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中餐馆“9.9刀套餐大乱战”,商家:先活下来再说

奥克兰中餐馆“9.9刀套餐大乱战”,商家:先活下来再说

由于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新西兰人越来越少选择外出就餐。

西太平洋银行统计的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过去三个月新西兰餐馆支出下降9%。

而最近,在新西兰华人餐饮圈掀起了一股热潮,不少餐厅开始推出“9.9刀”套餐,让低迷的餐饮市场,有了股新活力。

对此,发现君也采访了近期推出“9.9刀3菜1汤”的华人餐饮老板,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感受和思考。

奥克兰9.9刀套餐风潮

8月7日,奥克兰北岸餐厅永利面家官宣:店铺大堂菜系改为大众盒饭,9.9刀三菜一汤。

正常情况下,点一个菜动辄20刀左右,这样的价格,在奥克兰确实算是亲民。

很快,就有很多华人到店打卡。

有网友留言说:“3菜1汤9.9,这个价位也就吃个汉堡,洋人应该也能喜欢。”

在餐厅Google评论里,确实也有英文评论,对这个价位和食物表示满意。

有奥克兰华人,将这件事戏称为“奥克兰9.9大乱战”,说对谁能成为“奥克兰9.9之王拭目以待”。

而在最近,确实也有不少餐厅加入了这场“价格战”。

冯师傅兰州拉面店推出“9.9拉面”。

包子店推出“9.9包子、炒饭、肉夹馍等套餐”。

禅E餐厅推出9.9卤味盒饭,用餐环境也很高档优雅。

Big Pot Hot Pot餐厅的牛肉炒面套餐,也是9.9刀。

餐厅降价,断尾求生

对于这样的风潮,有人说这从侧面反映经济真的不好。

而这个价格战,也是“打响复苏第一枪”。

有人认为这是华人餐厅太卷,最终会“反噬自己”。

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对此表示支持。

网友说:“希望其他的中餐馆效仿”。

面对低迷的经济,“首先活下来,才能越来越好”。

9.9的套餐策略,是华人餐厅的一次“断尾求生”。先保住客源,让餐厅活下来,才有更多长远计划可言。

对于走亲民路线的餐厅,敏锐地觉察到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变化,短时间内转变思路和运营方式,不失为一种勇敢。

加入这场“9.9刀价格战“的餐厅们,售卖不同的菜肴,有着不同的餐厅规模。

有些是完全转型,只做9.9刀套餐,有些是保持原有菜单价格,额外打造9.9刀菜式。

无论出品如何,成效怎样,这都在释放着一个信号:餐厅开始主动行动,花更大力气拉客啦

其实除了华人餐厅,很多其他菜系的餐厅,也有不少在尝试改变定价策略。

有网友发出自己买到的10刀三明治。

马来西亚餐厅Langkawi也曾推出9.99刀的海南鸡饭套餐。

奥克兰东区餐馆The Apothecary Licensed Eatery也自降价格,吸引食客。

他们推出了10纽币的早餐套餐,12/15纽币的晚餐套餐。

“如果我们不降低价格,就必须缩短营业时间,但是我们不想这么做,我们想留住这个优秀的团队。”

除了亲民餐厅,之前一直走高端路线的fine dinning 餐厅,也在自降身价。

过去的几年里,新西兰的高端餐饮界哀鸿遍野。

2021年,开了47年,以牛肚、烤鸭和法式洋葱汤著称的Antoine's餐厅关闭,被称为“一个时代的终结”。

2023年6月,位于奥克兰Karangahape Rd的Alta餐厅倒闭,在倒下之前也“挣扎”过,做过不少尝试。

例如调整菜单,例如去除套餐的限制,将菜单转变为可以自由点菜的形式。让不想花高价买整个套餐的食客,也有机会进来用餐。

本地媒体称这是“餐厅试图让流浪汉坐在座位上的最后努力”。

但这依然无济于事,这家餐厅最终还是以倒闭收场。

餐厅Lillius也是采用了这样的策略,增加了单点菜单,现在餐厅勉强撑住。

9.9刀餐,新西兰华人餐厅要跟吗?

对于高端餐饮业来讲,也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降价,菜品也不便宜,也许还能够赚到些钱。

但是对于走日常路线的餐厅来讲,转型就是一场破釜沉舟的冒险

不过船小好掉头,策略转变的速度和周期也更短,也是一种优势。

很多人担心餐饮会撑不住,毕竟之前就有餐厅走低价策略试营业几周后便退出了。

对此,永利面家的老板在接受发现君采访时也作出了回应:”虽然现在我们餐厅低价求生,但是不建议所有餐厅跟风。

“每个餐厅有自己的风格和营销策略,不少华人餐馆年年涨价依旧爆满。“

永利面家2022年开业,2023年4月开始,生意开始低迷,年底时变得越来越差,为了能够撑住,他们开始计划转换策略。

餐厅里有多位老员工,大家都需要这份工来养家,所以心拧成一股绳,整个团队商量,决定尝试转型做9.9刀3菜一汤。

2024年6月开始,他们开始购置对应的餐盘、锅灶等设备,做了两个多月准备,才能够在8月份转型营业。

他们前期做了足够的准备,所以才能在开业后“一炮而红”。

价格虽然低,但是质量还要保证。

为了降低成本,老板去谈了很多家供应商,尽力在上游减少开支,这样才能在保证出品的情况下,让餐厅运行下去。

餐厅与供货商也是相互帮助,像是他餐厅里的1刀饮料,也是在控制住成本后的一个招牌营销策略。

“大家来吃9.9刀的快餐,肯定不愿意花3、4刀买饮料,所以我们会努力压低价格。”

当前确实有个稍微乐观的消息,根据新西兰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的12个月里,水果和蔬菜价格下降8.5%,肉类、家禽和鱼类价格下降了1.1%。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年里,部分食材的价格有所下降。这对于餐厅运营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餐厅成本中很重要的人工和房租,是不容小觑的部分。这样的运营模式,能够撑多久,永利面馆的老板也直言,不知道这个模式是否可行。

这种类似于破釜沉舟式的尝试,“也许能够撑下去,直到经济回暖,也可能几个月就倒下了,但是为了能够活下来,必须放手一搏”。餐厅转型后,厨师们每天都需要工作到12点左右,有时凌晨1点还在加班,这在新西兰非常少见。

但是作为想要在异国他乡站住脚跟的移民,大家在这个困难时期,咬牙撑住。这个运营模式也给经济注入了一些活力。有华人网友说:“9.9刀套餐盘活了北岸经济,本来想省着点吃饭,但是吃完后花了50剪个头,又在超市花了100,买衣服花了450”。

也有人在这个华人聚集的餐饮热潮里,找到了久违的烟火气。

当前华人社区对于9.9刀套餐的讨论越来越多,对于网上褒贬不一的评论。永利面馆的老板回应说:“相比于网上的评价,我们的压力多来自于内部,我们想要在有限条件内,创造更多可能。比如去想想如何开发新菜式。

经济低迷的时代,行业会被重新洗牌。有些靠着巨大的资本和资源撑住,有些在这场风雨里被冲倒,而在尚有气力时,大家都在努力扎根,好让自己站住,活下来,再等阳光洒下时,扩枝散叶。

Reference:
https://www.nzherald.co.nz/business/food-price-data-cost-of-eating-out-spikes-but-fruit-vegetables-and-meat-still-falling/E7TAD7WBCBCRHDJBSXRSOMRCPY/

Read more

纽币大跌后,新西兰人出国旅游“很亏”

纽币大跌后,新西兰人出国旅游“很亏”

今年暑期计划出行的新西兰人,已经感觉到“汇率很亏”。 目前纽币汇率处在低位,尤其是纽币兑澳币,处在12年最低点。 同时,纽币兑人民币,纽币兑美元也都相对较低。 今天新西兰媒体有篇报道,专门讲新西兰人出国游感到“肉痛”。 纽币兑澳币的汇率已跌到近12年来的最低点。上周五一度触及1纽币仅能兑换0.8609澳币,虽然这两天稍有回升到0.87出头,但整体来看,纽币在外汇市场上明显不受待见,尤其是面对“澳洲表哥”。 外汇市场对利率变化极其敏感,而澳新两国的经济表现,也正走在不同的路线上。 ANZ策略师David Croy表示,澳大利亚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市场认为澳洲央行不会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大举降息;反观新西兰,数据则显示新西兰央行更有可能大幅降息。 “11月初,纽澳汇率跌破了2013年以来的交易区间,对做技术分析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对于准备飞去澳洲度假的新西兰人来说,这个汇率依然会是个“现实冲击”。 好消息是:澳洲人来新西兰旅游就赚了。 ASB高级经济学家Mark Smith也指出,澳大利亚近期就业数据强劲,成为汇率变化的催化剂。澳洲10月就业人数增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The Warehouse宣布“成本重置”计划:会裁员

The Warehouse宣布“成本重置”计划:会裁员

The Warehouse Group今天宣布启动一项全面的成本重置计划,其中包括可能削减总部岗位以节省开支。 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Mark Stirton表示,股东期待“果断行动”,而他正是为此而来。 “我们的战略有两部分:一是立即降低成本以恢复盈利能力;二是继续投资能够强化The Warehouse集团长期实力的领域,例如门店、价格与产品品类。 “这些都是艰难的决定,我们不会轻易提出影响员工的变动。我们清楚这对团队及其家庭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 “未来几个月,我们将以谨慎与尊重的方式支持员工进行咨询和变更流程。” Stirton表示,该计划会对总部岗位进行重组,但不减少门店一线员工的岗位。 The Warehouse Group发言人表示,目前无法确认受影响岗位数量。 “目前无法确认任何细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谨慎推进,以关怀和尊重的方式支持员工。” 集团同时考虑扩大与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的合作,可能进一步将业务领域进行外包,预计可在五年内减少多达4000万纽币的成本。 宣布成本重置计划的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奥克兰父亲为救儿子不幸遇害

奥克兰父亲为救儿子不幸遇害

距离奥克兰东区夺走一对父子生命的住宅火灾已过去六周。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 如今,家属首次公开讲述当晚经历,揭开父亲为救最小的儿子而不幸遇害的细节。 当时身在雅加达的Yea Seul Park,收到住在奥克兰的妹妹发来的一条信息。 她妹妹与妹夫Jung Sup Lee及两个儿子(13岁和11岁的Ha-il)住在奥克兰。 信息的开头是:“昨晚家里起火了。” “只有大儿子和我逃了出来,Ha-il和Jung Sup没能跑出来。” Park看到后尖叫、哭泣,几乎晕倒。 她随即订上飞往新西兰的航班,经珀斯再转机到奥克兰。 抵达后,她立刻赶往医院探望。看到妹妹和外甥后,她一度感到宽慰。 “但我仍在寻找我的妹夫和Ha-il,希望还有生还的可能,希望消息弄错了,或者是我理解错了。” 10月2日凌晨约2点半,紧急服务人员赶到奥克兰Bucklands Beach的这处住宅。 这家人住在二楼,一楼有一名房客。 Park说,妹妹是被火势惊醒,她试图救出尽可能多的人,但火势过大,只得逃离。 “火灾开始后,Jung Sup冲进火海救儿子。那是妹妹最后一次看到他。 “他一定知道自己可能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
The Body Shop重返新西兰

The Body Shop重返新西兰

英国知名美容品牌The Body Shop在停业七个月后正式重返新西兰市场。 新的本地特许经营商已在南岛尼尔森附近的Richmond开设首家门店,并上线了新的官方网站。 这标志着品牌在新西兰的重启——今年4月,The Body Shop新西兰因英国总部陷入财务危机而被迫清算,全国16家门店关闭,约70名员工失业。 彼时,英国母公司的倒闭及其后出售,使新西兰分部失去了财政支持。 原本的本地出售谈判未能达成,最终导致破产清算,债务约为1200万纽币,其中约一半为公司内部借贷。 如今,这个品牌以新西兰本地拥有的特许经营形式重新起航。 公司预计将在2026年起实现自然增长,未来几年计划在新西兰再开设至少两家门店,选址将以客户反馈与市场需求为导向。 英国总部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ke Jatania对此表示,新西兰重新开业是品牌全球复兴的重要一步。 The Body Shop由已故创始人Anita Roddick于1976年创立,以天然美容产品、公平贸易、动物友善等“道德消费”理念而闻名。 Reference: https://www.rnz.co.nz/news/natio

By 新西兰生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