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华女与白人老公离婚大战,打出新西兰一个“范例”

高净值华女与白人老公离婚大战,打出新西兰一个“范例”
Photo by Mathieu Stern / Unsplash

一段从相识到离婚仅三年的跨国婚姻,最终在最高法院的审理下,留下了一份意味深长的判决:

在“短暂婚姻”中,如果一方的经济投入明显高于另一方,那么财务贡献将成为财产分割的主要考量因素。

三处房产,悬殊投入


这起案件的主角是德国籍的男子Bartholomaeus Roland Lassnig与中国籍的女子Quan Zhou

两人2012年8月在新西兰闪婚,仅仅相识两个月后便步入婚姻殿堂

但好景不长,2015年7月两人分居,2018年正式解散婚姻。

婚后不久,两人设立了“Lassnig家族信托”,先后在奥克兰北岸Northcross、北部的Waitoki,以及Silverdale买下三套房产。

三处房产的价格分别是67万、98.5万和170万纽币,作为居所与未来养老的依托。

资金来源却极为悬殊:

  • Lassnig的投入:18.8万纽币
  • Zhou及其公司的投入:121万纽币
  • 银行贷款:208万纽币

随着时间推移,房产增值,信托仍持有Waitoki和Silverdale两处,2021年估值分别为145万和280万纽币。

至离婚时,两人无共同的孩子,但两人分别有一个各自前一段关系中的孩子。

一路上诉:从对半分到“八二开”

最初在家庭法院,法官裁定信托净资产平分

新西兰《1976年关系财产法》(Property (Relationships) Act 1976, PRA)规定,婚姻或同居关系破裂时,夫妻(或伴侣)财产在大多数情况下采取 50:50 平分的原则。

但法条也允许在特殊情况下作出不同分配,比如:

一方严重隐匿、转移财产;

财产来源复杂,涉及海外公司或信托;

如果严格 50:50 会导致“不公正”(extraordinary circumstances)。

家庭法院判决后,Zhou提出上诉,高等法院改判:Zhou得60%,Lassnig得40%

Zhou依然不服,案件进一步进入上诉法院

上诉法院最终改判为Zhou 80%,Lassnig 20%

理由是:加上返还的贷款部分,Lassnig仍能买下一套带适度贷款的房子。

Lassnig不服,再次将案件带至最高法院,质疑上诉法院的分析是否正确。

最高法院的立场


近期,五位大法官一致驳回了Lassnig的上诉,确认“八二开”的结果

判词指出:

“在像本案这样短暂的婚姻中,如果没有其他抵消因素,且双方非财务上的付出大体相同,也没有孩子需要抚养,那么经济贡献差异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法院同时强调,这一逻辑并不适用于长期婚姻,在那种情况下,资产来源只是众多考量之一.

高等法院5位大法官之一Susan Glazebrook

婚姻裂痕与文化差异


判决文件还提到,婚姻关系早在2015年已显现裂痕。

那年7月,两人发生肢体冲突,警方甚至下达安全令

虽然没有长期暴力的证据,但Zhou曾表达过对丈夫态度的不满——包括说话方式、日常对待以及他沉迷手机、疑似与其他女性联系的行为。

上诉法院认为,这些矛盾可能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关,但并不足以影响财产分割的基本原则。

最终结果,最高法院裁定:

  • Lassnig获得信托净资产的 20%,并返还其贷款部分;
  • Zhou获得80%
  • Lassnig需支付Zhou约3万纽币的诉讼费用及相关支出。

这一判例对于新西兰的意义


最近这些年,新西兰跨国婚姻比例渐高,也产生了不少令当事人感动困惑的问题。

网上时常有当事人求助,寻求关系破裂后的法律和关系建议。

其中,子女监护财产分割是两个矛盾最大的地方。

在子女监护中,往往又涉及到当事的一方把孩子带回祖籍国,令另一方无法探视。

在财产分割中,则牵涉到许多“不是在新西兰挣的钱”,以及没有放在新西兰境内的资产等。

这些特殊因素造就了跨国婚姻离婚官司的复杂性。

而Zhou女士这个离婚财产案,虽然打了很久,但是明确了一个范例:

在“短暂婚姻”关系中,金钱上的投入差异将可能直接决定分割比例

对此,发现君也向长期处理财产纠纷案件的资深律师汪君尊进行了咨询。

汪律师回忆,她曾经代理过一起婚姻超过三年的案件,最终客户成功分得85%的共同财产。

她特别指出:“很多人以为财产分割只能‘五五开’,其实不然

“法律中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条款,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更有利结果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识别这些空间,并运用恰当的法律策略。”

换句话说,对当事人而言, 了解并运用法律中的细微之处,往往能决定结果的差别。

如果您正面临财产保全或分割的问题,欢迎联系汪君尊律师,获取专业建议。

Reference:
https://www.stuff.co.nz/nz-news/360823744/supreme-court-agrees-8020-settlement-split-after-marriage-short-duration


Read more

新西兰经济超预期下跌

新西兰经济超预期下跌

新西兰第二季度GDP大跌0.9%,超出此前经济学家的最坏预期。 此前主要银行预期跌幅约0.4%,也有的预测-0.5%。 让我们把新西兰和其他几个国家的第二季度GDP做一个对比: 新西兰 -0.9% 澳大利亚 0.6% 加拿大 -0.4% 中国 1.1% 日本 0.5% 英国 0.3% 美国 0.8% 如果第三季度继续下跌(可能性很大),将意味着新西兰还要重新步入技术性衰退。01最新GDP数据不及预期 新西兰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9%,此前第一季度则增长了0.9%。 三大领域中,有两类出现下滑:商品生产行业下降2.3%,初级产业下降0.7%,服务业则保持持平。 “第二季度经济活动下降0.9%,呈现普遍性下滑,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开放中国人过境免签内幕

新西兰开放中国人过境免签内幕

新西兰政府在奥克兰机场的游说下,修改了移民政策,为中国至南美洲的“南方通道”(Southern Link)中转航班开绿灯。 此前,澳大利亚也有意争取该航线,使新西兰面临竞争压力。 中国东方航空将于今年12月开通上海—奥克兰—布宜诺斯艾利斯航线。 然而就在今年年初,这一计划尚无定数。 今年3月,新西兰政府否决“南方通道”航班的提议。 但到了6月,总理Christopher Luxon在上海宣布,调整中国旅客的过境签证政策,允许中国游客无需支付235纽币过境签证费用即可中转,为东方航空与奥克兰机场签署协议扫清障碍。 通过《官方信息法》获取的文件显示,今年4月奥克兰机场首席执行官Carrie Hurihanganui接触多位部长,告知东方航空“极有兴趣”开通该航线。 她致函移民部长、贸易部长和旅游部长三人,称该航线是一个“重大机遇”,预计每年可为新西兰带来1.6亿经济价值。 文件显示,4月7日,东方航空董事长与奥克兰机场高管在奥克兰的Grand Harbour(海港)餐厅与旅游部长共进晚餐。 Hurihanganui称,该会晤“受到航空公司高层的积极回应”。 但她在信中提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官宣:7000万纽币投入这一产业

官宣:7000万纽币投入这一产业

过去两年,许多国际巨星如Lady Gaga、Kendrick Lamar和Oasis选择绕过新西兰,前往澳大利亚演出,导致新西兰音乐迷错过许多大型演出。 这种情况可能将改变。 新西兰政府宣布将投入总额7000万纽币的一揽子资金计划,用于提振大型活动和旅游业。 旅游部长Louise Upston与总理Christopher Luxon周日下午在奥克兰共同公布了这一消息。 Upston表示,政府将大幅增加投资,以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并推动经济增长。 资金分配明细: * 4000万纽币:用于“活动吸引基金”,以确保从2026年起新西兰能举办更多大型国际活动 * 1000万纽币:用于“活动提升基金”,支持现有活动并吸引新的国际合作机会 * 1000万纽币:用于“地区旅游推广活动”,激励国际游客来访 * 最高1000万纽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升级,包括自行车道等项目 Upston称,这笔资金将使新西兰在活动和旅游方面的投资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致持平。 这批资金包含新设和现有项目,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步落实,预计年底前还会有更多关于活动及基础设施的宣布。 Upston称,“在过去三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医院将允许家属全天候陪护

新西兰医院将允许家属全天候陪护

新西兰卫生部宣布,全国医院将逐步实行新政策,允许病人的家属全天候(24/7)陪护。这一政策被官方形容为重视家庭支持与关怀文化。但护士工会则认为,其背后动因更多与人手短缺有关。 根据该政策: “在适当情况下,病人的家属(whānau)将被允许全天候陪伴病人,与护理和产科团队一起提供支持,同时也会尊重其他病人的隐私和康复需要。” 标准探视时间也将统一为全国一致。 新西兰护士协会表示,工会支持家属全面参与病人护理。 但护士协会同时指出,此次推动的核心原因之一,是由于“病人看护”(patient watch)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医院缺乏足够人手。 所谓“病人看护”,通常是指对失智或意识混乱等脆弱病人进行监护,以避免其伤害自己或干扰治疗。 近期在基督城医院,因医疗助理严重短缺,部分病人家属甚至被要求到场帮忙照看病人。 他还指出,某些护理任务需要专业训练,比如应对躁动或攻击性病人,以及操作专门设备——而家属并不具备这些技能,这将“制造出很多麻烦”。 卫生部则否认政策是出于人员不足的考虑,强调其核心是尊重病人选择,确保他们能获得家属支持。 目前,该政策已率先在Whanganui医院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