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生活

safely-remove-mold-from-walls-and-ceilings

新西兰知识

从房屋中安全去除滋生的霉菌

生活在新西兰就不得不应对这里的潮湿天气,而潮湿天气产生的霉菌又是房屋的最大敌人之一,因为冬季阴冷的新西兰相对湿度往往在90%之上,而且能够连续多天。在这种情况下房屋的内墙很容易由于空气中的水分“过饱和”而产生水分凝结,液体的水会渐渐的渗透进入墙体,这就为霉菌提供了百分百完美的制造环境。 其实,霉菌在墙面无所不在,您并不能完全防止它,而只能避免霉菌过度的繁殖。如果不巧因为偷懒或者房屋的潮湿度太大而没能够“防住”,那就惨了,因为霉菌会从墙板中间向内想外同时滋生,当您看到墙面上的一大块黑绿色或者是灰绿色的东西的时候,实际上整块墙板都已经出现问题了。 您不能对霉菌置之不理,因为霉菌释放的孢子会飘散在空气中,造成您室内的空气污染,而这种孢子很容易引起过敏、肺部感染和其它一些难以治愈的症状,尤其是小孩还会引发哮喘,不可掉以轻心。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那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只能够在看到斑斑点点的霉点出现的时候,就马上使用一些方法将它们安全的清除掉,小洞不补则大洞吃苦。怎么清除呢?来吧,一起动手。 如果您的天花板或者内墙板上面的霉菌污染已经超过1平方米了(

By KANNZ
compulsive -hoarding

新西兰知识

囤积强迫症 Compulsive Hoarding

新西兰人通常都有自家的独立屋,再加上后院的空地,着实有不少的储存空间。俗话说,破家值万贯,有些新西兰人就有一种“囤积”的习惯,而当这种习惯发展到一定的强度的时候,就产生了本文要介绍的“囤积强迫症”,它的英文是 Compulsive Hoarding,主要症状是:患者在不停添置新东西的同时,还不舍得扔掉以前囤积的大量没用的东西,有人甚至因此无法正常生活。心理学家说,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俗称“囤积狂”,从其词源来看是指“无节制囤积的兴趣”,就是“买买买”或是“拿拿拿”而且弄到家里来基本不用的节奏。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囤积强迫症的症状主要有: * 不爱清理杂物,就喜欢把东西堆啊堆啊,对于每一件物品,哪怕已经变质了、不能用了都依然保有强烈的感情,绝不丢弃 * 患者有收集癖好,它们收购、收集并且不肯抛弃別人看来价值不高或完全没用的东西 * 囤积狂人的生活空间是很狭小的,他们因为大量的收集造成这些物品堆积在家中,占据了所有的功能性空间 * 想方设法记住当时为什么要买(要拿到)这件东西,

By KANNZ
drink-rum-in-bar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泡吧常见酒类 朗姆酒 Rum

朗姆酒,也叫做“兰姆酒”,英文名 Rum,十分好记,它是西方人常饮用的六种烈酒之一。朗姆酒口感非常不错,有点儿像中国的传统白酒贴近华人朋友的口味,它以甘蔗压榨糖汁和糖蜜为原料,发酵后再进行蒸馏形成高度烈酒;所以它也称为糖酒。 朗姆酒口感甜而润、芬芳馥郁,大多数的朗姆酒酒精度在40度上下,不算太烈。根据不同的原料、颜色或者风味进行分类,朗姆酒可以分为: 按照颜色:白朗姆酒(无色 Silver Rum),金朗姆酒(淡褐色 Gold Rum),黑朗姆酒(深褐色 Dark Rum) 按照风味:淡香型(Light Rum),浓香型(Heavy Rum),中间型(Medium Rum) 按照原材料:农业朗姆酒(Agricole Rum,使用甘蔗汁直接发酵),商业朗姆酒(Industrial Rum,

By KANNZ
eliminate-negative-emotions

新西兰知识

如何清除负面思想,在新西兰生活的更积极阳光?

新西兰的冬季,总给人一些抑郁的感觉,天灰灰的、阴阴的、雨下个不停,在冬季新西兰人很容易引发冬季抑郁症SAD,而移民朋友作为外来族裔则因为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缺少朋友、无处倾诉而更容易产生负面、消极的思想。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坎坷与风浪,有些人很小的时候在心中就种下了悲情的种子,而随着年龄的长大这种负面消极的思想也越来越厉害,越来越难以消除。亦或是,来到新西兰后,由于碰到了一些生活、工作、学习上的难题,各种不顺利的叠加让阴霾笼罩了自己的心灵;负面思想、悲观情绪,就像一颗颗的种子,一旦生长起来,就很难再连根拔除。 image source: pixabay.com 看新西兰站长希望让这个网站能够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所以,愿新西兰的华人朋友能够有开放的胸怀、远大的思想抱负、积极主动、生活中全是正能量、让未来轻松写意充满阳光和希望;好,让我们学习如何消除负面情绪。 * 不要纠结人与事上面的负面情绪,不要耿耿于怀,主动放手,let it go * 感到心情不佳的时候,停下手中的事情,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情绪化的表现,一定要理性客观的思考问题,想一想值不值得生气 * 清理思绪,

By KANNZ
pulling-your-eyes-back-is-racist

新西兰知识

西方人歧视东亚人的表情“拉眼角”

身处新西兰,无论这个社会有多平和,多么能接受外来族裔的移民,歧视的事情总还是时有发生的。如果你在新西兰生活的时间够长,多多少少都会听到一些类似于 Go back to your country / xxx 之类的言语,当然了,还有一些动作也是具有浓厚的歧视意味的,本文要介绍的“拉眼角”就是其中之一。 拉眼角,在英语中叫做 Pulling your eyes back,很多西方人借这个动作来嘲笑亚洲人、尤其是中日韩这三个国家的东亚人种,五官扁平、眼睛细小。正因为这一动作在欧美范围内被广泛认为是对亚洲人歧视的标志,所以新西兰也是有一些“本地种族粪青”在对外来移民使用这个表情的。而且,由于这个表情动作较小,“行动迅速”,可能在几秒钟内就完事儿了,当事人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但是周围人早已“get”到他/她要表达什么意思了。 有些朋友认为这个动作被解释为歧视是“上纲上线”,但实际上,Quora 这个全球最知名的问答网站上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是否涉及种族歧视,而几乎所有参与的回答者都表示,这个动作歧视的意味非常明显。“对于种族歧视者来说,模仿眼睛的形状,

By KANNZ
psychologist-n-psychiatrist-differences-n-similarities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的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病科医生有何异同?

在新西兰,华人生活的圈子较小,多数华人也不太融入主流社会,交际圈有限、又没有什么可以消遣的地方,所以华人、甚至大部分的少数族裔在新西兰,都是心理疾病高发人群。新西兰的公共医疗系统为居民提供了有资金帮扶的心理干预疗程,如果您觉得自己处于抑郁状态无法自己缓解,或者出现了其它心理状态、精神状态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联系您的家庭医生,而家庭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为您推荐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疾病方面的专科医生;新西兰政府可以为患者免费进行4-8次的治疗。 我们华人通常把所有能够治疗患者的专业人士都称作“医生”,但是在西方,医生挂的名头可是 Doctor,能挂着这个名头的人都是经过多年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华人虽然习惯性称他们为“心理医生”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心理医生应该叫做“心理咨询师”,并且他们是不可以挂上“医生”这个头衔的。 image source: pixabay.com 既然提到了精神病医生、或者说是心理咨询师,那么我们就从一个有趣一点的方面来介绍一下吧。西方的医疗体系中,心理治疗早已成为人体健康学科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常提到的提供这一方面治疗的实际上有两种医生:心理咨询师

By KANNZ
lava-cheese-slice-not-nz-food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有“岩烧奶酪”吗?

有一日,看新西兰站长收到国内读者的来信,询问,“国内的新西兰岩烧奶酪很好吃,是不是新西兰本地的岩烧奶酪更好吃?”。看到来信,站长立刻觉得知识不够用了,岩烧奶酪是什么东西?在新西兰生活了十几年的站长完全不知道,于是,马上谷歌百度搜索一下;为了防止站长个人知识有限造成误导,站长又询问了几个身边的资深新西兰吃货朋友,有没有听说过“岩烧奶酪”? 岩烧奶酪,大概就是新西兰部分小型咖啡店中销售的 Lava Cheese Slice 吧,其实它就是西方比较常见的一种质地比较柔软的、带有奶酪香气的、经过烤制的一种“小点心”吧;形状多样,名字也不少,例如还有一种叫做 Lava cheese tart 的就非常美味。不仅在新西兰,这东西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等地方都有的卖,既不是新西兰人发明的、新西兰人做的味道也是非常一般的。 岩烧奶酪不是什么很难做的东西,只要家里有烤箱都能够完成,其主要原材料跑一趟超市的 Baking 货架(烘焙品)全都能够办齐、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具体的原料有普通的吐司面包片、芝士片、淡奶油、

By KANNZ
clear-grass-on-your-roof

新西兰投资

屋顶长草要不要清除?

新西兰的气候条件下,屋顶是挺容易长草的,尤其是一些几十年房龄的“小别墅”,传统的瓦顶虽然又能隔热又能保温,下雨的时候还不吵闹,但是瓦片之间的缝隙很容易聚集一些腐殖质,进而由小鸟或是昆虫带来植物的种子掉落其间,有温度有阳光有湿度,很快就发芽了。 屋顶长草看起来并不会妨碍屋主的生活,除了远远的看去房顶有点不整洁以外也没什么不好;但实际上,屋顶长草应该尽快清除的,这是因为植物的种子在生根发芽的时候,会产生非常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虽然缓慢但是足以将屋顶的瓦片与瓦片之间的缝隙撑开,如果在单片的瓦上,也能够将这片瓦直接撑裂造成损坏。瓦片裂了会怎么样?屋顶漏水呗。新西兰雨水这么大,房顶漏水可不是好玩的,要是把天花板和屋顶的保温棉、以及木头结构弄得发霉了,那可就赔大了。 另外,植物还有什么能力?固定水土啊,一颗小草扎了根,很快它的周围就会有一片的小草啦,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啊,如果一旦发现屋顶长草,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登上房顶手工清除所有的肉眼可见的植物;如果屋顶长了青苔,请看这篇文章如何清除。 如果有恐高症,那还是找个专业清洁房顶的人士来帮助您吧,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

By KANNZ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泡吧常见酒类 白兰地 Brandy

看新西兰站长已经为大家介绍过好几种西方人常常在酒吧中点选的烈酒了,本文继续为大家普及一下“白兰地”Brandy 这种烈酒的知识。其实白兰地就是一种“更烈”的葡萄酒,简单地讲,葡萄先进行一下发酵,经过橡木桶贮藏,变成了我们常见的红酒,对吧?如果这种红酒,再蒸馏一下提纯酒精度,经过一系列的调制就变成了白兰地了,所以白兰地也叫做“葡萄白兰地”。 既然有葡萄白兰地,自然也有其它水果酿造的白兰地,不过“血统不纯”产量不高,我们也就不深入讲述了。 法国人发明了白兰地,法国人也是白兰地领域的老大,盛产葡萄酒的国家往往白兰地也都做得不错,很可惜,没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什么事儿(虽然这两个国家的葡萄酒产量也不少)。 image source: pixabay 也许我们听过很多的洋酒广告,脑子里总是脱不掉那几个熟悉的称谓,例如 X.O,VSOP 等等,实际上它们就是白兰地的一些标准,X.O(表示 Extra Old 特陈佳酿)是特级,V.S.

By KANNZ
whisky

新西兰知识

新西兰泡吧常见酒类 威士忌 Whisky

年龄在20-40之间的华人朋友,如果您的年轻时代在国内度过,而且在年少轻狂的时候常去酒吧刷夜,那么必然对“芝华士兑绿茶”不会陌生。说到芝华士,其实它就是本文要介绍的西方酒吧中最常见的烈酒之一,威士忌 Whisky 的一种。当然了,英文还有一种拼写的方法是多了一个“e”写成 Whiskey;无论是哪一种写法,它就是一种由大麦等谷物作为主要原料酿制、经过蒸馏和调配后形成的烈酒,酒的颜色呈现醇厚的琥珀色,气味强烈且芬芳。 image source: pixabay 威士忌简介 不少英国佬把威士忌称作“生命之水”,这不仅是因为属于大不列颠王国一部分的“发明者”苏格兰最开始就叫它做“生命之水”,更因为不少嗜酒如命的英国酒鬼把每天饮用威士忌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目前酿造威士忌的主要国家包括苏格兰、爱尔兰、美国和加拿大。苏格兰人创造了威士忌,并且不间断的制作了500多年。据说,在寒冷的苏格兰,最早威士忌被发明出来是用于驱除寒冷的“药水”;不过,当人们在喝下这种“药水”后,不仅寒冷的感觉消失,更带来了莫名的快乐感觉,所以,威士忌就这么从“药水”

By KANNZ
how-to-use-mouthwash

新西兰知识

如何使用漱口水 Mouthwash?

新西兰的超市中,牙膏和漱口水通常放在一起进行销售;不过看新西兰站长发现很少有华人朋友选购漱口水,可能是因为我们华人吃的东西比较容易“塞牙”或者是长期形成的使用牙膏牙刷的习惯难改吧。其实,正确使用漱口水能够清新口气,预防龋齿,治疗牙龈发炎,而且它对于牙齿缝隙和口腔深处牙齿表面的清洁效果比牙膏牙刷的摩擦还要好;更何况,漱口水不会对牙齿的表面造成伤害(长期的牙刷摩擦会磨损牙齿表面的)通读本文,带您了解如何在新西兰正确购买和使用漱口水,以促进口腔健康。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新西兰的超市中,能够买到的常见漱口水品牌也就是两三种而已,都是国际上大公司生产的大品牌,而且效果而言大同小异(其实价钱也都差不多),漱口水可以帮助您: * 掩盖口中的食物气味,华人朋友有时候会吃一些味道比较重的菜肴(例如大蒜、韭菜等),那么漱口水可以快速帮助掩盖掉这些气味 * 掩盖自身的口气,有些朋友有牙周炎或者胃炎,造成口气不佳,漱口水的香气虽然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能让您在一两个小时内口气无忧 * 杀灭口中的细菌,市场上的漱口水都含有抗微生物的杀菌(消毒)成分,杀掉了细菌

By KANNZ
prevent-hair-fall-out-after-pregnancy

新西兰知识

如何在新西兰预防产后脱发?

怀孕的妇女以及分娩后的妇女,体内的激素水平都有极大程度的改变,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促进头发的生长/或者影响头发的生长。怀孕期间,头发会停留在生长或过渡阶段,因为正常时期本应停止生长或脱落的头发还在继续生长,所以头发看起来会显得更浓密;但是产后,三个月左右,本应在孕期掉落的头发也开始大量脱落。产后脱发是一个正常的过程,脱发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在等待头发恢复正常生长的时候,要注意爱护和善待你的头发;当然了,如果两年后还不能阻止脱发,那就要寻求家庭医生的帮助了。 image source: pixabay 不少华人朋友在移民新西兰后,都会发现自己的脱发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了,这不仅与变更了生活环境有关(例如,中国大陆北方的朋友移民到新西兰就会有相当的环境不适症状),更与新西兰这里潮湿、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的环境特征息息相关。所以,华人产妇在生产后如何预防和阻止脱发,就变得相当重要。 那么,如何在新西兰预防产后脱发呢? 1、不要扎头发太紧,太紧会让头发在捆绑过程中受到物理伤害,俗话说:扯掉了~ 尽量保持头发的蓬松,自然顺帖最合适。另外,不要没事儿把弄头发、也不要焗油,因为焗油会伤害头发和头皮。

By KAN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