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领跑新西兰,电动车进口额中国占比超40%

“中国制造”领跑新西兰,电动车进口额中国占比超40%

中国正在引领新西兰的进口电动汽车市场。

根据新西兰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在截止到2024年3月份的一年中,新西兰进口电动汽车总额超过十亿纽元。电动汽车进口额排名前五个的国家及地区(按进口额排名)分别是中国、欧盟、韩国、日本和美国。

其中,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额占比41.5%,为4.5亿纽元;欧盟占比21.2%,为2.3亿纽元;韩国占比14.9%,为1.62亿纽元;日本占比9%,超过9700万(9711万)纽元;美国占比3.1%,超过3000万(3333万)纽元。

而上一年的数据中(截止到2023年3月的一年),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额更是超过一半(58%),达到7.16亿纽元。

在本周一(5月20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商业峰会(China Business Summit 2024)上,比亚迪(BYD)汽车新西兰市场的经理Warren Willmot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不容小觑。

中国在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市场所占份额超过日本

Willmot表示,当人们提到汽车时,大多会想到日本、欧洲,但中国其实有着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

“中国市场每年的汽车销量约为2700万辆,而且都是全新的汽车,” Willmot表示。”在新西兰,我们(每年)汽车销量约为15万辆。”

Willmot表示,中国的汽车市场将迎来一个电动汽车占主导的时代。

“本月(2024年5月),中国国内的插电式电动车市场份额将超过50%,” Willmot表示。 “这是一个真正的分水岭,内燃机时代即将结束。”

“中国国内有近90个电动汽车品牌,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并非所有品牌都可以生存下来。一些传统的汽车制造商正在被挤出中国市场。”

中国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同样影响了海外出口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2024年3月的汽车出口数据,2024年1月到3月,汽车出口132.4万辆,同比增长33.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为30.7万辆,同比增长23.8%。

另据路透社Reuters的报道,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CPCA)5月10日发布的数据,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再创新高,但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仍远慢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中国第一季度在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近70%。 而率先推出混合动力技术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却落在中国之后,第一季度仅占据全球PHEV市场的1.9%。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Willmot表示,新西兰已经有许多中国制造的汽车,品牌包括名爵(MG) ,长城汽车(Great Wall),奇瑞欧萌达 (Omoda),极星(Polestar),福田(Foton),江淮(JAC)载货汽车等,他表示更多的中国汽车会进入新西兰。

“预计未来两年将至少有六个中国品牌在新西兰上市。其他’外国品牌’,譬如特斯拉Tesla和起亚Kia现在都在中国生产汽车,然后再出口到新西兰。”

比亚迪电动汽车进入新西兰市场已经两年,上个月(4月13日),奇瑞汽车Chery旗下的子品牌欧萌达Omoda电动汽车也进入新西兰零售市场。

欧萌达新西兰经理Sheldon Humphries表示,新西兰的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不如中国那么激烈,但依然存在竞争,并且在持续发展。

“新西兰的电动汽车市场已经有不少选择,因为市场还在发展,所以品牌间确实有一些竞争,”他表示。”我认为一旦有更多人选择电动汽车,那么这种竞争会缓和一些。”

价格和里程数焦虑成为阻碍新西兰人购买电动车的主要障碍

最近,新西兰消费者协会(Consumer NZ)公布了新的汽车满意度调查,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特斯拉因可靠性和车主满意度脱颖而出。调查还发现,相比汽油车、柴油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车主,纯电动车和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车主总体满意度最高。

不过,消费者协会发现,目前在驾驶汽油车、柴油车的车主,仅仅有13%表示他们会在未来考虑购买电动汽车。

消费者协会产品测试经理James le Page表示,非电动汽车车主对选择电动汽车存在顾虑。

“非电动汽车车主通常不愿意接受电动汽车,但一旦他们开始开电动车了,就很难再回到驾驶汽油车或柴油车。” le Page表示。

他还指出,价格和”里程数焦虑”是车主在购买下一辆车时,是否会考虑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障碍。

与此同时,环境因素,譬如如何回收、处置电动汽车的电池,也成为消费者比较关注的点。

Willmot表示,电动汽车的定价非常复杂,受许多因素影响,但他认为随着电池技术和制造工艺的提升,消费者可以预期看到价格的下降。

“我个人的观点是,下一代钠离子电池将让电动汽车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 Willmot表示。”这些电池有望在未来三年到五年投入到汽车制造中,钠比锂便宜很多,也更容易获得。”

对于消费者的”里程数焦虑”,Willmot表示新西兰的充电基础设施并不差。他表示交通部长Simeon Brown承诺将增建1万个公共充电桩。

电动车补贴取消,道路使用费征收为市场带来压力

除了电动汽车的价格,新西兰政府针对电动汽车政策的一系列改变,也给市场带来压力。从去年12月31日起,电动车补贴(clean car discount, CCD)被废除。

此外,从今年的4月1日开始,轻型电动车及插电式混动车的车主将需要缴纳道路使用费(RUC),轻型电动车车主每1000公里将需支付76纽元RUC,与同等级柴油车一样;与之相对的,由于同样需要在加油时支付燃油附加税,插电式混动车主每1000公里将支付减免后的53纽元RUC。

一位气候及能源专家称,新西兰政府对道路使用费征费范围的扩大将令电动车车主每公里支出达到(同款)汽油车型的两倍

Humphries表示,他对于政府针对电动车收取道路使用费并不反对,但他认为收费过高。

“我认为政府的RUC征收水平过高,它们本可以慢慢进入市场,收费根据一定的百分比逐年增加,而不是一下子达到最高。”

他还认为,收取道路使用费,加上电动车补贴的取消,确实对电动汽车市场产生了很大冲击。

“摆在台面上的电动车补贴,确实刺激了市场,” 他说。”然而,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上届政府最佳的选择,相比补贴,我认为确实有其他办法有可能刺激市场。”

“因为现在突然之间,正如你看到的,一旦你开始收取道路使用费,把电动车补贴拿走,(电动汽车)销售就出现了停滞。”

非盈利组织Drive Electric预测,针对纯电动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收取道路使用费将影响人们的购车决定,尤其是伴随电动车补贴的取消。

Drive Electric委托咨询公司就取消电动车补贴影响的一项研究表明,从现在到2030年,依据电动车补贴取消的变化,电动汽车的销售量可能会减少10万辆到35万辆不等。

* 本文首发于RNZ中文,作者:Duoya Lu,根据授权转载。

Read more

新投资签证“不能用来买房”

新投资签证“不能用来买房”

新西兰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坚称,全新的商业投资者签证将会弥补不足,为低迷的经济注入活力,并创造更多高薪就业机会。 Stanford表示,将于11月推出新的商业投资者签证,取代此前的企业家工作签证。 她批评旧签证“失败”,申请率低、拒签率高。 新签证提供两条投资路径: * 投资100万纽币,三年后可申请居留权; * 投资200万纽币,12个月即可快速获得居留权。 不过,条件限定为必须投资在能创造就业的成熟企业。 Stanford强调:“他们能通过投资新西兰企业创造就业——而且是更高薪的工作。” 她同时指出,过去批准过成人用品店、烟草店和连锁加盟等项目,带来了问题。新签证将严格排除便利店、快餐店及各类加盟业务。 Stanford预计,新计划首年大约会吸引100-150名投资者。 她认为,这足以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尤其有助于那些想退休或转让生意却迟迟找不到买家的业主。 她还特别强调,住宅物业投资被严格禁止,投资人必须先获得居留身份并在新西兰居住规定天数,才能购买住房。 “这不是关于住宅房产的签证,不能用来买房。如果发现房地产市场有问题,我们会立即干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北岸家庭收到恐吓匿名信

北岸家庭收到恐吓匿名信

奥克兰北岸一户人家近日遭遇惊魂事件:有人掌握了他们的住址,并匿名送来一封带有威胁意味的信件,让全家人心生恐惧。 这封信并非通过邮政系统投递,而是直接送到家门口。 据悉,事件源于8月15日早上7点半左右,18岁的女儿驾驶母亲的车在奥克兰海港大桥匝道上行驶时,疑似发生的“危险变道”行为。 恐吓信内容 信件顶部写着母亲的全名和住址(因车辆登记在其名下),正文则写道: “关于8月15日星期五上午7点30分,奥克兰海港大桥上匝道的事情。如果你要像个混蛋一样开车、差点引发事故,那就别对一个能查出你住在哪里的人这么做。” 署名仅为“那个你差点逼下路的人”。 女学生的父亲表示,起初他没放在心上,因为当时妻子并未开车。 但很快他发现,原来当天早上是女儿借了车。 他虽然对女儿可能存在危险驾驶行为感到不满,但更担心的是,有人可能“滥用职权”获取了家庭的私人信息。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路怒症了,这是滥用隐私权限,对一个18岁女孩做出威胁,非常非常可怕。” 他说,女儿完全不记得有任何险情,当时也没有与其他车辆接触,更没听到鸣笛警告。 现在,妻子和女儿都感到心神不宁,不确定是否有人在暗中监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官宣最新居留通道,200万1年拿PR

新西兰官宣最新居留通道,200万1年拿PR

新西兰今日宣布推出一项全新签证——商业投资者签证,英文Business Investor Visa,简称 BIV。该签证目的是吸引海外企业家来新西兰投资经营企业。 根据政策,外国企业家若向一家现有新西兰企业投资200万纽币,将获得快速通道,有望在一年后取得新西兰居留权。 若投资100万纽币,则需经过三年“工作—居留”通道方可转为居民签证。 申请人既可以直接收购企业,也可以入股至少 25%,但需满足最低投资额要求。无论选择哪条路径,最终均可申请“商业投资者居留签证”。 被投资企业基本标准 被投资企业需满足条件:企业至少运营五年,达到一定财务门槛,并雇佣不少于五名全职员工。 若企业价值超过100万或200万纽币,投资者需至少投入企业总值的25%。 但部分行业被排除在外。 被排除的行业包括成人娱乐、便利店、快餐连锁、赌博以及移民中介等。 今早问答中,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回答说,像Vape shop店这类,也是被排除的。 “为什么成人娱乐行业(新西兰合法)会被排除?”主持人追问。 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一时语塞,想了想说,“可能是道德的因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公务岗位招聘录取比例公布

新西兰公务岗位招聘录取比例公布

新西兰公共部门的求职竞争日益激烈——平均每个职位约有30名申请者,是两年前的三倍半。 今年上半年,共有大约28.6万份申请,竞争1万个新西兰公共部门职位——平均每个岗位收到28.5份申请。 这些数据来自绿党公务员事务发言人Francisco Hernandez,他从75个公共机构收集了近五年来的招聘信息,包括每年上半年岗位空缺数量以及申请人数。 例如,社会发展部在今年前六个月发布了约1000个职位,吸引了近2万名申请者,平均每个岗位约有20人竞争。 警方情况类似,共发布814个职位,收到18,188份申请。 而惩教署则更为夸张,518个职位共吸引48,455人申请,平均每个岗位有80人竞争。 一则招聘广告可能对应多个相似岗位,同时,许多求职者也会同时申请多个职位。 其他部门的求职竞争情况: * Oranga Tamariki:平均每个岗位17份申请 * 住房与城市发展部:38份申请 * 新西兰安全情报局(SIS):每个岗位74份申请 * Crown Law:13个职位共收到460份申请,平均35人竞争 * 水务管理局:13个职位305份申请,平均23人竞争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