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做饭算歧视”,揭露新西兰无良房东常用伎俩

在新西兰,许多人都会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做房东赚点收入。
但其中一些人打着“合法”旗号、行事却游走在道德边缘,不仅使租客的利益受损,而且拖累了整个房东群体的形象。
近日,有业内人士公开指出一系列“无良房东”的惯用伎俩。
施工现场里收全租,租客连风景都看不到
Ed McKnight是一家物管公司的创始人,同时自己也是一名房东,他说,自己见过太多不厚道、甚至做法肮脏的房东。

他说,之前有位租客在惠灵顿租了套海景房,地段好、景观赞。
租客本以为在家就能欣赏海景,殊不知房东很快就开始更换屋顶、重新刷墙,在房子外搭起了脚手架,把视线全部挡住。。
更糟的是,这些施工不是为了提升租客的居住体验,而是因为房东打算几个月后自己搬回去住。
这么一来,租客相当于住进了一个建筑工地里,既要忍受施工带来的噪音和不便,又无法享受改善带来的任何好处,而且租金还一分不减。
McKnight说:“这合法吗?也许是。但公道吗?未必。”
用押金“卡脖子”,趁机索要不合理费用
在新西兰租房要交押金,也就是大家熟悉的“Bond金”。
McKnight说,许多无良房东会在Bond金上“做文章”。
“当年我还是大学生,在奥克兰大学附近租了第一套公寓。搬出去前,我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钥匙也按时交回,结果接到一个电话说‘我们要扣你一部分押金’。”
当时房东给出的理由是,McKnight搬走后电力公司切断了电源,冰箱里的冰化了,水流到了地毯上。
房东说“你应该在冰箱底下放个容器”,并要求McKnight付清洁费。
“我当时急需那笔押金来付下一套房的租金,结果被迫妥协,各退一步。
“现在回想起来,我完全可以去租赁仲裁庭(Tenancy Tribunal)申诉。但房东深知,大多数租客耗不起时间,也急需拿回押金。
“他们就利用这个心理,吃定你不敢维权。”
披着“借口”的歧视
近年来隐私法规越来越严格,物业经理能够向房东披露潜在租客的信息非常有限,像工资收入、职业、签证状态等一律不能说。
然而还有有些房东会因为租客的名字而拒绝他们。
“我曾见过有房东一看到某个亚洲或中东名字,就立刻问:‘他们做饭味道会不会很大?厨房会不会油烟重?’”
“香料味太浓”成了最常见的借口之一。
McKnight表示:“说白了,这不是担心清洁,而是打着房屋保护的旗号搞歧视。
“这样做,没有任何灰色地带——这就是种族偏见。”
McKnight呼吁:别让“害群之马”毁了整个行业
“作为房东,我们要知道自己不仅仅是‘收租人’,而是一个社区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房东都愿意讲规则、讲公平,但正是那些‘坏典型’,让行业整体的形象一再下滑。”
不知各位是否遇到过不太友善的房东
又或者在出租房子时遇到过哪些奇葩事
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和大家分享你的经历
Reference:
https://www.oneroof.co.nz/news/3-ways-unscrupulous-landlords-take-advantage-of-tenants-47453