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公司裁撤员工岗位的步骤

employee-redundancy-process

在商业环境艰难,公司生存堪忧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走向清盘破产的地步,许多公司会选择“裁员”这个方式,来精简队伍,提高人员效率,降低工资成本。在新西兰这样对员工权益保护大过天的国家,裁员二字可不是雇主随便说说的东西,它需要经过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才可以合理合法的、让公司轻装上阵继续前行。

裁员,英文 redundancy,通常在新西兰公司“裁员”之前,必须要先经过“重组”restructure 的过程,才能够继续向前一步进入裁员的流程。就算是“重组”,也是并非那么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流程正确”,否则雇主很容易被员工提告劳动雇佣法庭。

在新西兰,重组通常都与裁员是“并行”的,雇主,必须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员工的重组裁员流程。

  • 建立重组员工队伍的文档,写好了具体的步骤在纸面上,再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雇主需要清晰的在与员工“谈心”的过程中,阐明重组的意义何在、公司重组后的团队架构、重组会如何影响现有的架构、能保留或是将裁撤的岗位、亦或是能够转岗的岗位有什么
  • 通知潜在的裁员对象,无论是书面通知还是电子邮件通知,邀请与其面谈开会;当然,公司运转不利员工心中都是有数的,当人事部门或者老板“邀请谈心”的时候,员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如果员工对自己的岗位去留有异议,员工可以在面谈的时候带一位法律顾问(support person);另外,通常裁员通知与会议举行之间,必须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员工去做 research,以合法保护员工权益。美国硅谷那种早上发邮件中午开会通知裁员的事情,在新西兰行不通。
  • 与员工开会通气,在会议中告知员工作为雇主准备如何对公司进行改组,以及潜在的员工裁撤和转岗,并告知具体的时间进程;同时,对一定会受到影响的岗位的员工,必须清晰明确的传达岗位重组的内容;在会议中,被影响的员工有权利要求雇主再次在过一段时间后“再谈”,以便让员工有充足的时间找到支持(或者法律顾问)
  • 收集反馈,记得必须书面收集。员工将被裁员,心中通常都是不爽的,所以雇员有时候会刁钻的向雇主提出一些回馈,无论是否难以回答,首先雇主必须把这些反馈记录在案,因为这是标准流程中的一部分(而且很重要)
  • 雇主认真的考虑一下员工的反馈,比如说员工将会威胁“告雇主”,或者是员工认为“通知的时间不足”难以找到下一份工作,或者是员工说“可以走,雇主要赔偿我一定时间的工资”等等
  • 确定重组或裁撤,如果前面五步做完了,依然无法为被裁撤的员工找到新的岗位,那么对不起,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该走的员工必须要走。雇主需要书面通知被裁撤、或者转岗的员工,雇主方面是如何考虑的,以及对雇员提交的反馈如何给出回复;同时必须再给出被裁撤的员工一定的时间,开跟进裁员的会议,这个会议可以是一对多的也可以是一对一的。
  • 面对面与被裁员的员工开会,告知公司将会终止雇佣合同,以及请你离开的步骤和每个步骤的时间点。如果员工提出需要“support person”一同与会(通常是律师或是工会律师,员工做最后一搏),雇主必须同意。在会议中,要二次与员工确认所有的步骤,并回答员工提出的任何与解除雇佣相关的问题。
  • 最后一步,打印出 exit checklist,让员工签字,并让员工交还公司财产(例如邮件、电脑登录、门卡、公司汽车、公司电脑、公司电话等等)

最后提醒广大的雇主,不要以为“经营环境不好”就可以任意 lay off 员工哦,也不要以为 restructure/redundancy 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英语不够好法律不够精通的华人雇主,在新西兰吃员工的亏吃的很多,随便一个赔偿就是几万纽币,如果必需要进行裁员,并且员工可能是“刺儿头”,记得雇主也要找第三方的劳动关系律师来好好做一个咨询,确保每一步都万无一失。

employee-redundancy-process

Read more

电动巴士在新西兰撞车后起火,1人死亡

电动巴士在新西兰撞车后起火,1人死亡

昨晚,奥克兰Parnell主干道Tamaki Drive发生严重车祸,一辆电动巴士起火燃烧,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警方今晨确认,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目击者称,事故现场一片混乱,路人拼命试图营救被困者。 有人回忆道:“火焰有三五米高。大家不断往火里泼水,但火势越来越大,根本压不住。”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电动巴士已经陷入火海。 事故源于巴士与一辆轿车正面相撞。 另一名目击者说,一名女子从巴士后部逃出。 “他们把车里的女士救出来,她被抬到地上,大家在帮她。” 但也有人未能及时脱困。 有照片显示,一辆轿车被卡在奥克兰交通局的电动巴士下方。 有人形容,当时伴随着尖叫和求救声,火势来得太快。 社交媒体上有多名奥克兰目击者发帖形容,巴士撞上小车后,火势“极为猛烈”。 “一瞬间像是满屋烟花爆炸。”有人在Reddit上写道。 另一人称:“我从没听过这么多救护车警笛几乎不停地响,场面太可怕了。” 急救部门派出三辆救护车。现场共评估两名伤者,其中一人伤势严重,另一人中度受伤。 警方今晨7时30分确认,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奥克兰交通局表示,正与警方及消防部门密切合作,调查这起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一男子光天化日下“出翔”

新西兰一男子光天化日下“出翔”

奇葩的事件发生于星期日下午,在罗托鲁瓦Haumoana St的一个儿童游乐场。 居民Angela Wharekura表示,她的婆婆当时从窗外看到一幕,大喊“那个人到底在干什么?”. 随后发现对方竟在儿童游乐场内拉屎,并用手擦拭游乐设备。 Wharekura随即带着女儿冲出家门,边喊边拍照录像。 “他开始变得很凶,朝我们走过来,还威胁说再拍就过来揍我们。”她说。 就在紧张气氛升级之际,另一名体型高大的男性居民从屋里走出,对男子大喊:“你过来,我来收拾你。” 看到更多民众聚拢过来,男子立刻逃离现场。 Wharekura表示,Koutu社区一向团结互助,“我们互相照应,这种人不敢再回来,也不会再干这种事。” 她随后报警,并联系了另一位邻居,协助通知罗托鲁瓦地方议会。 出于道德考虑,媒体未刊登事发时拍摄的照片。 警方证实接到报案,称一名男子在Haumoana St游乐场“涂抹粪便”。 “警方到场后未能找到嫌疑人,目前已要求报案人提供更多信息。” 罗托鲁瓦地方议会发言人表示,对这种公共场所的不当行为感到“极度失望”,并强调此类事件“极为罕见”。 议会已派出清洁团队前往现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学生签证扩大打工权利细则发布

新西兰学生签证扩大打工权利细则发布

今年7月,新西兰发布《国际教育增长计划》,促进国际教育领域可持续发展。根据该计划,一系列调整将于2025年11月3日(星期一)生效。 从2025年11月3日开始: * 学生签证持有人每周可工作的时长从20小时增加至25小时; * 所有经批准的交换生或“Study Abroad”课程(包括仅一个学期的项目)学生,都可获得在学期间的打工权利; * 若学生更换教育机构或降低学习层级(例如从学士降为文凭),通常需重新申请学生签证,而非仅修改签证条件; * 持有受养子女访问签证(dependent child visitor visa)及技术移民类别临时签证(Skilled Migrant Category Interim Visa)人士,工作上限也将由20小时提高至25小时。 自2025年11月3日起,符合条件的高等教育和中学学生在学期内每周可工作25小时(目前为20小时)。此规定将适用于当日之后批准的所有新签证,即便申请是在此之前递交的。 持有20小时工作限制签证的现有学生,如希望享受25小时的工作权利,可申请修改签证条件(variation of conditions)或重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工党新承诺:新西兰要建“主权财富基金”

工党新承诺:新西兰要建“主权财富基金”

今天,工党公布了其首项重大经济政策:建立“新西兰未来基金”(New Zealand Future Fund)。 这一政策的宣布标志着工党开始了新的承诺:为了2026年的大选。 基金运作机制:独立治理,专注本土投资 工党领袖Chris Hipkins今天表示,设立“新西兰未来基金”,是工党推动全国就业稳定的第一步,将引导更多资本流向本土企业,扩大工人机会。 “新西兰人富有创造力和资源,但多年的投资不足导致太多优秀的本土创意得不到支持,而我们创造的财富却流向海外。”他在政策发布会上强调。 根据工党政策文件,该基金将由新西兰超级基金监护人(Guardians of the New Zealand Super Fund)独立管理,作为独立投资工具运作,类似于“Elevate NZ风险基金”。 财政部长将作为唯一股东,通过“期望函”设定广泛目标,但无权干预具体投资决策。 工党计划将部分国有资产的股息收益汇集,并重新投资于本土企业和基础设施,以创造稳定就业机会。 而该基金在整合现有商业性国有公司时,资产不得出售,但管理者可利用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借款数亿新元用于本土投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