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移民夫妇被“套路”买下漏水房,60万房贷,换来48万烂屋

新西兰移民夫妇被“套路”买下漏水房,60万房贷,换来48万烂屋

一边是在新西兰头衔显赫的大人物,一边是首次购房的年轻夫妇。两者的较量中,后者被拖到千疮百孔。高价转卖漏水房给首次置业者

2019年,Davinder Rahal和妻子通过其公司First Trust Ltd(FTL)买下了奥克兰南区Manukau的一套房产。

Rahal是新西兰前太平绅士,曾获得女王服务勋章。

他买下这套房时,房屋已存在明显的结构问题,墙面潮湿、发霉、漏水痕迹随处可见。

根据庭审证词,这些问题在Rahal买入房屋时已被知悉

一位中介甚至透露,他当时曾将墙板和天花板拆开,向潜在买家展示渗水的情况。

然而,仅在几个月后,这套“漏水屋”经过“表面装修”重新上市。

Rahal将房屋包装为“翻新潜力巨大”,并成功以高价卖给了首次置业的印度移民夫妇Ameet Bhargav和Renu Khajaria

他们在2020年3月完成交易,夫妇俩当天搬入房子,结果站在楼下卧室就看见水沿着内墙往下流。

他们这才意识到,买的根本不是“潜力股”,而是一套彻底烂掉的漏水屋。

法庭拉锯开始了

发现问题后,Bhargav夫妇俩愤而起诉。

他们把房产中介、验房师以及卖方Rahal本人和他的公司FTL全部告上法庭。

中介与验房师陆续与夫妇达成和解,但Rahal却死扛到底。

他承认房子当时“有股霉味”,但称自己只是当成“需要翻修”的老房子看待。

他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有渗水问题,“从未故意欺骗”,将责任推给中介、施工人员等。

Rahal(右)在2012年因为对印度社区的贡献获女王服务勋章

不过,法官不买账。

高等法院法官Anne Hinton裁定,Rahal明知房屋存在严重问题,却批准进行了“掩盖性修缮”,构成误导与欺骗

法院判决Rahal和FTL公司共同向该夫妇赔偿约90万纽币

法官在判决中写道:“这不是简单的疏忽,而是刻意隐瞒、主动误导……这个案子,不是翻修,而是掩盖。”

一分未付,反咬买家贪心

尽管已被法院裁定要赔钱,Rahal并没有停手。

他继续上诉,并称自己“年老多病”、只是挂名董事,真正卖房的是中介,“我根本没亲自跟买家接触”。

他的律师甚至质疑,既然房子住不了,Bhargav夫妇为何还住在里面?

“他们太贪了。我们愿意回购,他们不接受,还要继续打官司,是他们不肯放手。”

与此同时,Rahal的公司FTL因拖欠律师费于2023年被清算。

清算人报告显示公司欠债超过400万纽币,其中包含:银行抵押贷款约300万,Rolls Royce豪车贷款18万(车牌为“RAHAL”),对Bhargav夫妇的赔偿索赔96万。

Rahal一分钱未付,连律师费都赖账,仍身着西装出庭辩称清白。

五年了,依然住在漏水房

对Ameet Bhargav和Renu夫妇来说,这场官司不只是金钱的损失,更是生活被迫暂停。

他们原本计划在楼下出租房间补贴房贷,让父母从印度来新西兰同住。

然而因房屋潮湿发霉、健康风险严重,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他们背负着60万纽币贷款,但房屋估值只有48万,陷入“负资产”泥潭。

为了打这场官司,他们已经花掉近40万纽币律师费

法庭上,Renu在听证期间流泪,丈夫Ameet说:

“我们现在还没拿到一分钱,他只是一直在拖时间……纠纷刚开始时,我妻子还在怀孕,如今我们的儿子都五岁了。”

目前,案件已在上诉法院结束听证,三位法官保留裁决结果。

夫妇希望法院能维持原判,并进一步确认Rahal应对赔偿负连带个人责任。

否则,在他的公司已清算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而Rahal则希望能借“公司责任”之名摆脱个人清偿义务。

Bhargav夫妇的律师对此总结道:

“这是一起罕见的欺骗案。我们在新西兰找不到类似程度的隐瞒和操纵。对一对新移民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结局。”

Reference:
https://www.nzherald.co.nz/nz/couple-trapped-in-negative-equity-after-being-tricked-into-buying-leaky-south-auckland-home/65OA3SP2CZABZANOCT6TRH42RA/
https://www.stuff.co.nz/nz-news/360725733/leaky-home-fight-between-prominent-businessman-and-tearful-first-home-buyers

Read more

新西兰全国停课,教师罢工席卷全国

新西兰全国停课,教师罢工席卷全国

周三,新西兰公立教育系统初高中停课,近两万名中学教师罢工。位于奥克兰北岸教育部长Erica Stanford的地区议员办公室门口,一大早就聚集了举牌的新西兰教师: 在新西兰各个城市街头,也出现了同样的场景, 教师工会不满政府提出的仅1%的加薪方案,是这次罢工的导火索。 新西兰教师薪资现状是什么?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教师工资采取“阶梯式”结构(Step 1–10),起薪与学历和经验相关。 通常情况下,教师每年可晋升一个薪资等级。如: * Step 1:61,239万纽币/年 * Step 5:75,340纽币/年 * Step 8:90,960纽币/年 * Step 10:103,086纽币/年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新西兰中学教师的平均薪资为100,933纽币,平均起薪为78,300纽币。 小学和中学教师薪资采取统一标准,以保证同工同酬。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一代人以来”建筑法规最大改革

新西兰“一代人以来”建筑法规最大改革

新西兰政府于周一宣布“一代人以来”建筑法规的最重大改革。 建筑与建设部长Chris Penk称,此举将大幅提升新西兰的住房和基建建设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行业生产力。 Chris Penk在发布会上表示,过去40年间,建筑技术不断进步,但新西兰行业生产力几乎停滞不前,“审批缓慢”是关键原因之一。 “新西兰的缓慢审批系统拖延了项目进度并推高了成本,导致在本地建造一栋独立住宅的费用比澳大利亚高出50%。” 他说,“我们必须打破阻碍,加快新房与基建的交付。” 他认为,2004年的《建筑法》是对上世纪初“漏水房危机”的合理回应。 但如今政府要“把钟摆从过度监管拉回平衡点”。 目前,地方议会在建筑许可或验收中一旦签字,可能会因缺陷而承担“连带责任”。 这意味着如果开发商或建筑公司破产,地方议会和纳税人往往要“背锅”,承担高额修复费用。 Penk举例称,2015年皇后镇Oaks Shores公寓楼业主委员会就因防水缺陷提出1.6亿纽币索赔。 新制度将引入“比例责任制”——即各责任方仅对自己完成的部分负责。 新西兰政府还在研究强制职业责任保险与住房保修制度,类似于澳大利亚的做法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3层住宅区”将会减少

奥克兰“3层住宅区”将会减少

奥克兰市议会即将审议一项重大规划法规变更:目前被划为三层住宅开发的成千上万处房产,很可能将恢复为单户住宅用途。 这项变化是市议会将在本周四提交的城市发展新框架的一部分。 而背后是资源管理法改革部长Chris Bishop为奥克兰建立的城市发展新规则。 拟议的其他关键变化还包括: * 更高密度开发:在44个“步行可达范围”内(距火车站、快速公交站和城镇中心边缘10分钟步行范围),允许建设10至15层建筑。 * 主要交通走廊高度提高:更多主要道路沿线建筑高度上限将提升至6层。 * 12,000处地块“降级”:这些位于自然灾害风险区(如海岸侵蚀和洪水风险)的地块,开发难度将增加或不再允许开发。 * 部分“特殊历史风貌保护区”取消:某些区域的“特殊建筑风貌”保护将被撤销。 这些变更紧随《资源管理法》修订。如果通过,将在年内开放公众提交意见,最终作出决定。 Bishop已允许大城市市议会“选择退出”前政府制定的 中密度住宅标准(MDRS),该标准允许在几乎所有住宅用地建造三层住房。 但前提是:若放弃MDRS,市议会必须制定新的规划规则,确保提供等量甚至更多的住房容量。 奥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蜂蜜巨头康维他准备“卖身”

新西兰蜂蜜巨头康维他准备“卖身”

新西兰最大麦卢卡蜂蜜企业康维他(Comvita),在成立50周年之际陷入行业低谷,董事会决定接受收购提议,或将告别上市公司身份。 康维他是新西兰家喻户晓的品牌。 20世纪70年代在丰盛湾Paengaroa小镇创立,康维他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麦卢卡蜂蜜生产商与出口商。 然而在刚刚庆祝完50周年后,这家行业领军企业却迎来了命运的重大转折。 公司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公告称,董事会已投票支持由投资公司Masthead旗下Florenz提出的收购提议。 根据方案,股东将以每股0.80纽币的现金价格出售股份,折合股权价值约5600万纽币,企业整体价值约1.19亿纽币。这意味着,未来的方案是康维他将不再是上市公司,而是走向私有化。 消息公布后股价大涨。 过去几年,蜂蜜市场风云突变。 Covid期间,大量国际客户抢购并囤积蜂蜜,随后需求骤减,价格竞争加剧,行业陷入“供大于求”困境。 康维他财报数据令人担忧:2024财年亏损7700万纽币,预计本财年还将出现重大亏损。 公司通过裁员67人、精简董事会和管理层、关闭部分办公室等措施,预计节省1,500万开支。 董事长Bridget Co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