消费者组织Consumer NZ索要一个免费的“Do Not Knock”的标签,贴在自家的篱笆或是门前显眼的位置上,那么,如果再有上门推销员敲响您家的大门,那么他们就等同于违反了禁令,您可以叫警察、甚至向法庭对恶意忽略这个标签的上门推销员提起“入侵您的物业”的诉讼。

ConsumerNZ已经与新西兰的大型直销组织取得了一致,直销组织会确保自己的直销人员看到Do Not Knock的标签,就不要再尝试销售任何产品。

如何能够获取这个“不要推销”的标签?

这个标签是免费的,任何新西兰的居民都可以免费领取,只要您向以下地址发送一个贴有邮票的信封,Consumer NZ就会将标签放入其中,并给您回邮到指定地址。请您寄信到这个地址即可

Do Not Knock, Consumer NZ, Private Bag 6996, Wellington 6141

另外,您也可以从新西兰公民咨询局Citizens Advice Bureaus的办事点领取这个标签,同时新西兰消费者保护组织正在尝试与其他组织联络,通过他们将更多的“不敲门”标签发送到需要的居民手中。

您得到标签后,可以将它贴在您家的信箱上、大门上或是院子前方篱笆上的显眼处;请您记住,这个标签仅仅针对上门推销者有效,如果是上门“拜票”的政客、或是您家的邻居、亦或是向您传播宗教信仰的人,由于他们没有商业行为,所以也不受这个标签的限制,但是如果您不喜欢与他们交谈,您同样可以打开大门,口头通知他们“请离开我的土地,我不想与你们交谈,否则我会报警”即可。

Read more

新投资签证“不能用来买房”

新投资签证“不能用来买房”

新西兰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坚称,全新的商业投资者签证将会弥补不足,为低迷的经济注入活力,并创造更多高薪就业机会。 Stanford表示,将于11月推出新的商业投资者签证,取代此前的企业家工作签证。 她批评旧签证“失败”,申请率低、拒签率高。 新签证提供两条投资路径: * 投资100万纽币,三年后可申请居留权; * 投资200万纽币,12个月即可快速获得居留权。 不过,条件限定为必须投资在能创造就业的成熟企业。 Stanford强调:“他们能通过投资新西兰企业创造就业——而且是更高薪的工作。” 她同时指出,过去批准过成人用品店、烟草店和连锁加盟等项目,带来了问题。新签证将严格排除便利店、快餐店及各类加盟业务。 Stanford预计,新计划首年大约会吸引100-150名投资者。 她认为,这足以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尤其有助于那些想退休或转让生意却迟迟找不到买家的业主。 她还特别强调,住宅物业投资被严格禁止,投资人必须先获得居留身份并在新西兰居住规定天数,才能购买住房。 “这不是关于住宅房产的签证,不能用来买房。如果发现房地产市场有问题,我们会立即干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北岸家庭收到恐吓匿名信

北岸家庭收到恐吓匿名信

奥克兰北岸一户人家近日遭遇惊魂事件:有人掌握了他们的住址,并匿名送来一封带有威胁意味的信件,让全家人心生恐惧。 这封信并非通过邮政系统投递,而是直接送到家门口。 据悉,事件源于8月15日早上7点半左右,18岁的女儿驾驶母亲的车在奥克兰海港大桥匝道上行驶时,疑似发生的“危险变道”行为。 恐吓信内容 信件顶部写着母亲的全名和住址(因车辆登记在其名下),正文则写道: “关于8月15日星期五上午7点30分,奥克兰海港大桥上匝道的事情。如果你要像个混蛋一样开车、差点引发事故,那就别对一个能查出你住在哪里的人这么做。” 署名仅为“那个你差点逼下路的人”。 女学生的父亲表示,起初他没放在心上,因为当时妻子并未开车。 但很快他发现,原来当天早上是女儿借了车。 他虽然对女儿可能存在危险驾驶行为感到不满,但更担心的是,有人可能“滥用职权”获取了家庭的私人信息。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路怒症了,这是滥用隐私权限,对一个18岁女孩做出威胁,非常非常可怕。” 他说,女儿完全不记得有任何险情,当时也没有与其他车辆接触,更没听到鸣笛警告。 现在,妻子和女儿都感到心神不宁,不确定是否有人在暗中监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官宣最新居留通道,200万1年拿PR

新西兰官宣最新居留通道,200万1年拿PR

新西兰今日宣布推出一项全新签证——商业投资者签证,英文Business Investor Visa,简称 BIV。该签证目的是吸引海外企业家来新西兰投资经营企业。 根据政策,外国企业家若向一家现有新西兰企业投资200万纽币,将获得快速通道,有望在一年后取得新西兰居留权。 若投资100万纽币,则需经过三年“工作—居留”通道方可转为居民签证。 申请人既可以直接收购企业,也可以入股至少 25%,但需满足最低投资额要求。无论选择哪条路径,最终均可申请“商业投资者居留签证”。 被投资企业基本标准 被投资企业需满足条件:企业至少运营五年,达到一定财务门槛,并雇佣不少于五名全职员工。 若企业价值超过100万或200万纽币,投资者需至少投入企业总值的25%。 但部分行业被排除在外。 被排除的行业包括成人娱乐、便利店、快餐连锁、赌博以及移民中介等。 今早问答中,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回答说,像Vape shop店这类,也是被排除的。 “为什么成人娱乐行业(新西兰合法)会被排除?”主持人追问。 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一时语塞,想了想说,“可能是道德的因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公务岗位招聘录取比例公布

新西兰公务岗位招聘录取比例公布

新西兰公共部门的求职竞争日益激烈——平均每个职位约有30名申请者,是两年前的三倍半。 今年上半年,共有大约28.6万份申请,竞争1万个新西兰公共部门职位——平均每个岗位收到28.5份申请。 这些数据来自绿党公务员事务发言人Francisco Hernandez,他从75个公共机构收集了近五年来的招聘信息,包括每年上半年岗位空缺数量以及申请人数。 例如,社会发展部在今年前六个月发布了约1000个职位,吸引了近2万名申请者,平均每个岗位约有20人竞争。 警方情况类似,共发布814个职位,收到18,188份申请。 而惩教署则更为夸张,518个职位共吸引48,455人申请,平均每个岗位有80人竞争。 一则招聘广告可能对应多个相似岗位,同时,许多求职者也会同时申请多个职位。 其他部门的求职竞争情况: * Oranga Tamariki:平均每个岗位17份申请 * 住房与城市发展部:38份申请 * 新西兰安全情报局(SIS):每个岗位74份申请 * Crown Law:13个职位共收到460份申请,平均35人竞争 * 水务管理局:13个职位305份申请,平均23人竞争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