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八哥 Common myna

nz-common-myna

在新西兰生活不长时间相信你就会发现有一种鸟类,特别的“大无畏”的精神,在马路上、车流中,勇敢的在地上跳来跳去吃东西,而且还对于快速驶向它们的车子“很不以未然”,要是小麻雀什么的看到车子开过来,早早地就飞走了,这种鸟,却在车子距离很近很近后,才用一种诡异的速度快速的用腿跑开,没错,它会飞,飞得很好,但是却是跑开;极少情况下,才会展翅飞走。

这种鸟就是从印度过来的八哥,或者叫做印度八哥(看好了,不是印度三哥)。

不是骂人,不是损人,不是种族歧视哈。这种鸟真的就是从印度引入的“印度八哥”,英文名 myna 或者叫做 common myna。

这种新西兰常见的八哥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东部和缅甸西部,作为外来物种它被引入包括新西兰在内的许多太平洋地区,通常是为了对抗无脊椎动物害虫。八哥是体型较大的的雀形目,但你不能说它是体型较大的鸟(因为雀形目是比较小的一类鸟)。新西兰的八哥具有闪亮的黑色头部和肩部羽毛,在身体其余部分则呈现酒褐色,在飞行的时候,它们会从每个翅膀上闪现出一大片白色的羽毛;八哥有粗壮的腿,对于鸟类来说算是“又粗又长”了,呈现黄色,它们是“竞走的健将”,这也就是为啥它们在路上即便看到车子冲过来了,都只是“用腿跑开”;你放心的开车吧,几乎撞不到它们的。

新西兰的八哥们会巧妙地避开道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同时觅食在道路上被汽车撞死或者压死的昆虫的尸体,这也就是为啥它们特别喜欢在马路上“闲逛”。八哥喜欢群居,在黄昏时分,可有会有由数百只八哥组成的“大型”栖息地。新西兰目前的印度八哥最初在 1870 年代被广泛引入新西兰,在南纬四十度以北的所有地方都有发现它的踪迹,包括面积不大的森林中、灌木丛、草原上和许多近海岛屿,但在火山高原和大片森林的某些部分数量很少或不存。

八哥的声音很特别:在摇头时发出响亮的chickork-chickork-chickork,同时可能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呼叫,包括pee pee pee、像敲钟一样的声音和喉咙深处的嗡嗡声。总的来说,八哥在鸟类里面确实是“语言天分很高”的选手,能发出很多种的声音。

那么,能抓个八哥在家里教它说人话吗?你试试吧。站长不知道。

新西兰的八哥在洞穴、房屋屋檐内、信箱和纸板箱(甚至在地上)和筑巢箱中筑巢。巢由干草、稻草、玻璃纸和塑料制成(没错,它喜欢用人造的一些东西),并在铺设前衬以绿叶。通常八哥的巢在新西兰每年的八月底至九月初开始搭建,由于“不挑材料”八哥的“家”最快可以在一周内建成,但通常需要几周时间。搭好了巢,八哥们就安安心心的在窝里生儿育女了,新西兰的八哥有两个产蛋高峰时期,通常是在 11 月和 1 月;每一对八哥,每年能生育两只小鸟,繁殖能力并不能算太强。

八哥是标准的额杂食鸟类,它们食用牧场和作物,以及无脊椎动物,包括一些农作物的害虫,所以说,八哥在新西兰还算是“益鸟”(别忘了,它们并不是特别能生育)。另外,八哥的食谱还包括水果,尤其是浆果。新西兰的八哥们早已开始适应“本地食谱”,在野外的它们喜欢啄食成熟的新西兰本土植物卡拉卡果(Karaka fruit)的果肉。有时候,它们还会在盛开的花朵中,去吃花粉和花蜜。而在与人类共存的“城市八哥”的食谱中,则会有一些八哥喜欢去翻人类的垃圾箱和垃圾袋,吃里面“更好吃的人类的食物”。

nz-common-myna

image source: nzbirdonline.org.nz

Read more

电动巴士在新西兰撞车后起火,1人死亡

电动巴士在新西兰撞车后起火,1人死亡

昨晚,奥克兰Parnell主干道Tamaki Drive发生严重车祸,一辆电动巴士起火燃烧,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警方今晨确认,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目击者称,事故现场一片混乱,路人拼命试图营救被困者。 有人回忆道:“火焰有三五米高。大家不断往火里泼水,但火势越来越大,根本压不住。”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电动巴士已经陷入火海。 事故源于巴士与一辆轿车正面相撞。 另一名目击者说,一名女子从巴士后部逃出。 “他们把车里的女士救出来,她被抬到地上,大家在帮她。” 但也有人未能及时脱困。 有照片显示,一辆轿车被卡在奥克兰交通局的电动巴士下方。 有人形容,当时伴随着尖叫和求救声,火势来得太快。 社交媒体上有多名奥克兰目击者发帖形容,巴士撞上小车后,火势“极为猛烈”。 “一瞬间像是满屋烟花爆炸。”有人在Reddit上写道。 另一人称:“我从没听过这么多救护车警笛几乎不停地响,场面太可怕了。” 急救部门派出三辆救护车。现场共评估两名伤者,其中一人伤势严重,另一人中度受伤。 警方今晨7时30分确认,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奥克兰交通局表示,正与警方及消防部门密切合作,调查这起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一男子光天化日下“出翔”

新西兰一男子光天化日下“出翔”

奇葩的事件发生于星期日下午,在罗托鲁瓦Haumoana St的一个儿童游乐场。 居民Angela Wharekura表示,她的婆婆当时从窗外看到一幕,大喊“那个人到底在干什么?”. 随后发现对方竟在儿童游乐场内拉屎,并用手擦拭游乐设备。 Wharekura随即带着女儿冲出家门,边喊边拍照录像。 “他开始变得很凶,朝我们走过来,还威胁说再拍就过来揍我们。”她说。 就在紧张气氛升级之际,另一名体型高大的男性居民从屋里走出,对男子大喊:“你过来,我来收拾你。” 看到更多民众聚拢过来,男子立刻逃离现场。 Wharekura表示,Koutu社区一向团结互助,“我们互相照应,这种人不敢再回来,也不会再干这种事。” 她随后报警,并联系了另一位邻居,协助通知罗托鲁瓦地方议会。 出于道德考虑,媒体未刊登事发时拍摄的照片。 警方证实接到报案,称一名男子在Haumoana St游乐场“涂抹粪便”。 “警方到场后未能找到嫌疑人,目前已要求报案人提供更多信息。” 罗托鲁瓦地方议会发言人表示,对这种公共场所的不当行为感到“极度失望”,并强调此类事件“极为罕见”。 议会已派出清洁团队前往现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学生签证扩大打工权利细则发布

新西兰学生签证扩大打工权利细则发布

今年7月,新西兰发布《国际教育增长计划》,促进国际教育领域可持续发展。根据该计划,一系列调整将于2025年11月3日(星期一)生效。 从2025年11月3日开始: * 学生签证持有人每周可工作的时长从20小时增加至25小时; * 所有经批准的交换生或“Study Abroad”课程(包括仅一个学期的项目)学生,都可获得在学期间的打工权利; * 若学生更换教育机构或降低学习层级(例如从学士降为文凭),通常需重新申请学生签证,而非仅修改签证条件; * 持有受养子女访问签证(dependent child visitor visa)及技术移民类别临时签证(Skilled Migrant Category Interim Visa)人士,工作上限也将由20小时提高至25小时。 自2025年11月3日起,符合条件的高等教育和中学学生在学期内每周可工作25小时(目前为20小时)。此规定将适用于当日之后批准的所有新签证,即便申请是在此之前递交的。 持有20小时工作限制签证的现有学生,如希望享受25小时的工作权利,可申请修改签证条件(variation of conditions)或重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工党新承诺:新西兰要建“主权财富基金”

工党新承诺:新西兰要建“主权财富基金”

今天,工党公布了其首项重大经济政策:建立“新西兰未来基金”(New Zealand Future Fund)。 这一政策的宣布标志着工党开始了新的承诺:为了2026年的大选。 基金运作机制:独立治理,专注本土投资 工党领袖Chris Hipkins今天表示,设立“新西兰未来基金”,是工党推动全国就业稳定的第一步,将引导更多资本流向本土企业,扩大工人机会。 “新西兰人富有创造力和资源,但多年的投资不足导致太多优秀的本土创意得不到支持,而我们创造的财富却流向海外。”他在政策发布会上强调。 根据工党政策文件,该基金将由新西兰超级基金监护人(Guardians of the New Zealand Super Fund)独立管理,作为独立投资工具运作,类似于“Elevate NZ风险基金”。 财政部长将作为唯一股东,通过“期望函”设定广泛目标,但无权干预具体投资决策。 工党计划将部分国有资产的股息收益汇集,并重新投资于本土企业和基础设施,以创造稳定就业机会。 而该基金在整合现有商业性国有公司时,资产不得出售,但管理者可利用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借款数亿新元用于本土投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