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住房可负担性明显改善
“炒房不会让国家变富”——奥克兰住房可负担性正悄然改善。专家称,已“接近平衡状态”。
曾经名列全球最难负担住房城市前十的奥克兰,如今正在悄然摆脱“高房价”标签。
在最新公布的Demographia国际住房可负担性报告中,奥克兰已降至第16位,排在中国香港、悉尼、美国圣何塞之后,也低于布里斯班、珀斯和墨尔本。
数据显示,奥克兰目前的房价与收入比为7.7倍,而中国香港则高达14.4倍。
是什么促成了这场变化?这种趋势是否能够持续?
奥克兰大学经济学副教授Ryan Greenawy-McGrevy指出,关键在于过去几年大规模的住房建设。
他表示:“自从2016年以来,奥克兰经历了一轮强劲的建筑热潮。我们已经发出大约12.7万套新住宅的许可——要知道,2016年奥克兰的住房总量也不过约50万套。”
新建住宅中大量为联排屋和公寓,这种“以量换价”的组合结构,也拉低了中位房价。
与此同时,经济放缓与利率上升导致购房需求减弱,这种“供强需弱”的格局使房价面临更大下行压力。
Infometrics首席预测师Gareth Kiernan预计,在未来几年的净迁入人数接近零的情况下,目前的建筑节奏将进一步缩小供需缺口。
不过,他也强调:“虽然奥克兰不再排在全球最贵前十,但这并不意味着房子就变得‘可负担’了。房价收入比仍高于2016年前的任何时候。”
CoreLogic首席经济学家Kelvin Davidson补充称,奥克兰目前的状态已不再“紧张”:“过去总在说‘短缺、短缺’,但现在这种说法几乎没人提了。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某种‘均平衡’。”
Reference:
https://www.rnz.co.nz/news/business/567848/we-don-t-get-richer-buying-each-other-s-houses-how-auckland-s-affordability-story-has-impro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