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小伙在新西兰呆了一年,咆哮要回墨尔本

澳洲小伙在新西兰呆了一年,咆哮要回墨尔本

新西兰人去澳洲发展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澳洲人反过来到新西兰反而比较少见。

但“少”可能也是有原因的——最近有澳洲来纽打拼的小伙在社交媒体发视频,吐槽“受够了”新西兰,准备打包回澳洲。

“冷、暗、湿,还贵”:他受够了惠灵顿

Kashi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是一名健身教练,一年前跟着新西兰出生的女友搬到了惠灵顿。

本以为会在这里展开新生活,没想到一年后,他却在TikTok上发布了一段“吐槽视频”,直言“再也受不了了”。

他形容惠灵顿是个“寒冷、潮湿、灰暗又令人沮丧”的城市,还顺带骂了奥克兰是个“shithole”。

持续不断的坏天气让他“几乎一直生病”,再加上飞涨的物价、住房危机,以及他感受到的新西兰人“消极、无动力”的生活态度,让他彻底心累,只想搬回墨尔本。

“人们在健身房里装得像狠角色,结果却连止汗剂都不用,还穿着脏睡衣和人字拖去超市,一身味道像是混了泥巴和狗屎。”

而且他说遇到过很多“没目标、没动力”的人,而且新西兰文化似乎总喜欢“枪打出头鸟”,让人觉得很难振作起来。

官员回应:问题有,但城市也有魅力

面对Kashi的抱怨,惠灵顿市长候选人Andrew Little和当地国会议员Tamatha Paul都做出了回应。

他们承认惠灵顿确实存在住房压力和生活成本高涨的问题,但强调这座城市也有它独特的活力和创意氛围。

“天气多变正是这里的特别之处,科技、艺术和创意产业都在这片土壤里成长。”Little说。

Paul则表示:“新西兰人其实非常努力,只是现实环境下我们面临的挑战不小。”

他走了,留下的问题还在

Kashi并不是唯一一个选择离开的人。

2024年,已有超过3万人从新西兰搬去澳洲,创下近十年来新高。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叹,想在新西兰稳定生活太难了。

惠灵顿有问题,奥克兰也不轻松。

一份由德勤发布的城市发展报告,将奥克兰与全球84座城市进行比较,结果令人尴尬:奥克兰在步行友好度上排名第82,几乎垫底;交通过度依赖私家车,碳排放高、减排进度慢;住房低密度、经济表现疲弱,这些都是几十年城市规划失败的后果。

奥克兰不是“可有可无”的城市,它是新西兰典型的“第一大城市(primate city)”,人口是第二大城市基督城的四倍以上,经济贡献更是占全国GDP的38%。市中心CBD的生产力比全国平均高40%。

也就是说,奥克兰越强,新西兰整体经济也就越强。

但问题是:我们根本没把它当回事。

几十年来,奥克兰的基建投资一直被严重低估。

城市铁路项目预算从最初的20多亿飙升到55亿,还延期到2026年才开通;轻轨则被直接取消;第二港口大桥研究了几十年,连土都没动。

全国基建缺口高达2100亿纽币,奥克兰背着最重的包袱,却分不到应有的资源。

这背后,不只是项目管理的问题,而是一个“惠灵顿问题”——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严重脱节。

比如,奥克兰每年缴纳的GST税款超过4亿纽币进了中央政府的口袋,却没能回流本地。

2024年发布的国家陆路交通计划更是直接削减了奥克兰5.64亿纽币的交通投资。市长Wayne Brown怒批:这个政策“对奥克兰完全说不通”。

国际城市怎么做?

看看国外怎么支持“第一大城市”:

伦敦的交通系统自成体系,每年通过拥堵收费就能筹得1.36亿英镑继续投资;巴黎大力推动350亿欧元的“大巴黎快线”地铁项目;日本在城市基础设施上投资13万亿日元;澳大利亚也明确表示其GDP主要来自几个大城市,并投入1200亿澳元支持它们的发展。

研究也早就表明,刻意压制“第一大城市”只会拉低全国生活质量。而聪明的国家,懂得如何用战略性投资最大化“城市聚集效益”。

奥克兰不是新西兰的“问题”,它是机会,是支柱,是资产。真正的问题是:新西兰是否已经准备好,去认真对待这个大城市带来的成长阵痛。

Reference:
https://www.stuff.co.nz/nz-news/360765578/young-aussie-cant-take-it-any-more-hes-leaving-wellington-and-heres-his-rant-explaining-why
https://www.1news.co.nz/2025/07/25/big-awkward-neglected-auckland-scores-poorly-on-international-report/?fbclid=IwY2xjawLvfe5leHRuA2FlbQIxMQABHj5TroB58s3v6oUTDv-YbW4ePxvOcimTVqhLMj910DTPI0xsFiB0SYC2vVwN_aem_IO8V2Y5VHOXG5m28Eh_myg

Read more

新西兰外国人购房方案“或几周内完成”

新西兰外国人购房方案“或几周内完成”

新西兰总理Christopher Luxon今早暗示将出台外国人购房新规。 今早在接受Newstalk ZB电台节目主持Mike Hosking专访时,Luxon透露,他与新西兰优先党党魁Winton Peters就相关问题已展开多轮深入讨论,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完成最终方案。 Luxon表示,目前讨论焦点并非移民的来源国或其资金与技能。 关键的讨论点,在于“他们应当购买什么价值层级的房产”。 “Peters想彻底重审这一购房机制。” Luxon说 ,“他(Peters)在大选时持有一个立场,但现在愿意重新审视。我们都愿意如此,我们正在一步步推进。” 他补充称:“我们已经非常接近会有结论了,很快就会发布。我不想抢在官宣前多说什么。” Luxon还指出,Winston Peters认为那些愿意向新西兰投入大量资金的人,理应有资格购置房产。 与此同时,Luxon昨日还与建筑与建设部长Chris Penk一同宣布,从今天开始放宽对海外建筑材料的准入限制。 新批准进口的产品包括石膏板、外墙包层系统、外门和窗户等。 Penk指出,目前在新西兰用于住宅建筑的一些产品存在昂贵的市场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从中国寄出,新西兰妈妈收到诡异快递

从中国寄出,新西兰妈妈收到诡异快递

一个没买东西的新西兰妈妈,最近收到一个从中国寄出的“奇怪的娃娃快递”,越看越不对劲…… 收到奇怪快递,母女俩一头雾水 一位新西兰的妈妈,最近收到了一件让人“发毛”的快递包裹。 包裹地址、姓名都写得清清楚楚,一看就是专门寄给她的——可问题是,她根本没买任何东西,也没有在等任何网购。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打开包裹后,里面竟然是一个手掌大小的“诡异小娃娃”。 她的女儿Sophie说:“那个娃娃真的很怪,看着就不舒服。” Sophie不愿透露自己的姓氏,但她表示这件事真的让她们母女俩感到不安。 奇怪的是,这个包裹的寄件人信息看上去还挺正规,是来自香港的一家合法物流公司。 这不是那种什么都查不到的“三无快递”,偏偏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查不出娃娃来历,可能是“刷单骗局”? Sophie为了弄清楚这件事,还特地在网上用图片搜索功能查这个娃娃,结果这个娃娃的样子跟网络上的任何产品都对不上。 既然不是正常商品,那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后来她咨询了一些人,有人建议说,这可能是一起“brushing scam”(刷单骗局)的一部分。 所谓“刷单骗局”,就是某些商家会用真实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麦当劳在厕所装监控

新西兰麦当劳在厕所装监控

去麦当劳上个厕所,竟发现头顶有个摄像头?最近有新西兰的顾客发现了这个“诡异”现象,而麦当劳方面也立刻回应了...... 顾客发现洗手间摄像头,直呼“毛骨悚然” 最近,新西兰Upper Hutt一位顾客Jelle Keizer在当地一家麦当劳用餐时,意外在洗手间天花板上发现一个黑色半球形的摄像头装置。 摄像头旁边还贴着一张标语写着:“这个摄像头不是为了侵犯你的隐私,它是为了防止破坏行为——本店所有区域都处于监控之中。” Keizer看到后立刻感到非常不安,称自己“感到极度不舒服”,于是写信给麦当劳表达强烈反对。 他在信中写道:“即使摄像头只是对准水池区域,这种做法也完全不能接受,甚至有些变态。” 他觉得,洗手间本身就是最该被尊重隐私的地方,任何形式的监控都会对顾客的基本隐私权造成侵犯。 虽然警方对此表示麦当劳的设置并不违法,但他还是觉得这么做“有点诡异”,强调洗手间是所有年龄段顾客都会使用的地方。 他最后表示:“这个摄像头应该被100%拆除,并且删掉所有拍到的视频。” 麦当劳回应:只拍水池,不拍隔间,防破坏很有用 面对质疑,麦当劳新西兰发言人Simon Ken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新西兰经济亮点转移南岛

新西兰经济亮点转移南岛

南岛领跑经济复苏,北岛持续疲软。近日,Kiwibank警告南北经济鸿沟扩大。 据Kiwibank最新地区经济报告,新西兰南北表现正出现明显分化:南岛正在加速前进,而北岛许多地区却在倒退。 “我们发现,越往南,人们越乐观,经济表现也越强劲。”Kiwibank首席经济学家Jarrod Kerr说。 报告显示,南部地区如南地(Southland)和奥塔哥受益于旅游、农业和建筑三大产业的共同推动,经济活力显著回升。 “首先,农民的收入不错,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其次,旅游业强势回归,南地建筑活动活跃,奥塔哥表现良好,而基督城更是令人瞩目的亮点。” 他特别提到基督城已经焕然一新:“没有奥克兰那样的交通拥堵,也没有惠灵顿反复爆水管的问题。” 基督城市长Phil Mauger对此表示认同:“越来越多的人从奥克兰和惠灵顿搬来基督城。生活节奏好,出行方便,房价也便宜一些。” 北岛多个地区经济倒退 但与此同时,北地、吉斯本和塔拉纳基等北岛地区却在经济复苏中“掉队”。Kiwi银行的“经济记分卡”显示,这些地区的经济表现已出现负增长。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Jarrod Kerr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